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让学生识知书法之美

来源 :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c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信息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书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渐远,书法继承与发扬的土壤正在退失。由此,社会各界呼吁书法教育进校园。学校、教师如何作为?通过书法美育价值的挖掘与实践,引领学生通过体验,识知书法之美,呈现教学的思考、实践与体悟。
  【关键词】体验;书法之美;识知
  【中图分类号】G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53-0016-03
  书法艺术的内涵丰富,书法教育的价值多元,主旨如何定位,教学如何突破,都是一线书法教师探索的课题。长期以来,笔者着眼于书法美育价值的挖掘,通过长期教学实践,获取了一点在书法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让学生感受美的心得。
  一、看一看:在观察中感知形态美
  书法是一种空间艺术。书法艺术的空间形式主要表现在线条、结构、章法等方面。书法线条的美表现在粗细、大小、浓淡、滑涩、迟速、刚柔等方面。书法结构的美在于如何通过组装笔画把文字架构得相对平衡.重心达到总体稳定。书法章法的美就是布局巧妙之意,章法即通篇经营之法,是书法艺术美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知书法的形态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和表现欲是教师的第一要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看”的指导,着力通过引导学生在“看”中感受书法的形态美。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从整体到局部地看,还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点到面进行观察。如在教学颜真卿《勤礼碑》时,教师先不急着讲解临摹和书写的要领,而是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全文严谨有序,通篇给人端庄肃穆之感。接着再指导学生看每个字的结构,通过让学生观察每个字放在九宫格、田字格、米字格中的样子,使学生感受每一个字的稳重敦实,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笔画线条所在格中的位置,通过看帖和观察教师摹写,感受《勤礼碑》每个字在笔画的長短和粗细中所呈现出来的正直有度。最后,教师再次指导学生由一个字的线条、结构出发,再由字及篇地观看整个碑文,将笔画、结构、篇章、内容统合起来,使《勤礼碑》形态美的价值进一步凸显,使《勤礼碑》的形态美在学生内心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一写:在练习中理解融合美
  书法的美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融合之美、和谐之美。对于这种美的体验,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由此,书法学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形成书写的经验,并通过“经验化”的学习,初步掌握书写的技能,并且经过长期的练习,水平逐步达到能够进行艺术创作的高度。因此,在小学书法教学中,必须要给“写”留出足够的时间,“写”也是学生书法学习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环,是学生书法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体验方式。通过“写”这种主体参与方式,学生对于书法之美的体验才会更真实和鲜活。
  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注重启蒙性、尝试性、体验性和表达性,因此,书法教学中的“写”应该关注两头。
  一是注重教师的范写和导写。教学中,教师的范写能够让学生形象感知落笔的轻重起合、笔画的粗细浓淡、书写的转折顿挫;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教师在范写过程中精神的专注与书写的严谨。通过教师的范写,可以让学生感知隶书的柔性与波动,楷书的正直和坚挺,行书的流畅与飘逸,草书的起伏与张合,感知它们都是精神气韵与技巧技法的完美结合。这为学生的练习做出了精神的引领和技法的指导。
  二是要注重学生的练习和表达。书法技法的掌握必须通过反复持续的练习达成。在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从直觉感受推深至手摹创作。因此,在指导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帖、描红、仿影、临帖、摹写,循序渐进,直至能完整地创作书法作品。通过持续有序的练习,促进学生对于书法笔法的认识、理解和掌握,做到“心中有字”。在练习和表达中,学生能够通过笔画的长短、粗细、疏密等进行交叉、搭配,营造不同的形态。这个过程,学生不仅能掌握笔法技巧,更能体验书法表达的乐趣,使身心与书法融合,获得愉悦的体验,享受学习之乐。
  三、评一评:在交流中辨识独特美
  正如无法在一棵树上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每一份书法作品也都是唯一和独特的。书法具有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特点。在小学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对于书法表达的不同方式和思考,由此,学生书写的内容便更具有其独特性。
  如在学生学习了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之后,教师请学生临帖书写,然后把学生完成的临帖作品张贴在教室四周,请学生互相巡看并进行评点。评点的过程中,教师请学生先互相说说作品的优点:有的学生说“第5号作品的笔画粗细匀称,很和谐”;有的学生说“第21号作品在处理‘处’这个字的时候,注意了笔画间的穿插,使整个字看上去结构特别平稳”……每一幅作品的优点都说过之后,教师再请大家根据自己的作品,对照优点给自己提一个小建议,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写一幅作品,用这幅作品替换前一幅作品。最后,教师请每一位学生站在自己的作品前,说一说后一幅作品与前一幅作品相比,哪些方面进步了。
  教学中,教师提供学生充分练习、品评、交流的空间,提供学生相互发现、自我认识的空间,提供学生不断练习获得成长的机会,提供学生从自己出发,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学生感受到每一次书写都是一次提高,每一幅作品都有价值,每一次创作都是美好的体验,所有的作品,都有着一份自我成长的独特之美。
