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爱完美无瑕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g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稀记得,小时候经常与母亲起争执,我对着母亲大吼大叫,乱摔东西,之后就是一场无休止的冷战。争执的起因大都不记得了,但有一次却刻骨铭心。
  那是个夜晚,天黑得厉害,不见一点星光,月亮也不知躲到哪里去了。母亲帮我整理着书包,一不小心翻到一个夹层,那里有朋友们送我的明信片。这些东西不是什么贵重物品,但也算是我的小秘密,我正打算制止她,不料她已经全都翻看完了。我怒气冲冲地跑到母亲面前,一把夺过她手中的明信片,喊道:“谁让你翻我东西的,这是我的隐私!”她怯生生地望着我,一脸茫然而又无辜的样子。
  看到我怒气冲冲的神态,母亲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连忙解释:“我也不是有意的。”见我不依不饶,母亲脸上生出一丝怒气:“看了又怎么啦,难道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母亲的话火上浇油,我一气之下把所有的明信片撕了個粉碎,转身跑进房间,把门锁死。
  不知什么时候,窗外变得亮起来了,月亮出来了。我哪有心思赏月呢,整个人都快要窒息了。轻轻推开房门,想透透气,阳台上暖黄色的灯光映了过来。灯光下,母亲躬着腰,忙碌着。父亲蹲在地上拾捡着明信片,把它们拼好并交到母亲手上,母亲一片一片地用胶带仔细地粘贴着。“早知道这样,真不该那么冲动。”我隐约听到了母亲的自言自语。“那也不能完全怪你,她也不懂事。”父亲蹲在地上回应着。
  “明早你给她做饭,我怕她还没消气呢。”“好嘞!”听着爸爸爽朗的回复,看着他嘴角的那一丝浅浅的笑容,我的脸上感觉有什么东西滑过,湿湿的,一滴泪水滴在木地板上,晶莹透亮。我瞬间明白,这就是我的父母,情绪褪去之后,他们竟是这般温柔!我悄悄地退进了房间,那一夜,辗转难眠。
  第二天清晨,我依旧起得很早。桌上放着我最喜欢吃的面条,母亲还像平时一样,坐在老地方,安静地坐着。“吃吧。”她说。我默默地坐下吃面,泪水滴在汤里,发出了“滴答”的声音。从那天起,我们再也没有吵过一次架。
  有人说,世上从来没有十全十美的爱,可此时我想说,我的父母之爱真的完美无瑕。
  (湖南益阳市箴言中学1710班)
  点评
  与原文相比,修改后的作文有化茧成蝶的效果。从标题看,升格文充分把握话题作文“标题自拟”的优势,改用“您的爱完美无暇”为题,收到了下笔含情的效果。从内容看,紧紧扣住“明信片”这一个情节展开,不枝不蔓,“母爱”的主题表达得很集中。从表达看,一改原文平铺直叙的毛病,处处都是生活的感人细节,尤其是“天黑得厉害,不见一点星光”之类的场景描写,为情感的表达作了较好的渲染。从结构看,从争执引出开篇,在感动中结束,首尾照应,情感充沛、自然,有浑然天成之感。
其他文献
(一)  “2020年的冬天,格外冷。”暖阳在日记本上写道,“今天的疫情变得更严重了,爸爸妈妈都去了抗击疫情的一线,好久没回家了。”过了良久,她又补充了一句。算了算时间,父母已经足足2天没有回家了。  “阳阳!”“咚咚咚!”一阵敲门声打断了暖阳的思绪。她连忙开门,眼前是一碗正冒着热气的番茄鸡蛋面。  “孩子,你爸妈这几天忙着救助病人,你要照顾好自己。”对门李阿姨疼爱地说。捧着面条,阳阳顿时有种想哭
期刊
2019年12月25日是朱光亚诞辰95周年纪念日。他是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20世纪50年代末,他负责并组织领导中国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制造与试验工作,参与领导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为中国核科技事业和國防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国民党政府派往美国学习核技术的,但新中国成立后,他拒绝美国
期刊
