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花带刺黄瓜更鲜嫩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实例
  因为全家都爱吃黄瓜,所以张女士每次买菜时都会买几根,或炒或凉拌或生吃。长期以来,张女士就认准那些瓜皮翠绿、顶带黄花的漂亮黄瓜买,她觉得这样的黄瓜一定比花谢了的更新鲜、更脆嫩。最近,张女士买菜时,路过一个菜农的小摊,菜农卖的是自己种的黄瓜。看着那些样子不怎么好看的黄瓜,张女士说:“你的黄瓜不如别人的新鲜,身材、长相差远了,连花都早就谢了吧?”面对张女士的不屑,菜农告诉她:“瓜熟蒂落是自然规律,顶花带刺的黄瓜是抹了药才会那么好看的,吃了对身体不好!”张女士听闻,心里一惊:难道我家长期吃的都是抹药黄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呢?
  
  要了解黄瓜顶花带刺是否更鲜嫩、是否是使用了药物、会不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应该怎样选购黄瓜,首先需要了解黄瓜的生长特性。
  
  自然生长产量低
  黄瓜的花通常为单性(雌雄异花),雌雄同株。根据品种的不同,黄瓜长数厘米至70厘米不等,嫩果颜色由乳白至深绿,果面光滑或具白、褐、黑色的瘤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确实喜欢密刺的黄瓜,只有少数地方喜欢光滑型的黄瓜,如胶东半岛、江苏新沂、唐山等地。
  如上所述,黄瓜是雌雄异花,如果依靠天然传粉受精,难免发生传粉失败的情况。特别是反季栽培黄瓜,在温室中缺乏传粉昆虫,传粉失败的情况更容易发生,导致落花落果,影响产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需要在黄瓜生长过程中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顶花只是增产“副产品”
  在自然情况下,雌花的受精就像是一个开关,一旦打开,植物接收到这个信号,果实就开始生长,花则开始凋谢。使用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就像是人为地启动了这个开关,让没有受精的果实也能开始发育,同时也延缓了花的凋谢。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花朵还没开放,果实已经发育;另一方面,果实生长时间缩短,成熟更快,花就凋谢得更晚了。加上黄瓜由产地运输到消费市场需要时间,通常在七八成熟的情况下就被采摘下来,上市时很容易以顶着花的状态出现。
  因此,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产量,让更多的花结果,使黄瓜长得更大,并非是为了保留花朵“装嫩”。而黄瓜有没有刺,是品种的原因,并不是药物等因素造成的。
  
  顶花不等于鲜嫩
  顶花不是判断黄瓜新鲜与否的唯一标准。硬度好、色泽鲜亮、不失水分、不皱缩等,也是判断黄瓜新鲜的标志。
  一般地说,选择黄瓜的标准为:果形以笔直不弯曲、中部不细、下部不粗的为好;果实中部小刺的尖端是黑色的称黑刺,白色的称白刺(品质好);随着熟度的增加,果皮枯萎,籽多,影响食用,所以嫰时采摘为好。
  
