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例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针药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1月间诊疗172例脂肪性肝病,87例为治疗组,另85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相并用的方法,对比组采用口服西药的方法。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结论 针灸中药相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方法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做进一步深入的应用。
  【关键词】 针药结合;脂肪性肝病;治疗组;对照组
  按照以前是否有无经常过量饮酒,脂肪性肝病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性肝。其中,非酒精性脂肪肝呈现的主要特征是肝细胞脂肪变异以及脂质积累,形成的病因较为复杂。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主要是因为长期酗酒使肝组织发生异变。我们院通过针灸与自拟祛脂三味方相结合的方法于2008年2月-2011年11月间诊疗172例脂肪性肝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172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其中87例为治疗组,另85例分为对照组。在治疗组中有68名男性患者,19名女性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41.72±8.86)岁,年龄段为17到61岁;平均患病时间(3.12±3.61)年,患病时间最短为一个月,最长有10年。在对照组中有63名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3.17±796)岁,年龄段为20-60岁;平均患病时间为(3.43±3.45)年,患病时间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9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用于对比分析。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戒烟戒酒,在饮食上严格控制高热、高脂肪食物的用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让肝功能不全者改善睡眠,对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对症下药。
  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结合治疗的方法。①针灸:选取丰隆、三阴交、足三里、太溪、太冲这五个穴位,两侧杀菌消毒;接着取0.30mm×50mm毫针直刺0.5-1寸深,不要超过忍受限度,大概等半个小时;注意在太溪穴、足三里穴,拿一只2厘米长的艾柱放在针柄上进行温针诊疗;每个星期两次,24次为一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相隔七天之后,在进行第二个疗程的诊疗,总共治疗两个疗程。②中药:取祛脂三味方(虎杖20g,山楂30g,决明子30g),用水煎,每天早晚共服一包,一个疗程三个月,总共治疗两个疗程。
  对比组采用口服西药的方法:每次两片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一个疗程三个月,总共诊疗两个疗程。
  1.3 观察方法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检测诊疗前后主要指标如血脂、血糖、肝脾CT比值、体质指数(BMI,Body Mass Index)。
  1.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相关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类。①无效:主要症状为,体重加重或者保持原样;脂肪肝指标没改善效果,血脂、肝功能、血糖等肝常规项无明显好转。②有效:主要症状有,体重开始下降;血脂、肝功能、血糖等肝常规项趋近好转。③治愈:主要症状有,体重接近正常;脂肪肝指标值大于1,恢复正常,血脂、肝功能、血糖等肝常规项趋近正常或者稍高。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对计量资料以t检验,使用卡方检验技术资料。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治疗组87例患者中,有21例临床治愈(24.14%),有58例有效(66.67%),总有效率为90.81%。对照组患者有9人临床治愈(10.59%),有61例患者有效(71.76%),总有效率为82.35%。经SPSS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显著的的差异(P<0.05)。
  2.2 血脂、血糖变化情况 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脂、血糖指标的测量,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脂指标与之前相比,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经SPSS组间效果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变化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引起脂肪肝的关键是人体血气异常,主要病变位于肝,波及肾脾。脂质是人体极其微小的细胞,肝的作用在于疏通造血,脾胃主要功能是消化运作,肾是主要的凝聚场所,它们共同作用于脂质的运作,使整体保持平衡。如果肝、脾、肾功能异常,那么人体就会气血失调,产生“污血“。如果肝脏沉淀的脂肪多了,那么就会阻止肝气的活力,压抑血管网络,血液运行不通畅,就会导致血行瘀阻;而肝气压抑停滞又会导致脾脏运行乏力,食物消化吸收不好,水液由于太分散而蒸发,聚集成湿气而形成了痰,痰是水汽凝结的,血瘀由血流不畅形成,淤和痰都阻滞,就形成了经脉压抑停滞,水液血液不能流动,则人体气血没来源,就不能供给肝肾脾肾了。
  采用祛脂三味方(山楂、决明子、虎杖),能运肝通脾,活血化瘀。山楂酸,甜、喜温,回归于脾胃,肝络胆,能消化吸收,化血化瘀的功效。采用明子药性甜、苦、微寒性,回归于肝,通大肠,用清肝醒目,润畅肠道;虎杖味苦、寒性,归于肝胆肺,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针灸时选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太溪、太冲五个穴位,目的是使脾活跃,调节血液,活血。足三里穴是名胃足阳相合的穴脉,阳明就精气旺盛,而且共同作用于内脏;三阴交位于皮肝肾相交的地方;丰隆是足部和胃部所联系的穴位,联通内外的经脉,更重要的是能止痰;足部肝脏比经的原穴的事太冲。体内体液输入,流淌,储存的部位叫原穴。血精来源一样,肾肝来源一样,内脏和经脉交错一起,即疏通气血,事情达到均衡促进脂质的运作,新陈代谢一致。
  通过此次研究说明:对照组临床疗效要劣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1%,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就胁痛、腹胀、口腻、口苦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进情况看,对照组劣于治疗组(P>0.05)。在血清治疗方面,两者改善很大(P<0.05),在肝脾CT比值和BMI方面,对照组(P<0.05)劣与治疗组。由此可知:针灸中药相结合治疗脂肪性肝病的方法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做进一步深入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勤功,关幼波,主编.肝胆病诊疗全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
  [2] 范建高,曾民德,主编.脂肪性肝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保障方面在地区、城乡、阶层之间存在相当的差距,由此导致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加快实现医疗卫生保障的社会公平性,为所有人提供必需的卫生服务保障,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致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疗卫生服务保障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R24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1    2000年,
【摘要】 目的 对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2例患有结核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结核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和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患有结核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
【正】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内涵已从已往的以单纯执行医嘱,打针、发药、处置等功能式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优质护
【摘要】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根据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给予中药汤剂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6.2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95%,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3%少于对照组的9.8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2    我于2009年3月参加了由广州中山大学与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为期半年的重症监护专科护士的培训。在培训期间有为期两个月的香港玛丽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的实习经历,在此期间我实习了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心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通过这两个月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