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高尔夫教学:人文生态不可或缺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校高尔夫技术教学必须确立一种更加周全的理论视域: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是个性多元;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不仅仅是拘囿课堂,也是“自由行走”。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在多轨道上品尝成功的快乐,进而学得有滋有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 键 词] 个性多元;人文滋养;自由行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28-0139-01
  不得不说,高尔夫介入高校体育教学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一方面,当我们被“开放、多元、与时俱进”的体育新理念所感染时,我们是那么急切地呼唤与渴望高尔夫进入师生的视野,期待一种新的体育文化和精神能够让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同时“再生”;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技术难度过大等现实考虑,又让我们对高尔夫“望而生畏”,以至于高尔夫又被所谓的“主科”挤压到边缘地带。这种尴尬的状况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高校高尔夫教学必须确立一种更加周全的理论视域: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是个性多元;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不仅仅是拘囿课堂,也是“自由行走”。作为高校体育教师,要以此为动力打造生机勃勃的理想高尔夫人文教学。
  一、不仅仅是整齐划一,也是个性多元
  体育以及体育教学更要讲和谐,高尔夫教学亦然。强调和谐,就是要强调学生在体育生活中的可变性和差异性。正所谓:“育人也要承认人之差异,如弦有粗细、长短之分。”[1]
  说实话,高校学生在学习高尔夫某一技术动作时,只要练习方法应用不当,稍有难度,错误动作将伴随整个学习过程,只是各阶段的出错表现形式不同。高尔夫学习中的“我不会”“我不敢”之现象比比皆是。如果把所学的技术动作控制在某一强度范围内,降低高尔夫挥球的难度,使学生能“爬上树摘到果子”,出错状况将明显降低。比如,在学习挥杆过程中,挥杆顶点(Top)要求球杆置于头上方,学生追求挥杆幅度,往往右手会往后拉,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及练习过程中只注意到动作的结果,而忽略了转肩动作。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不可一味地求高求强,应该反复强调学生在完成一次挥杆时,不能只注意到一个完整动作技能中的一个环节或细节,而忽略对整个动作技能的各个环节的运动体验。
  作为高校高尔夫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力求做到有序指导、分类指导、螺旋上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训练“菜单”,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上上镜”。
  二、不仅仅是技能技法,也是人文滋养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把大学生的体育培养目标分为五个领域:“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这意味着高校体育不仅仅让学生习得技能技法,同时也注重学生精神层面的淬炼、润泽和滋养。比如,学习动机、心理素质、意志信念、勇气与真诚、公正与公平……
  比如,一号木杆开球300码距离是挥杆一次,1码距离也得推杆一次,从击球杆数上来说,距离不是最关键的问题,稳定的击球技术和镇定的心态是关键中的关键。这就牵扯到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从技术教学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树立稳定的、不急不躁的心态,能有效减少错误动作的产生。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频、实地观察等方法让学生建立高尔夫运动的整体概念,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淬炼和提高。
  又如,挥杆时的爆发力、协调性与长时间的耐力需求,是高尔夫球运动训练最关键的环节。这就需要教师在高尔夫教学中渗透诸如“坚持和永不放弃”等心理教育。不妨让学生重温体育明星的风采,知悉他们那些常人难以坚持的心态是如何锻造出来的。通过这样的一些小举动把人文种子播撒在体育场的每一个细微处,应该成为体育教师的经常性工作。
  三、不仅仅是拘囿课堂,也是“自由行走”
  由于高尔夫技术学习属于技巧性项目,要求学生拥有较强的协调力、爆发力等多方面的技能水平,也因为高尔夫球是低强度、长时间的一项休闲娱乐体育运动,因而仅仅拘囿在运动场而反复训练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一种短视的做法,由此造成教学上疲劳、烦躁、厌学和假学,也是得不偿失的。在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夫教学“将眼光聚焦于四面墙壁内的课堂去追求学校的变革显然是不够的”[2],高校高尔夫教学应该提倡一种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自由行走”。
  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以及地域、气候、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或在校内进行常规训
  练,或出外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游戏、体育俱乐部、郊游野营、野外生存训练,以此洞開学生的多重视域,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不论是个性培养,还是人文滋养,抑或是自由行走,所谓的互动式研究型教学法、念动法、仪器分析法、器械辅助法等,均可以充分应用在高尔夫技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将这一过程做精做细的话,更多学生都能在高尔夫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快乐,进而学得有滋有味,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徐志伟.育人,需调“心灵弦”[J].教师博览(原创版),2017(6):1.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其他文献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小学教育工作,并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最近几年,教育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资源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