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现状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随机抽取四川某样本学校40名英语专业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同时,对人文素养涉及较多的高级英语课程4位任课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总结了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现状,分析了教师人文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人文素养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专业教师 人文素养 策略
  一、引言
  2010年7月正式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此,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高校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教师,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他们的学业、道德观念和价值观都会产生直接的作用。李林认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桂署钦也提出,不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就很难对大学生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李新主同时指出,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对于提高教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质量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虽然有部分学者对教师人文素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如张岂之(1999)、李新主(1999)、李林(2000)、王鹍(2009)等,但是他们的研究多从理论着手探讨教师人文素养问题,缺乏数据支撑;也有少数学者进行问卷调查教师人文素养,如朱鹏屏(2001)针对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但是关于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实证研究还较少。
  因此,非常有必要对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进行调查,以了解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提出提高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的方法,实现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文化知识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教学目标。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
  1.研究设计。
  研究分为四个步骤:(1)设计英语专业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问卷和课堂观察细目表;(2)针对某样本学校英语专业教师开展问卷调查,了解教师人文素养现状;(3)对可能涉及人文知识较多的课型,如高级英语课程随机抽取3-5名教师进行课堂观察;(4)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
  2.研究样本。本研究在样本学校英语系共随机发放问卷45份,收回40份,回收率88.8%。此外,研究者对4位教师的高级英语课程进行课堂观察。
  3.分析与讨论。本文将样本学校教师的问卷结果进行研究,并结合课堂观察结果进行辅助分析,讨论结果如下:
  (1)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基本情况:40名教师中,女教师33名,男教师7名;83.5%的教师处于26-35岁之间;80%的教师学历为研究生,10%为在读研究生,2.5%为在读博士;职称结构来看,52.5%的教师为讲师,42.5%的教师为助教,副教授和教授各1名。数据表明受试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主要为研究生,职称主要为讲师和助教。
  一般来讲,人文素养可粗略地分为文、史、哲三个大方向。那么,教师人文素养主要涉及教师的文学、文化素养、思辨能力等方面内容。受试中,51.3%的教师较了解人文素养,48.7%的教师认为其了解程度一般;87.5%的教师比较重视或非常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尽管如此,教师人文素养各方面的掌握情况一般,各单项均未达到较好水平(见表1)。教师们认为自己中国文化相对来说掌握最好(均值3.66),西方历史最弱,仅接近一般水平。
  表1 样本教师的人文素养掌握情况
  (5=非常好 4=较好 3=一般 2=不太好 1=根本不好)
  项 目 均值 标准差 项 目 均值 标准差
  西方文学 3.16 .688 西方历史 2.97 .716
  中国文学 3.03 .833 中国历史 3.34 .708
  西方文化 3.57 .502 英语语言学 3.26 .860
  中国文化 3.66 .708 思辨能力 3.42 .889
  表2 样本教师人文素养培养频率
  (5=总是 4=经常 3=有时 2=偶尔 1=从不)
  项 目 均值 标准差 项 目 均值 标准差
  英美文学 3.28 .916 西方历史 3.10 .821
  中国文学 3.15 .779 中国历史 3.03 .778
  英美文化 3.74 .751 其他国家文学 2.56 .821
  中国文化 3.03 .778 其他国家文化 2.72 .759
  辩证思维 3.23 1.038
  表1表明,教师人文素养各方面掌握情况一般,西方历史最弱。那么,教师们是否对自己的薄弱知识进行学习和提升呢?对教师人文素养自主学习频率调查发现(见表2),教师们对人文素养各项都进行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这说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和引导者,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不断学习进取,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知识积淀。但是,对其他国家(除英美两国外)文学和文化的自主学习频率并不高。教师基本信息显示大部分教师属于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较短,家庭与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尽管这些教师比较重视该方面的培养,但是可能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家庭负担较大等客观原因,使他们真正付出努力提高自己人文素养的程度还不够。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李林认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素质教育的成功与否”,而教师们对其他国家文学和文化的忽视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黄娟(2014)发现学生在课外进行人文素养各项培养的情况中,对其他国家文学和文化学习频率也是最低,均值分别为2.19和2.31。因此,为实现培养广博文化知识的英语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教师更应该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人文素养。   那么教师通常是采取怎样的方式进行自我提升?本研究进行了调查,发现教师们提高自身素养的方式(可多选)中阅读相关作品(94.9%)频率最高,依次是欣赏文学改编的影视剧(79.5%)、电视节目(76.9%)、讲座(56.4%)、旅游(56.4%)、权威期刊杂志或其他官方网站(46.2%)、人际交流(46.2%)、其他网络途径(38.5%)。数据表明教师们认识到继续学习的重要性,自我提升的方式多种多样,阅读书籍是最受欢迎的方式。
