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柚类病虫害种类繁多,稍有疏忽可能会带给柚类果树极大的影响,对于柚类相关的农业生产来说非常不利,所以其一直都是种植户们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基于此,分析果实套袋技术在柚类病虫害的控制运用,概述了果实套袋技术相关的知识,简要分析果实套袋技术在控制柚类病虫害的应用,并提出了果实套袋关键技术操作中的几大要点,旨在为现阶段的柚类果实生产带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果实套袋;控制;柚类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0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所食用水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果实套袋技术从运用至今,在对果实病虫害的防治上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成为人们在种植果树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防治病虫害方式[1]。柚类果实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星病、黄斑病、炭疽病、疮痂病、锈壁虱、介壳虫、果实蝇、椿象和吸果夜蛾等[2],极大地制约了柚类果实的生长。果实套袋技术既可以使果实免受农药、环境污染的破坏,更能防止果实被病虫害进一步地侵蚀,现阶段已在控制柚类病虫害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技术于20世纪初在国外首次被提出来,由于在果树种植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渐渐被许多国家推广使用。我国正式开始接受果实套袋技术实践为20世纪50年代,在80、9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使用和发展,此后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果树种植。果实套袋技术对于保护果树的果实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果实的质量的提高以及口感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果树的产量,因此对果树种植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果实套袋技术可以帮助控制病虫害、为果实创造安全的生长环境,并为果实减少其他的意外性伤害,有利于使果实的颜色饱满、果面清洁度更高[3],是现阶段满足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果实需求的有效保证。
2 果实套袋技术在控制柚类病虫害上的应用
2.1 减轻柚类果实的炭疽病
炭疽病是柚类果实中的一大常见病害,对果实的质量与口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通过在其外围运用套袋技术,可以减少果实自身的曝光,可以有效地使果实免受炭疽病的进一步侵染,这对柚类果实来说非常有利。
2.2 减少柚类果实表面的果点和果锈
在环境和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果实很容易发生果点或者果锈病害[4],最终对果实表面的光滑度及果实内部的成熟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而在果实套袋的技术帮助下,果实可以被置于一个温度、湿度各方面都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其发育过程能够和缓且稳定,对果实表皮的柔嫩性也会有促进作用,最终会使得果实外表的果点或者果锈会渐渐消失。
2.3 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
对于完全暴露在外的果实来说,即便是有种植户定期的药物防治措施,却仍然不可能完全做到对病虫的绝对避免。对柚类果实伤害较大的害虫有很多,如粉虱、木虱、蚜虫、凤蝶、潜叶蛾和红蜘蛛等[5]。柚类果实在害虫的影响下,不仅外观会被破坏,而且会因为病虫的二次侵染使得果实发生新一轮的病变,这很不利于柚类果实的生长。果实套袋在为果实创造一个隔离的环境基础下,有效地防止害虫的近距离接触,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
3 果实套袋技术几大要点
虽然在果实套袋技术的帮助下,柚类病虫害的控制有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仍存在着诸如果袋选择不适、技术操作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实套袋技术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探讨果实套袋技术的要点,期待能帮助更多人可以有效掌握果实套袋技术的操作技巧。
3.1 合理選择果袋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果袋选择失误,在果袋的材质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透气性及抗氧化性强的材料,防止果实处在封闭的生长处境里;结合柚类果树多生长在山坡地及果实生长期在多雨季节的特性,可为其选择具备防水功能的果袋,或在果袋外部表面涂上一层石蜡,提高果袋的抗风性和耐腐蚀性[6];在果袋材质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考虑环保特色的材料,如可以选择复合型的纸袋,这种果袋即使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也不会对种植环境带来破坏影响。在果袋大小的选择上,首先,应结合往年经验和实际情况,初步判断该年果实的大小,然后在具体选择上尽可能地选择超过果实大小的果袋,保证果实在宽松的环境下生长,比如单个果实重量在250~350 g,可选择15 cm×19.5 cm的果袋;单个果实重量在400~550 g,可选择20 cm×23 cm的果袋。在果袋颜色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较浅的材料,实践经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在颜色较浅的果袋里的果实成熟更快。此外,为了让果实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定制专门的果袋。
