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效果评价指标探讨

来源 :中国艾滋病性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方法随机抽取贵州省26个县(市、区),对2012-2014年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的胎传梅毒个案,以及妇幼系统确诊的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干预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2-2014年,26个抽样县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胎传梅毒确诊病例中,88.63%没有实验室检测依据,难以确定先天梅毒的诊断。2012-2014年,抽样县妇幼信息系统共确诊先天梅毒18例,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漏报9例,漏报率达50%。妇幼系统先天梅毒发生率从2012年的2.77/10万活产上升至2014年3.25/10万活产,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梅毒母婴传播率分别从2012年的7.84%、6.24%下降至2014年的6.10%、4.77%,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3年实施的预防梅毒母婴传播效果显著。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中先天梅毒报告发病率质量较差,不适合作为贵州省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评价指标。建议采用梅毒母婴传播率作为效果评价指标。
其他文献
生在汉语的国度是幸福的,如果能做一名优秀的汉语表达者,我想大概是不亚于人生四喜的美满之事。  成为一名优秀的表达者,首先是对自身智慧的提炼与升华。灵感在我们脑海中是以变幻的思想、偶尔的闪光呈现出来的,如春梦朝云般不可捉摸;而当杂乱无章的思绪、信马由缰的感情变成丝丝入扣的推理和文字时,固然是一种痛苦与压迫,更是对自身思维的固化和锤炼。文字是文明与蛮荒时代的分水岭,我想不是偶然,不仅仅是因为文字可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