论如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orema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生在高中阶段要重点学习的科目之一。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大量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就如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培养;人文精神
  G63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使命,语文作为一名基础性学科,同时又作为一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在实际的教学中自然要肩负起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能够给学生大量的知识,而且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就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展开论述。
  一、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引起重视
  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的今天,精神生活如何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才兼备的人才更受青睐。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管哪一学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语文是一门占据重要分量的学科,然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能仅仅将语文教学局限于对学生进行语文学科知识的传授,应该发挥语文学科更深层次的内涵,通过语文教学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语文教材上的内容,更加具有思想性与艺术性,正是教师通过语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大好时机。因此,为了通过高中语文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是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表面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培养即可,实际上想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需要教师付出巨大的努力。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想要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很多文章的深层次内涵,都需要学生耐心的体会才能更好地感受,也正是在学生感受一些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才能有更多的领悟,进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三、咀嚼词句、感悟人文
  在高中阶段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有很大的优势。一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正是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关键时期,教师只要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教材上节选的文章内容,也为教师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咀嚼词句,感悟人文,就是培养高中学生人文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
  高中语文教材上节选的文章内容,具有很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仅文章本身具有较强的思想性与艺术性,而且细细的咀嚼词句也耐人寻味,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体会词句的深意。尤其在对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句子中某个文字的应用,能够将人带入一个美妙的境界。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两句话中的“齐飞”、“长天”、“一色”都引人深思,在咀嚼词句的过程中将人带入另一个境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感悟文章的深刻内涵,熏陶学生的思想
  在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不仅咀嚼词句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内涵也能够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每一篇文章都有思想内涵,都是作者情感的表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把握文章的精神所在,才能使学生的情操得到熏陶,也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当然,想要达到通过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想象力,使學生通过个人的努力去触及文章的深刻内涵,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更大的帮助。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如果教师直接将文章的内涵告知学生,则会使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打折扣。
  五、文境再现,抒发情感
  在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实现文境再现也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简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那么,就很难使学生的内心受到触动,因此,也会影响学生更好的感受人文精神。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章不仅有较强的思想性,而且有很强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要注重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通过实现文境的再现,将学生带入一个完全不同的境界。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些优美的诗篇时,就应该用优美的语言引发学生展开无限的遐想,将学生带入与诗篇描述的情景相吻合的情境中,给学生更多美的享受,使学生体会到更多美的所在,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又例如:教师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在讲解一些爱国主义文章的过程中,通过一些描述将学生带入保家卫国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更大的触动,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高中语文教师在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影响,只有教师很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更好地去影响学生的思想。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及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将多种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并通过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目的。
  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展开了论述。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要求教师首先提升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意识,进而还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与技巧,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更好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聋童而言,其听力方面的问题,使得其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能力低于正常的儿童,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强,这种差距彰显扩大性。因此,为了有效去除或者降低这种差异,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利用新资源的作用,促进生童视觉表像的形成,在根本上增强聋童的视觉思维能力,推动数学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聋生;视觉思维;提高;聋童;数学能力  G633.6;G762  前言:对于数学而言,它是创造力的摇篮,有助于
创新型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调查了辽宁省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能力特征现状,深入分析出辽宁省国有企业创新型科技人才群体理想能力与实际能力偏差较
现代社会,大学生犯罪率逐渐升高,说明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十分淡薄高等院校需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其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对推动和促
十八大以来,各基层单位按照党中央对于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要求,在抓党风廉洁建设工作中,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上均取得了一定进步,履行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
在历史研究与教学中 ,我们常常要回答 ,某个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当我们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 ,事实上正在做出一种价值判断。但是 ,我们往往并没有反思自己做出价值判断所
目的探讨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术前化疗周期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Ⅰ~Ⅱ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不同的化疗周
摘要:隨着社会每天都在进步的潮流,教育管理机制并没有跟上其发展脚步,这导致了教育一直处于中游。教书育人本来就是同时进行的,但是老师却在这方面比较注重于教书传递知识的发展,然而却忽视了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和个性发展。这样的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相违背。为顺应当今教育时代的发展,我们应当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能够更好的学习,无疑会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将
国内现阶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包括: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教育培训机制的缺失、绩效评估与考核的手段落后、欠缺相关理论知识,等等.下文中,研究者将从个人从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增加了医学生的通识课程,以致生理学的教学时数逐年下降,生理学的教学计划也一再进行了调整。笔者尝试从保证重要章节的学时数和教学效果、调整缩减学时内容的教学方式、利用理论课外时间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以及做好课外辅导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以期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时数  [中图分类号] G64.28 [文献标识码] B  生理学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建筑防火研究所所长李引擎是我国著名的建筑防火专家,从事建筑防火科研和专项防火设计逾25年,业绩与成果卓著。作为该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他所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