3.2 套袋前科学使用病害虫防治药剂
科学地使用药剂,第一,研究现阶段的果实生长表现,并总结病虫害发展特性,然后再科学判定果实存在的病虫害,最后选择针对性的药剂防治,以此防止药剂选择错误。第二,在具体的药剂使用上,应尽可能避免混合使用,避免给果实带来不必要的药害。第三,还应结合往年的种植经验以及当地种植区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药剂,防止药剂使用上的浪费。
3.3 规范果实套袋技术操作
为了保证果实套袋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在技术操作人员选择上,应选择操作熟练的人来完成果实套袋作业,或使用新老搭配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充分发挥以往的成功操作经验;对整个套装技术进行培训,训练内容细化到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后的维护等,强化果实套袋操作技术专业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套袋操作中务必要保证将果袋口绑定紧固,防止果袋口松开后带来的雨水侵蚀和病菌伤害。
3.4 选择合理的套袋时间
柚类果实的套袋最佳期在6月和7月,在这2个月,柚类果实会快速生长。具体的时间应结合该地的种植情况而定,总之,果实套袋的时间不适合过早,否则易导致果实正常生长所需的成分缺失。另外,在对果实套袋时,应确保果实处于干净、无污染环境状态,最好在在没有雨水的晴天套袋。
3.5 选择恰当的时间拆除果袋
果袋的拆除同样需要有合理的规划,为了选择恰当的时间,种植户可以定期检查果园的病害情况,若发现病虫害已被控制住或达到基本消除状态,可考虑拆除;对可以准备上市的果实要及时拆除果袋,确保果实在落地前能补给到最后的水分和阳光。拆除果袋的过程应做到小心谨慎,防止尚未生长完全的果实被触碰掉落等。
4 结语
柚类果实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果类之一,对其进行保护十分有必要。果实套袋技术,由于效果明显等优势在对果实病虫害的防治上有很大的应用。果实套袋技术对柚类果实病虫害的控制体现在能够减轻柚类果实的炭疽等病、减少柚类果实表面的果点和果锈、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等。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果实套袋技术的运用上存在着果袋选择不合理、套袋前药剂使用不科学、配套技术不规范、套袋时间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发挥果实套袋技术效果是接下来要去思考的事情。笔者在文中给出的几点关于果实套袋技术在实践操作中的要点,即合理选择果袋、科学使用套袋前对果实病害虫的防治药剂、规范果实套袋技术操作、选择合理的套袋时间、选择恰当的时间拆除果袋,希望能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永坤.荔波县柚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2(3):12.
[2]袁启凤,李金强,陈守一,等.套袋对琯溪蜜柚品质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6):108.
[3]袁显.沙田柚果实套袋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
[4]周朝霞,莫之荣,刘华,等.果实套袋控制水晶葡萄病虫为害的关键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4(9):38-39.
[5]吴方方,徐常清,郑光有,等.广丰马家柚果实套袋技术[J].现代园艺,2015(8):50-51.
[6]陆金鹏,刘春,龙玉宁,等.果实套袋控制柚类病虫害关键技术[J].科普惠农,2016(12):61-62.
(责任编辑:刘昀)
关键词 果实套袋;控制;柚类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S436.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7.15.00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所食用水果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果实套袋技术从运用至今,在对果实病虫害的防治上有着非常不错的效果,成为人们在种植果树过程中比较常用的一种防治病虫害方式[1]。柚类果实的病虫害主要有黑星病、黄斑病、炭疽病、疮痂病、锈壁虱、介壳虫、果实蝇、椿象和吸果夜蛾等[2],极大地制约了柚类果实的生长。果实套袋技术既可以使果实免受农药、环境污染的破坏,更能防止果实被病虫害进一步地侵蚀,现阶段已在控制柚类病虫害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 果实套袋技术
果实套袋技术于20世纪初在国外首次被提出来,由于在果树种植中得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而渐渐被许多国家推广使用。我国正式开始接受果实套袋技术实践为20世纪50年代,在80、9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的使用和发展,此后渐渐被广泛运用于各类果树种植。果实套袋技术对于保护果树的果实有非常大的帮助,对果实的质量的提高以及口感的改善有促进作用,并能提高果树的产量,因此对果树种植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具体来说,果实套袋技术可以帮助控制病虫害、为果实创造安全的生长环境,并为果实减少其他的意外性伤害,有利于使果实的颜色饱满、果面清洁度更高[3],是现阶段满足人们对无公害绿色果实需求的有效保证。
2 果实套袋技术在控制柚类病虫害上的应用
2.1 减轻柚类果实的炭疽病
炭疽病是柚类果实中的一大常见病害,对果实的质量与口感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通过在其外围运用套袋技术,可以减少果实自身的曝光,可以有效地使果实免受炭疽病的进一步侵染,这对柚类果实来说非常有利。
