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与张仲景三焦辨证学术思想探讨

来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p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部集大成之作。吴鞠通的"三焦辨证"的理论在治疗温病过程中,在辨别病位、区分病程、推断病机、概括证型、决定治法、说明传变等方面都有突出作用。吴鞠通"三焦辨证"理论的临床应用,不仅使温病学说的辨证论治体系不再是单一的卫气营血辨证,而且还沟通了仲景学说的相关内容。吴鞠通在张仲景学术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三焦辨证理论,无论是在对三焦的认识上,还是在对治疗三焦出现的病证运用的理法方药过程中,都有所继承与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和单独交流,聚焦目前高中物理教材使用中的核心问题,对之进行分析,并以选修3-1"电动势"回归教材的深度备课为例,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材二次开发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措施。通过这些研究,不仅可以提高教师使用教材的能力和水平,还能提升学生使用教材的兴趣和频率,最终为落实教材中隐含的学科核心素养指明方向。
经济欠发达地区引才必须──脚踏实地不懈努力杨光目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引才工作不尽如人意,突出的是:外引人才总量减少,层次偏低,紧缺专业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使得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愈来愈尖锐。面对现实,重要的是必须改变策略,优化方法,脚踏实地,不懈努...
期刊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发热、咳喘的常用方剂。笔者认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临床运用有以下3个关键点:一是明确类方,抓住方证与主证,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属于麻黄类方,其方证为"发热,喘憋,咳嗽,汗出,烦渴,舌红,脉滑数",主证为"发热,汗出而喘,舌红,脉滑数",临床符合者,多可选用;二是遵循原方剂量及煎服、调护法,麻黄:石膏为1∶2,二药皆为生用,生麻黄应先煎去上沫,并注意用药安全,为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将药方类文献命名为"经方",既是表明这部分药方的经验性与有效性,更是强调这部分药方的"官方性"与"经典性";唐宋时期,医家认为"经方"是广义上的经验方;金元之后,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仲景书被视为中医的"经书",仲景方则成为"经方"专属;晚清之后,在现代医学的参照下,医家进一步从理论性质上界定经方,认为"方证理论"是经方的核心理念;近十余年的"经方热"则孕育出"经方医学"这
针对当前基于双有源全桥(DAB)拓扑直流变压器的研究热点,讨论了应用于该类型直流变压器的中频变压器所面临的绝缘问题及处理方法。该文讨论了变压器尺寸减小、kHz工作频率及陡上升沿对中频变压器绝缘的影响。三种因素同时存在,共同影响变压器的绝缘。为了应对上述因素所带来的挑战,需要重点在变压器绕组设计、绕组间及绕组内部匝间和层间绝缘需求分析、绝缘材料选用、绕组绕制及变压器加工工艺环节进行研究。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著名企业家作完报告后,一位听众问他:"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企业家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没有把圆画满,留下了一点空缺。他说:"这是一个未画完整的圆圈。我的秘诀就是不把事情做得很圆满,要留点空缺,让我的下属去填满它。"同理,为了提高管理效率,班主任在帮助指导学生时,不妨留一些空白让他们自己去填满,这样既能使学生体验到成长的快乐,又能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那么,班主任应
期刊
四物汤的源头很可能与《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有关。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四物汤首次正式成方,用于治疗外伤瘀血。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则用之于妇产科诸疾。《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与《妇人大全良方》的收录是四物汤得以流传的标志性事件。金元学术争鸣时期,出现了大量四物汤化裁方,刘完素、李杲、朱丹溪、王好古等人的著述中均有体现。朱丹溪对于气、血、痰、郁诸证治法中,提出"治血用四物汤"。随着明代"杂病用
谁当班干部,说起来很容易,谁学习好、表现好、威信高,谁就当班干部。但到实际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班干部选举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学生参选,希望通过担任班干部锻炼自己。具有管理能力的学生并不一定成绩最好。但是,不优秀就没有权威性。所以选拔班干部一定要选班级里最优秀的学生。为此,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了竞争上岗的机制,以激发和选拔优秀者担任自己的助手。学生们也为了在竞争中能脱颖而出努力学习、积
期刊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其中慢性荨麻疹易复发,常迁延数月、数年。谢作权主任医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指出按《伤寒论》经方辨证体系,首辨病位,次辨病性的辨证要点,总结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方,提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交阴阳者,必和其中也"的治疗原则,在表者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味治疗,在半表半里者运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谢主任治
期刊
以胡希恕先生"以方类证"理论为基础,以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4首经方辨治水饮眩晕为例结合临证医案,分析总结胡希恕先生运用此4首经方的辨证要点与治案思路。经分析认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真武汤、泽泻汤皆可治疗由于水饮所致的眩晕,临证需根据不同病机及方证选择相应经方:五苓散治太阳表虚,水饮内停;泽泻汤治心下停饮,上迫头面;真武汤治少阴太阴合病,阳虚水泛;苓桂术甘汤治中阳不运,痰饮水气内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