  四、赏一赏:在品鉴中感悟意蕴美
  书法兼具文化美与艺术美,意蕴是书法美的核心所在,而这恰恰是学生书法学习感悟的难点。书法,若缺少了意蕴之美,就缺少了灵魂。欣赏,是指导学生感悟意蕴美的有效方式,也是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体验方式。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欣赏一般以三个层次展开,遵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关注再到整体感悟的认知规律,使学习感悟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在欣赏中感悟书法的意蕴美,欣赏的作品最好选择我国古代书法经典名帖,如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米芾的《蜀素帖》等。
  第一层次,欣赏书法与内容结合之美。颜真卿《勤礼碑》的文字讲究正直有度,米芾《蜀素帖》的文字注重偏欹呼应,怀素《食鱼帖》的文字强调简练精确,书法的文字结构险约取胜,富有新意,形成一个多元统一的和谐境界。
  第二层次,欣赏书法与类别相应之美。让学生理解书法中的浑厚、圆润、流畅等笔意,再按图索骥寻找历代书法名家作品进行针对性讲解: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然后教师通过实际范写引导学生去体悟。
  第三层次,欣赏书法与情感呼应之美。如《兰亭集序》,其章法疏而险峻,结字顾盼相映,体现晋士大夫的潇散恬淡和王羲之微醺后的朗达俊逸。而《祭侄文稿》,起始用笔凝重有致,表达出作者较为理智和慎重,而后逐步任意挥洒,随心所欲,不讲究用笔用墨,信手所涂,字字珠玑,表达出作者愤怒激昂之情。让学生从书法大家的“随心所欲”、自由表达中感知书法的最高境界。
  需要指出的是,在学生学习书法的不同阶段,都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欣赏,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书法的意蕴美,植入心田,继而成为学生书法创作的灵魂。
  总之,小学生的学习需要在身体、心灵、思维和情境互动下进行,通过体验,学生才能较好地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才能更好地体悟书法之美。以上的几种体验学习的方式也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同时,书法学习中识知美的方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制定,其关键是“得法”。相信,书法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效的引领与指导,学生一定能在体验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表达美。
其他文献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可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β-受体阻滞剂在稳定型心功能不全和无禁忌症病人中作为标准治疗的组成部分,越来越为人们
对于长期卧床的病人,褥疮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往往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长期卧床病人,由于骨隆突部位长期受压,如果护理工作跟不上,极易发生褥疮,并且发生之褥
【正】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09年贵州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
一、黯淡的小华,小华,男,18岁,独生子女,高二年级学生,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家族无精神病史。家住县城,父亲是大专生,在家族企业做设计,母亲是家庭主妇,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关系
在肝胆管结石、胆管狭窄、肿瘤或者损伤等手术时,胆肠吻合为常用方法之一,但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特别是返流性胆管炎最为常见,为此,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积累了较
国发[2014]20号国务院关于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21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4]26号国务院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西安市西咸新区5所中学生学校体育锻炼的情况加以分析;发现学校的管理制度及组织形式还有待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等问题。建议应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中考体育加试相结合,教育部门应继续完善管理制度,采用适当的方法,丰富体育锻炼形式,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培养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德
【摘 要】学科基地建设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切实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课堂教学要先从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做起。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生物学科基地建设过程中,着重提升教师对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教师个人的研究意识,发展教师研究能力,开辟研究新领域;最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学科基地;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
高脂血症是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栓形成的重要致病因素.我们于2000年8月至2001年4月应用辛伐他汀治疗30例老年性高脂血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