2.2 减少柚类果实表面的果点和果锈
在环境和温度不稳定的情况下,果实很容易发生果点或者果锈病害[4],最终对果实表面的光滑度及果实内部的成熟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而在果实套袋的技术帮助下,果实可以被置于一个温度、湿度各方面都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其发育过程能够和缓且稳定,对果实表皮的柔嫩性也会有促进作用,最终会使得果实外表的果点或者果锈会渐渐消失。
2.3 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
对于完全暴露在外的果实来说,即便是有种植户定期的药物防治措施,却仍然不可能完全做到对病虫的绝对避免。对柚类果实伤害较大的害虫有很多,如粉虱、木虱、蚜虫、凤蝶、潜叶蛾和红蜘蛛等[5]。柚类果实在害虫的影响下,不仅外观会被破坏,而且会因为病虫的二次侵染使得果实发生新一轮的病变,这很不利于柚类果实的生长。果实套袋在为果实创造一个隔离的环境基础下,有效地防止害虫的近距离接触,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
3 果实套袋技术几大要点
虽然在果实套袋技术的帮助下,柚类病虫害的控制有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仍存在着诸如果袋选择不适、技术操作不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果实套袋技术的效果。为此,有必要探讨果实套袋技术的要点,期待能帮助更多人可以有效掌握果实套袋技术的操作技巧。
3.1 合理選择果袋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果袋选择失误,在果袋的材质选择上,可以选择一些透气性及抗氧化性强的材料,防止果实处在封闭的生长处境里;结合柚类果树多生长在山坡地及果实生长期在多雨季节的特性,可为其选择具备防水功能的果袋,或在果袋外部表面涂上一层石蜡,提高果袋的抗风性和耐腐蚀性[6];在果袋材质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考虑环保特色的材料,如可以选择复合型的纸袋,这种果袋即使没有得到及时清理,也不会对种植环境带来破坏影响。在果袋大小的选择上,首先,应结合往年经验和实际情况,初步判断该年果实的大小,然后在具体选择上尽可能地选择超过果实大小的果袋,保证果实在宽松的环境下生长,比如单个果实重量在250~350 g,可选择15 cm×19.5 cm的果袋;单个果实重量在400~550 g,可选择20 cm×23 cm的果袋。在果袋颜色的选择上,可以多选择一些颜色较浅的材料,实践经验证明,一般情况下,在颜色较浅的果袋里的果实成熟更快。此外,为了让果实的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定制专门的果袋。
3.2 套袋前科学使用病害虫防治药剂
科学地使用药剂,第一,研究现阶段的果实生长表现,并总结病虫害发展特性,然后再科学判定果实存在的病虫害,最后选择针对性的药剂防治,以此防止药剂选择错误。第二,在具体的药剂使用上,应尽可能避免混合使用,避免给果实带来不必要的药害。第三,还应结合往年的种植经验以及当地种植区的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药剂,防止药剂使用上的浪费。
3.3 规范果实套袋技术操作
为了保证果实套袋技术操作更加规范,在技术操作人员选择上,应选择操作熟练的人来完成果实套袋作业,或使用新老搭配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充分发挥以往的成功操作经验;对整个套装技术进行培训,训练内容细化到套袋前的准备、套袋后的维护等,强化果实套袋操作技术专业能力。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套袋操作中务必要保证将果袋口绑定紧固,防止果袋口松开后带来的雨水侵蚀和病菌伤害。
3.4 选择合理的套袋时间
柚类果实的套袋最佳期在6月和7月,在这2个月,柚类果实会快速生长。具体的时间应结合该地的种植情况而定,总之,果实套袋的时间不适合过早,否则易导致果实正常生长所需的成分缺失。另外,在对果实套袋时,应确保果实处于干净、无污染环境状态,最好在在没有雨水的晴天套袋。
3.5 选择恰当的时间拆除果袋
果袋的拆除同样需要有合理的规划,为了选择恰当的时间,种植户可以定期检查果园的病害情况,若发现病虫害已被控制住或达到基本消除状态,可考虑拆除;对可以准备上市的果实要及时拆除果袋,确保果实在落地前能补给到最后的水分和阳光。拆除果袋的过程应做到小心谨慎,防止尚未生长完全的果实被触碰掉落等。
4 结语
柚类果实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果类之一,对其进行保护十分有必要。果实套袋技术,由于效果明显等优势在对果实病虫害的防治上有很大的应用。果实套袋技术对柚类果实病虫害的控制体现在能够减轻柚类果实的炭疽等病、减少柚类果实表面的果点和果锈、减轻害虫对果实的伤害等。然而就目前形势而言,果实套袋技术的运用上存在着果袋选择不合理、套袋前药剂使用不科学、配套技术不规范、套袋时间不合理等不足之处。因此,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发挥果实套袋技术效果是接下来要去思考的事情。笔者在文中给出的几点关于果实套袋技术在实践操作中的要点,即合理选择果袋、科学使用套袋前对果实病害虫的防治药剂、规范果实套袋技术操作、选择合理的套袋时间、选择恰当的时间拆除果袋,希望能起到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莫永坤.荔波县柚类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植物医生,2002(3):12.
[2]袁启凤,李金强,陈守一,等.套袋对琯溪蜜柚品质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6):108.
[3]袁显.沙田柚果实套袋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5.
[4]周朝霞,莫之荣,刘华,等.果实套袋控制水晶葡萄病虫为害的关键技术[J].中国植保导刊,2014(9):38-39.
[5]吴方方,徐常清,郑光有,等.广丰马家柚果实套袋技术[J].现代园艺,2015(8):50-51.
[6]陆金鹏,刘春,龙玉宁,等.果实套袋控制柚类病虫害关键技术[J].科普惠农,2016(12):61-62.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