以文化的氛围激励教师  统一认识,愿景定位中凝聚“人心”。学校发展最根本的要素是人心,而凝聚人心,需要建立共同愿景、明确目标定位。学校核心价值的弘扬和共同愿景的形成是需要校长引导言说的,因此,在开学初、毕业季、教工大会、行政例会等场合,我都会与复兴的师生讲故事、说道理。  在美好愿景与清晰定位指标的导引下,师生员工明晰了“要到哪里去”的方向性问题,统一了认识,也因此形成了人心凝聚的良好发展氛围。 
期刊
一群鹅,共五只,三白两灰,一公四母。立夏来回数了几次,放心了,端起盆,迈出门槛。鸡就来了。它们仰着头,咕噜噜地瞅他。立夏佯装撒谷,它们拍打着翅膀,腾跃起来。发现上了当,转而又咕噜噜盯立夏的手看。立夏捏了把谷粒,扬起手,空中便多出一道金黄的抛物线。沙沙沙,每颗都落了地。鸭子嘎嘎嘎,摇摆着也来了。它们伸着脖子,长喙东戳戳,西探探,看似笨拙,撮起食来最得劲,喙子像把吸尘器。都精明着呢,哪里谷粒撒得厚往哪
期刊
除常见的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每一个时辰代表两个小时的地支纪时法以外,古人还有另一种纪时方法,天色纪时法。  古人计时,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如天将亮时为昧旦,日出为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落之后为黄昏,夜晚叫宵或夕等等。后来,又将一昼夜分为十二等份,即十二個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中的:
期刊
懂事起经常与母亲吵架。十多年来,我们之间的“战争”可以说连绵不断。可我又不得不说,母亲是世上最可爱的人,母爱才是世上最美好的情感。想起那些往事,悔恨的泪水在无数个黑夜里流了下来。我想对世界大声地说:“妈妈,我爱你!”①  记得有一次,母亲帮我整理书包,一不小心翻到一个夹层,那是朋友们送我的明信片。母亲怎么能随便看我的东西呢?我突然发起了无名大火,母亲吃惊地望着我,一脸茫然而又无辜的样子。看到我火气
期刊
即便是站在了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85岁高龄的曾庆存,还是那个在科学高峰面前保持谦卑、依旧不愿停下探索脚步的“攀登者”。有人说:“曾先生可算是登顶了吧!”曾庆存却不止一次地说,“还没有登顶,还没有登顶”。  1957年,曾庆存北京大学毕业后被选拔赴苏联深造,读研时,他选择的论文题目曾让众师兄目瞪口呆——应用斜压大气动力学原始方程组做数值天气预报的研究。  当时,数值天气预报已经历几十年研究,種种尝试
期刊
“乱”,在不同的语境里,有着不同的含义和理解。诗人们妙笔生花,让“乱”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王昌龄“乱”出惊喜——“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体,踪影难觅。踯躅张望之间,莲歌四起,才发现少女的风姿,依然隐约在层层荷叶之中。少女的倩影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令人心驰神往。“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同时也虚写了
期刊
天色已晚,爸妈还没回来。  我从冰箱里拿出两个番茄,圆亮的果实泛著红光,洗净去蒂,对剖切块,放到一旁。起锅倒油,趁着热油的间隙,我打了两个鸡蛋,飞快搅拌。这场景我见过多少次啊,金黄色的蛋液勾起流年的回忆……  稚嫩的女孩,温柔的母亲,熙熙攘攘的集市,街边小摊上金黄的蛋液咕咕溅起,飘起的美味攫住我的脚步。我接过略有些烫的鸡蛋灌饼,咽下口水就要下口,突然感受到妈妈慈爱的目光。“妈妈,你先吃。”我举起手
期刊
2019年11月13日,离家一个半世纪有余的圆明园马首铜像正式“返乡”,与其他六尊已经回家的兽首铜像一起在国家博物馆“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上亮相。马首捐赠者,澳门的何鸿燊先生受到了不少人的称赞。  圆明园兽首,本身固然是珍贵文物,但它的价值又远超出文物本身的意义——圆明园命运的起伏跌宕,记录着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面前的悲凉与屈辱。因此,每一尊兽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