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GPS测量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应用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3897736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建筑投资规模大,建筑使用功能复杂,使得对设计的要求新来越高。对于建筑工程,使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而利用GPS 测量技术,可以有效的实现对于建筑物变形的监测。它具有传统测量方法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已经在越来越多的测绘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有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GPS 测量技术的GPS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并重点论述了GPS测量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 GPS 测量技术;;测量精度;城市建设
  1 GPS 技术现状
  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le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结合卫星及通讯发展的技术,利用导航卫星进行测时和测距。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称GPS)是美国从上世纪70 年代开始研制,于1994 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功能,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等优点,成功地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工程变形测量、等多种学科。GPS 接收机的结构分为天线单元和接收单元两大部分。对于测地型接收机来说,其是实现测地定位的基本条件,接收机有单频与双频之分,一般来说,双频GPS 接收机对比与单频接收机可以提供更为快速、更为精确、可靠的解算,具有安全有效地进行静态、快速静态和动态测量的功能,可升级的DSM232型号,也可以升级到包含RTK 功能;单频机适宜于短基线测量(例如不超过20km),最吸引人的是它良好的性能价格比。RTK 系统由GPS 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薄及配套设备组成,它是建立在全球定位系统(GPS)基础之上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完全可以满足控制测量、地形测图、工程放样的要求。但由于GPS 系统在轨卫星有限,在对空条件不好的测区,不能提供所保证的功能,是影响流动站定位精度的一个重要误差源。实践表明,单频GPS 系统由于不能有效消除电离层延迟影响,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随着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苏联全球导航卫星系统(CLONASS)的不断完善,这种高精度定位、高灵敏度快速定位模式为用户提供了更为完善的接收设备,实现了GPS 接收设备的新水平。
  2 GPS 测量的优越性
  1)测站间无须通视。GPS 测量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只需测站上空开阔即可因此可节省大量的造标费用。GPS 这一特点,使得图形注记更加快捷、方便,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自由设置其显示、输出的状态。CPS 测量只要求测站上空开阔,与卫星间保持通讯即可,不要求测站之间互相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
  2) 定位精度准确。 一般双频GPS 接收机( 标称精度5mm+1ppm•D,D 以km 计),而红外仪器的标称分辨率为5mm+5ppm, GPS 测量精度与其旗鼓相当,但随着间隙距离的进一步增加,GPS 测量更具有优越性;
  3)能够提供三维坐标。GPS 测量相对经典的测量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操作简便、全天候作业等优点,可同时精确测定测站点的三维坐标,其高程精度已可满足四等水准测量的要求。
  3 GPS测量原理与测量方法
  GPS定位是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则。接收装置以测量无线电信号的传輸时间测量距离,从而判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GPS卫星信号的调制码与载波均可以用来测量,因此观测量通常为载波相位或伪距离。GPS测量原理根据观测量分为载波相位法与伪距法。
  3.1 载波相位法
  载波相位法也被称为“载波差拍相位法”。这种方法是测量卫星多普勒频移载波相位与接收机振荡器频率的相位之间的差值。由于这种测量方法是将编码从收到的信号中去掉后,用平方率信号的方式或与码相关的方法重建载波相位,因此又叫“重建载波相位法”。载波相位通常是在用户钟确定的历元取样的,与接收机和卫星参考振荡器间的补偿值有一个偏差。载波相位测量类似于只有载波整周数的精密伪距测量。
  3.2 伪距法
  伪距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三角测量来解释。GPS接收机可以接收所选的卫星发来的星钟校正参数和导航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到达的时间,可以算出接收机到卫星的距离。比如测量到3颗卫星的“距离”。就可以分别以3颗卫星发射时刻的卫星位置为中心,并根据所测的距离,画出3个球,交点就是用户的三维位置。但由于接收机本机钟对星载原子钟存在着偏差,因而所测的距离并不是接收机到卫星的实际距离。这种距离其实是伪距离,因而,伪距法由此得名。
  定位产生不定性是由于伪距使每次测量总有一个固定的距离偏差。如果再测量到第四颗卫星的伪距,就是由用户钟偏差所造成的定位不定性,就产生一个由4个相交球面围成的误差体积。从每个伪距测量中减去或加上这个固定值,就消去了误差体积,便可以得到4个球面相交于一点,这就是用户的三维坐标位置。只要观测到4颗星的伪距并接收卫星的导航信息,解算4个方程就可以得到。
  3.3 GPS测量方法
  GPS测量方法主要包括差分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及单点定位法。
  3.3.1 差分定位法
  差分定位法是采用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完成。其主要特点是,一方面它给出的位置信息不是相对定位的坐标测量,而是单点定位的绝对坐标,另一方面能给出消除公共误差的准确的位置信息。这种测量方法定位可达米级精度,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方法,尤其适合于车辆、飞机、船舶等导航定位,以及海洋石油勘探平台定位,航空物探及航空摄影等方面的应用。
  1.3.2 相对定位法
  相对定位法是能够得到最高精度的测量方法,也是与大地测量具有重大关系的方法,这种方法需要在多个地点同时观测,利用多台测地型接收机进行相对静态定位,常用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测量中,如国家控制点的复测、设置;监视地壳形变;大地测量网的规划等。
  3.3.3 单点定位法
  单点定位法是GPS初期使用的方法,是利用一台GPS接收机进行绝对定位。通常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内就可以给出位置数据。定位精度取决于观测时间长短、接收机的类型及观测量的类型。
  4 GPS测量的特点
  相对于其他测量技术,GPS测量具有以下特点。
  观测时间短。完成一条基线的精密定位所需的时间,在<20km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通常只需5min观测时间。观测点无须通视,这样可以使点位的选择变得灵活,也可以建设测量工作的时间。
  全天候观测。GPS观测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连续作业,通常不受天气状况的影响。
  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在观测中测量人员的任务只是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安装仪器,量取仪器高度。其他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均由仪器自动完成。而且GPS接收机体积小,重量轻,搬运方便。
  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
  时,可以精确地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定位精度高。通常双频G P S 接收机基线精度为5mm+1×10-6D,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10-6D,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然而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的优越性就愈加突出。在100~50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以达到10-7~10-6D。
  5 GPS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5.1 城市网改造