  顶花黄瓜对人基本无害
  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是很低的。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活性很高的物质,在低浓度下就可以起到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作用。实验证明,在推荐用法用量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实和土壤里的残留量都很少,消费者通过食用黄瓜摄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量是很小的,原则上也就不会对健康产生什么影响。
  而且,植物生长调节剂还有另一个特点:如果在黄瓜上加大了使用量,不但不能使效果更好,反而会使果实畸形,出现弯瓜、大肚瓜,口感变差,严重的甚至会使整株植物死亡。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通常不会超量。
其他文献
患者故事  黄女士:我今年30岁,结婚一年多一直没能怀孕,我和丈夫都做了一些常规检查,显示没什么异常。医生建议我做个输卵管造影检查,看看输卵管是否通畅。这种检查,想一想都觉得好可怕:要把造影剂打进子宫和输卵管,还要吃射线。抛开对疼痛、不适的害怕,我还担心辐射、造影剂残留等问题,万一做检查的这段时间怀上了,那宝宝会不会受影响呢?  输卵管造影,不孕患者必备检查  怀孕这点事,其实说复杂也不复杂。简单
近日,上海市健康大讲堂暨第29届解放健康讲坛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成功举办。专家指出,生活中留意癌症的“蛛丝马迹”,经常自检、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早期治疗。  发病数据“忧”中带“喜”  癌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位列上海市民死亡原因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上海每年有6.1万新发癌症患者,相当于每天有169个人被诊断为癌症;上海每年有3.7万人死于癌症,相当于每天有101个
网友担忧  网友1:前几年生孩子时,以为这辈子只能生一个,因为怕疼,所以选了个吉日“一切了之”。没想到“单独二孩”新政这么快就出台了,现在老人催着我们趁年轻再生一个。可是,第一个剖的,生第二个还得剖,我真不想再挨一刀了!  网友2:我儿子今年4岁了,当年怀孕时我的身体状态很好,所以就一直坚定地想自然分娩,可人算不如天算,最终还是因为难产而不得不剖。现在“单独二孩”新政出台,我内心很想再生一个,但很
我非常喜爱《大众医学》,经常从贵刊专家文章中受益。有一次看到专家说橘皮与升药同用则升,与降剂同用则降;又说虎杖、决明子等含丰富的白藜芦醇,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受此启发,我将虎杖、决明子和青皮三味中药配在一起,制成细末,每天4~5克开水冲泡三五次,天天当茶喝。  我自觉喝此茶后周身通泰,最神奇的是,给一位肝癌患者喝此茶后,两个月不到,面部和周身的褐色斑块就几乎全消散了。不知我的自创方是否合理?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网站论坛发的帖子  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年闭经。听身边的姐妹说都相继去取环了, 她才想起这件事。结果,去医院取环时,医生发现节育环深深地嵌在她的子宫里,费尽力气仍无法取出。医生告诉她,要不终身带环,要不得通过开腹或宫腔镜取环。请问专家:她真的需要做手术才能取环吗?终身带环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闭经后是不是越早取环越容易取出来?我还认识另外几个即将闭经的朋友,她们希望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谢
我读了《大众医学》2014年9月号的《医院测血压比自测血压更准确吗》一文后很有感触,因为我在不久前也“遭遇”了文中提及的“白大衣效应”。  去年11月我前往一家体检中心进行体检,医师为我做完心电图后测血压,结果测得的血压是160/80毫米汞柱,他随即对我说:“该吃降压药了。”之后,我拿到的体检报告第一条就写着:高血压。我真的患有高血压病吗?我脑中立刻“三思”起来。  一思:我虽年事已高,当时已88
王岳飞 浙江大学农学院茶学系副系主任,茶学博士,教授,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浙江大学茶文化与健康研究会秘书长,浙江省茶叶学会秘书长  唐代医学家陈藏器提出:“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高度地评价了茶对人的保健作用。爱茶之人,长寿者比比皆是,这与他们长期喝茶密不可分。特别是茶中精华茶多酚,经过人们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证明茶多酚有诸多保健功效。  一:保护心脑血管  茶多酚具有抑制脂质
“在日常的医教研工作外,我对语言类的社会活动十分感兴趣。在校读书期间就一直担任主持人,曾单枪匹马用英文主持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我最享受周末,因为我规定我家的Sunday就是Son Day,除了值班,我都会和夫人陪儿子小Happy一起去公园玩耍。外向的我会享受独自阅读的乐趣,喜欢读历史,酷爱追美剧,在安静中积蓄着能量。外科医生不一定都是高冷的,我就是个例外,外向,搞笑,热爱手术,喜欢表达,注重家庭。
专家简介  黄韬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外科教研室主任、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甲状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内分泌外科学组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乳腺甲状腺外科学组副组长,湖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现代医学对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经历了诸多变迁,犹如《三国演义》的开篇主旨所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随着医学领域的各个
北京儿童医院  张金哲#主任医师  张金哲#小儿“隐疾”  现在,家长们对孩子的健康都比较重视,特别害怕忽略了隐性疾病,尤其是先天性内脏畸形与恶性肿瘤,唯恐耽误了有效的治疗时机。然而,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常需几个大人陪同,不仅费时、费钱,孩子还要冒交叉感染的危险,有时各种检查结果又是模棱两可,令家长无所适从。为此,我拟了三条家庭自查的方法,家长经常给孩子检查一下,一旦发现可疑问题,再去医院找大夫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