  (2)课堂观察结果分析。本研究对大三年级4位教师的高级英语课程进行了课堂观察。观察结果表明,4位教师在课堂上在对课文进行讲解分析的同时,对相关的人文知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入,时间分配合理。对该部分知识进行讲解的方式中,使用PPT的频率最高(均值=3),其次是口头阐述(均值=1.75)、利用黑板讲解(均值=1.25),未使用音频和视频。在人文相关知识讲解中,教师重视的人文素养分别是英美文化(均值=2.75)、中国文化(1.75)、文化对比(1.5),并未提及英美文学知识和其他国家文化、文学知识。课堂观察时,四位教师所讲课文是关于美国印第安人的文化与历史,故引入相关人文知识多为英美文化以及相关的中国文化与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四位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较好的教师技能,在课堂中能合理地结合课文内容,适当地引入人文相关知识。使用PPT进行讲解是老师们比较青睐的方式,可能是因为PPT便于教师展示和学生理解,而寻找内容确切相关的视频或音频可能比较耗时而且在课堂中播放可能会影响教学进度,所以在课堂观察时老师们均未采用。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对英语专业教师的问卷调查,辅之课堂观察,研究者发现英语专业教师已经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并认识到自己人文素养各方面的不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学习,但学习的频率和学习内容都有待提高。基于以上分析,为不断提高我国英语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英语专业教师作为影响学生人文素养和身心发展的直接因素,有必要加强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优化知识结构,开拓视野,除了掌握好中英美三国的文学和文化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学文化知识,以期培养出既懂中国文化知识,又能解读多国文化的学生,使其视野更具国际化;2.英语专业教师,尤其是涉及人文知识较多的课程的任课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探索如何把深厚的英语功底与人文素养展现于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识,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及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12):163-164.
  [2]桂署钦.论高校教师人文素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0(18):40-41.
  [3]李新主.应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1999(1):82-85.
  [4]张岂之.应当着力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0(4):26-27.
  [5]王鹍.论英语师范课程与教师人文素养的关系[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2):141-144.
  [6]朱鹏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2):51-53.
  [7]龙应台.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J].新一代,2011(6):36-37.
  [8]黄娟.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12-13.
  作者简介:黄娟(1983-),女,四川邻水人,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语言测试与教学法研究。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语言,也是人与人交流工具。作为初中生需要掌握这门语言,掌握这种交流工具,提高自己语言表达的能力。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英语教师需要开展合作教学,让学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以及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家长的合作中提升自己学习英语的水平和质量。  一、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现阶段,在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成才在长辈疼爱,家长溺爱的大环
【摘要】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作为近年来在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目前已被国内外许多大、中、小学采用。本文通过对当前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PBL教学模式的可借鉴之处。以期实现提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语言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 英语教学  在经济全球化
Language communication, in some way, i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ability of communicating, students have to know and understand enough
【摘要】随着中国逐步走入世界的舞台,对于英语的学习也日益受到更多的重视。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英语在我们对外交流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彰显着国家的文化气度,也能够显示出国家对外交往的深度。况且在这个找工作就需要考试需要经验需要文凭和能力的年代,多学习一些知识则就给了自己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近些年来英语的阅读和理解在考试当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也要求着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给予阅读激烈更
在怎样的时代浪潮下,父母都有共同的失职之处,那就是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将自己的所历经的烦恼和遗憾一一转嫁给下一代。  时常在想,每一个生命一开始都是不幸运的,因为他不可以选择是否要来到这个世界,更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和家庭。而此后,一些人的际遇令人歆羡,更多人的生活是辛酸惨淡的,这些都由不得生命个体去选择。  我始终认为,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不仅仅是将孩子生下来,养大的过程,其内容应当丰富得多。首先,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英语教学评价就是单一的考试,只注重对学生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忽视了人文性,迫使老师的教学活动只能以考试为中心,采用高压政策及题海战术,极大地妨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发展需要我们改进评价手段與方法,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使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
【摘要】现在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一天比一天密切,社会发展也一天比一天迅速。很多社会企业对此都开始逐步提升英语人才的选用标准。这也无形中提高了对各大教育单位的英语教学水平和毕业生英语水平的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在英语教育中提升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育势在必行。本文将阐述中职英语教育中对于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具体方法,希望能对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职 英语教育
201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的修订,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是一个“情”(人文性)与“理” (工具性)交融的地方,既关注知识技能的传递,能力的培养,又重视情感的传递,品格的建立。老师用内心的“真”——真诚、真情,来关注学生,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真心诚意的交流与互动中,让学生掌握技能,丰富情感,获取真知。  一、以情激情,传递真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