  在原有控制网的基础上,加密或扩大城市控制网,可以用于提高或检测旧网精度。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已利用GPS测量,并进行了相关工作。GPS得到广泛应用后,常规网的作用与概念逐步减弱,作为替代,在一个地区内建立了数个主控站,站上有GPS接收机连续观测,测量用户只需将接收机放在测量的细部点上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先控制,后细部的常规作业程序。
  5.2 建立城市控制网
  建立各种形式的控制网是GPS技术最直接的应用。在GPS技术还处于初始实验阶段时,就已用在各种控制网上。
  5.3 代替水准高程测量
  GPS观测得到的高差指的是相对于椭球的大地高,经过大地水准面高差改正,可以推算出观测点的正常高与正高,已在国外进行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尤其是近些年来,已有很多应用实例。我国也进行过相当于Ⅱ等水准精度的应用与实验,而代替Ⅲ、Ⅳ等水准测量已经在很多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5.4 城市规划与变形观测
  可以利用GPS进行城市规划的相关测量,包括地下管线测量、地籍测量、桥梁、港口、道路建设、工程设计、市政工程测量等。也可以用在变形观测,包括桥梁等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城市高层建筑物稳定性检测等,可以自动连续检测建筑物可能出现的变形及形变的过程。
  6 结语
  GPS 就是全球定位系统,它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新一代紧密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 卫星定位测量是研究利用GPS 系统解决大地测量问题的一项空间技术。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GPS 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GPS 测量技术逐步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应用。其技术的应用已遍及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摘要 : 近几年来,随着建筑钢结构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轻型金属板材及其配套的门式刚架等系列轻型钢结构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如何做好钢结构的安全质量控制是当务之急,要从源头上作好质量控制,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钢结构常见事故产生的原因,根据这些原因进行分析,进行有效治理,确保工程的安全。文章就钢结构总结了常见质量事故,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质量事故分析    1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重视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抗裂性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简单探讨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抗裂性防控措施的有关内容。  关键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抗裂性 防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的浪潮高潮迭起,高层建筑的建造规模越来越大,然而各种各样的建筑施工事故却时有发生。因此,社会公众对建筑质量的讨论便成为一个热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现代园林建设中更加注重了植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植物造景也不紧紧之是人们审美情趣的反映,而是更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园林景观,当前,它已经渗透在了我们环境建设的方方面面,如何研究传统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如何创造出适合现代人生活,审美且具有时代特色的植物景观,是我们每个园林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   关键词:园林艺术景观配置艺术原则  1
摘 要:慈溪园林绿化事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之势,但园林在施工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与措施,希望能对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 施工管理 问题 建议 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觉悟也跟着提高。“绿色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森林慈溪”建设的提出。使慈溪城市建设进入了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园林绿
摘要:园林工程施工管理是施工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绿化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今后园林绿化施工管理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管理 园林绿化 质量控制    1 施工管理的漏洞  施工管理出现的漏洞有很多种,主要有:  1)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如住宅小区内绿化,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 
摘要:园林种植属于短期施工工程。养护管理属长期、周期性工程, 园林施工与绿化养护管理两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两者之间存在着紧密因果关系。本文分析了园林施工及绿化养护管理的特点,并就两者有机结合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施工 绿化 养护 结合 种植    1、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在绿化建设中的意义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中的一门专业学科,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术。具体而言
摘要:影响工程质量项目管理的因素很多,园林工程包括整理山水 改造地形 修道路 铺装场地 营造建筑 构筑工程设备设施 绿化栽植等多项内容它从施工到管理阶段,都着眼于完工后的效果,最终目标是为人类创造更良好的生存环境,创造园林式的绿化空间。  关键词:园林管理 施工 项目 控制   1、园林施工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    园林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进行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目标控制。它们共同
摘要:由于园林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作业,若在施工现场管理施工配合、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不善,将会影响施工进度、工程成本甚至工程质量,造成效益降低的不良局面。应根据园林行业的自身特点注意施工现场管理与施工成本管理。  关键词:园林 施工现场 成本管理 编制    引言  随着园林事业的蓬勃发展,园林绿化施工企业日益增多,但我国园林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上,特别是工程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完善
摘要:城市绿化保护了环境,美化了市容,但是城市绿化普遍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一些行道树因生长环境的恶劣及后期管养手段不当等原因,出现苗木干瘦、死苗现象,影响了整个道路景观。因此要采取科学的养护方法,加强肥水管理,合理进行修剪,对病虫害要采用科学的防治方法,使园林绿化社会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管理 苗木 养护    1园林苗木养护管理工作的要点  1.1要做好苗木养护的灌溉工作 
摘要:下文主要从变电站选址、系统、电气、土建、水工消防等方面介绍了绿色变电站建设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绿色变电站;技术方案;设计;优化整合  1前言  绿色变电站的建设是高效、环保、安全、节能、经济、可持续发展电力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绿色变电站,即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在新建或改建变电站及输电线路选线、杆塔建设的过程中,降低其对自然景观和环境的影响,最大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减小植被破坏,较少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