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中国包装工业(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完全不同以往的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改变了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文章从互联网+时代下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入手,阐述了进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设置应遵循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加强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的各种方式,对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应用技术 艺术设计 实践教学 创业教育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也应该是应用技术型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现代艺术教育面临着与以前完全不同的艺术环境,互联网、大数据的使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新的创作手段、新的艺术观念、新的培养需求不断出现,让艺术设计教育进入了一个复杂而又充满生机的环境。在这个新环境里,对学生已不再提倡闭门造车、埋头创作,而是要求学生积极加强与社会的沟通和交流,加强传统艺术与新技术的融合,加强艺术与实践的结合[1]。
  如何实现信息化技术下艺术教育的转型,实现“教学做合一”,实现教学开放,实现学生与企业、社会的“无缝连接”,需要调整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结合信息时代背景,改革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艺术教育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1 遵循“开放实践,学而做之”的学术思想
  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它既需要吸收传统艺术教育的精髓,同时又需要结合现代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需要培养的人才能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遵循 “开放实践,学而做之”的学术思想,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一方面走出去进入公司、项目,实际操作 ,另一方面请进了相关行业专家到校举办讲座或进入课堂授课,要求学生“学而做之”,把学到的知识直接应用到设计项目中,并将作品拿到市场中进行检验。这一办学思想,将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直接感受到企业、社会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真正进入企业岗位奠定基础。
  2 进行基础教育与工作室制相结合的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1 宽口径、强素质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
  1年级-2年级进行专业基础课、专业素质课学习。专业基础课采用必修方式,占总学时26%~30%,专业素质课采用选修方式,占总学时6%~10%左右,素质课可以提供多种选择,如专业流程管理课程、影视课程、文学课程等等,实现30个学分的全校通选,学生修满相应学分即可。通过学习,学生可大幅度提高专业修养与素质。
  2.2 与实战相结合的“工作室制”学习方式
  到3年级上半学期,学生进入校内工作室和院办企业学习,教学方式采用“项目实战制”,学生开始进行岗位对接练习[2]。
  而3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课程内容调整为学生到企业实践,实践时间由可调整为一年半。在这一年半中,实行校外实践基地岗位对接教学模式,学生直接服务相关中小企业。但我们不能直接将学生放在企业不管,而是组建一支由院校专业教师和公司专家构成的师资队伍,通过双聘双考核制,将企业专家与高校教师融合,承接课程和实践教学任务:学生每学期分为四个阶段,一个月为一个阶段,前三周在企业实践,由公司企业专家进行现场培训,第四周则回到学校,由学校教师针对问题进行集中讲解,真正做到“教学做合一”。
  3 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办学基地
  3.1 与相关企业合作
  采用“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模式,同国内相关企业合作,直接与企业岗位挂钩,学生进行顶岗实习,进行“订单式”教育。
  3.2 学校给条件支持教师、学生创办小型企业
  为响应国家“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的号召,真正做到教育为生产服务,艺术院校应该积极增加实践基地建设数量,建设学生创业孵化园,扶持教师创建一定数量微企,使教学真正和产业融合,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向双师型方向发展。
  (1)进行教师微企创建意愿调查,对近期有意愿创业的老师,先派出参加微型企业创业培训,学习微企创建的相关政策知识。
  (2)采用集中派遣或分段派遣有意愿创业的老师到对应的知名企业在岗或顶岗实习、挂职锻炼等方式,学习企业的经营模式和工作流程,如企业的营业执照的申办、组织架构的建立,实际问题调研、应用课题研究、项目规划设计、案例编制与分析、实践观摩等实务工作。
  (3)在教师创立微企以后,如能带动部分学生就业的,学校可以考虑给与一定的政策、资金支持,如一些基础的办公设施和耗材等的支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支持、鼓励学生、教师创办微企,是艺术设计学校教育与实践结合的新型模式。支持教师、学生创建相应的设计公司,既解决了学生的实践学习问题,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
  4 进行创业教育
  在现有教学体系中,建议增加创业教育内容。不作为专业课程,但作为选修学分存在,学生完成创业教育学分,可抵其他选修学分。具体措施是实施“1+1+1+1+1”计划。
  第一个“1”,是指进行创业教育的对象,每年从一届学生中选出20%进行专业创业教育;第二个“1”是指从这20%的学生中选出其中的10%进行创业培训;第三个“1”是指再从中选出约5名有想法、有干劲的学生进行专业创业辅导,争取实现第四个“1”:在这些学生中选出模拟创业者;最后实现最后一个“1”:通过模拟创业的学生提供全真创业(小微企业),把“高校-创业园-孵化器-企业”连接起来,建立相应的准入退出机制,以逐步形成全过程、全方位、有特色的、以培育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自主创业人才为核心的艺术专业学生创业培育体系[3]。
  开展创业培训契合国家大政方针,能真正地实现大学生创业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渐进的不同创业培养阶段阶段,建立艺术创业孵化园,盘活利用好校内外的资源,并不断地扩大服务半径和服务对象,将使在校学生与社会直接接触,了解开办企业的方方面面,为学生毕业后五年内未找到好的就业单位过渡。
  5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完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改变教学评价体制,可将企业引入课堂。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可直接参与企业的某个课题或项目,最后项目成果是学生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企业+社会形成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成绩中60%由专业教师打分,20%由企业观看项目提案后给出参考成绩,20%通过网络评价给出社会参考成绩。为了实现这一打分方式,设计院校应积极利用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技术,建立教育云平台,要求学生每门课程都进行网络课程作业展示,教室、学生、企业直接在云平台上进行沟通,教学的好坏、教学质量的高低立马呈现。另外,学生的项目成果、毕业设计等也通过网络等手段向社会公开,社会的反馈可成为艺术设计整体教学好坏评价的参考;同时也促使艺术院校教学质量直接接受企业、社会各界的广泛监督,无形中提高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语
  随着新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利用科学技术来促进教学方法的进步,尽快建成适应当代市场、社会要求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让课堂与市场同步、教学与企业需求同步,是当前应用型大学教学建设中亟待探索和解决的课题。开放课堂,让实践走进教学,是信息化时代大学艺术设计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马元方,谢峰,刘毅,杨雪特,傅佑全.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内江师范学院“教学做合一”育人模式为例[J].《教育研究》.2008,08期:106-109.
  [2]朱华欣.地方高校工作室制在艺术教学中的可行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05期.
  [3]李家华,卢旭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0,第12期:9-11.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hnty999  对一个哭闹不止的新生儿,或者是小婴儿,是不敢轻易放走的。日龄、月龄越小的孩子,如果哭闹不止、哭一阵哭一阵,是千万要提高警惕的。    第一:首先对一个一直哭的孩子一定要全面地体检,从头看到脚。首先看前囟张力,比如颅内出血又合并较严重呕吐、腹泻,这时脱水症状往往就掩盖了颅内水肿导致前囟饱满的症状。  第二:“喘肺”的孩子,在喘咳过程中,在治疗中,如果出现一直哭闹,注意是否有斜疝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