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断陷盆地跨孔CT成像探测岩溶孔隙及赋水状态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岩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泸西岩溶断陷盆地西南部既比村一带广泛分布着碳酸盐岩,岩溶极为发育,且极不均匀,地表以溶隙、溶沟为主,溶蚀残丘发育,局部发育溶井,出露有既比村大泉.通过开展1:1万水文地质调查,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剖面快速扫面,结合激电测深确定井位,实施的示范孔SK1、SK2钻孔,两个钻孔相距48 m,再进行跨孔CT成像探测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的赋存状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跨孔CT成像结果与实际钻探成果解译相差不大,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解译出地下岩溶发育及地下水赋水状态特征.采用常规的物探方法仅能推测竖直方向的地质情况,不利于查清横向连续发育的破碎带和溶洞空间分布.跨孔电磁波CT探测技术与钻探相结合,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在碳酸盐岩地层中,根据在地下空间中不同发射角度的电磁波能量衰减值,利用反演算法得出地下介质的吸收系数空间分布,重建钻孔之间剖面的吸收系数二维图像,不同的吸收系数判断岩溶发育情况及地下水富水性.跨孔电磁波CT探测在岩溶断陷盆地探测结果说明,这种方法可行有效,为更好地布置钻孔找水提供了先进的技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对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定义、特征、实现的途径、意义进行了论述,并对高职教育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思考,指明了当前高职院校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关键词】高职教育;一体化教学模式;双师型教师  随着社会工业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劳动者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相应地也要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坚持以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变化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气温变化特征,对于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CRU、MODIS遥感数据以及气象站观测数据,使用累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