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联系

来源 :海洋科学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na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别对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和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2a和4a,而副热带偶极子事件的主要振荡周期为8a;对整个印度洋海区的海表温度距平进行2~8a的带通滤波,发现未滤波之前,2个事件的相关性很低,而在进行了滤波之后,2个事件的相关性有很大的提高,并且当副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超前热带印度洋偶极子事件9个月时,二者具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对温度场和风场的分析,从物理上解释了2个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其他文献
纪昀的史学著作《史通削繁》,是对刘知几的《史通》删削而成的。其书既有因纪昀的个人情感、政治立场、封建传统观念而造成的对《史通》的不当删削,也有删除《史通》芜蔓、突
海底沉积物的声学声速特性是沉积物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正确提取声学原位测量的声速对海底沉积物声学反演至关重要。分析了海底声学原位测试系统的输出子波特性,提出
使用1994-2000年NCEP风应力资料驱动全球变网格环流模式,得出印度尼西亚贯穿流(ITF)流量的年际变化时间序列.模拟结果显示:ITF流量的年际变化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年际变化均有
那天晨读,我正兴致勃勃地朗读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学生也在用心地读着他们将要学的<泉水>.
对于Young方程,以液柱与固体表面的接触为例,考虑了表面张力的尺度效应,给出重要结论:对宏观润湿液体,液滴越小润湿性越高,并在某个有限小的临界半径上进入铺展区;对宏观不润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