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的预后评估

来源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k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多脏器功能障碍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9~2021年收治存在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117例.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其中死亡组患者49例,存活组患者68例.测定患者第1日、第3日、第7日以及出院或死亡前PA、PCT、CRP水平,并对数据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相关指标动态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与存活组第1日PA、PCT、CRP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死亡组第3天及第7天及最后一次PCT、CRP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PA明显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 PCT及CRP与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PA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PCT及CRP持续升高与PA低水平提示预后不良,动态观察PA、PCT及CRP对判断病情危重度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脓毒性休克的研究分布、经典文献、热点及前沿等.方法 以中国知网2017.1.1至2021.7.26发表的脓毒性休克研究论文为对象,借助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软件,获得我国针对脓毒性休克研究文献的省份和核心作者合作图谱、研究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及聚类分析等.结果 国内近年来针对脓毒性休克的研究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但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及三甲医院.核心研究机构主要为河北医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湖南省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对于研究热点的统计发现,目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脓毒性休克
我国年采供血量持续增长,仍难以满足临床用血快速增长需求,全国供应不足和地域性供需失衡同时存在,局部地区季节性供血紧张频繁发生,应急血液储备普遍不足,全国临床用血供应缺口在5%~28%.预计未来几年全国临床用血需求将持续增长,区域性临时性供血紧张将继续存在,血液供应面临巨大压力.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无偿献血、加强区域联动、推进临床合理用血,加快血液替代物研发等,促进全国临床用血供需动态平衡.血液替代物特别是红细胞替代物的研发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日本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临床实践指南(J-SSCG 2020)是日本重症监护学会和日本急诊医学协会联合对J-SSCG 2016的修订更新,于2020年9月首次发布,2021年2月再次发布.该指南旨在帮助医务人员在脓毒症治疗管理时做出恰当的决定,以改善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本文对J-SSCG 2020中关于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抗生素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实践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