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家长角色定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uwu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园亲子活动既能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又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在亲子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会直接影响亲子活动的价值。目前,家长往往在幼儿园亲子活动中扮演错误的角色:旁观者和执行者,这种现象使亲子活动的意义受到影响,基于此,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讨论了家长角色定位,并对如何确定家长角色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幼儿园;亲子活动;家长角色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99-01
  一、父母不再成为缺位者,积极参与孩子的游戏中
  亲子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本应该是家长与孩子,但是在当今社会的亲子活动中父母往往是缺位者,只能让年迈的爷爷奶奶与孩子一同玩游戏,首先爷爷奶奶对于自己的孙子孙女会很宠溺,这对于孩子幼儿时期的成长并不健康,会造成某一方面的成长缺失,甚至会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的坏习惯;另有研究表明在成长过程中,父亲角色的缺失会让孩子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脆弱、胆小自闭、多愁善感、自理能力差等。已经有研究表明父亲直接参与孩子的成长能够给孩子带来愉快的心情,对孩子的早期情绪、社會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对于母子关系、母子依恋方向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孩子在幼年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参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父母能直接参与到亲子活动中,会让孩子变得更加活泼开朗,极大程度上降低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的可能性,也会让孩子对父母更加亲密、依恋,更会让孩子的幼儿成长更加积极阳光,给未来成长奠定稳步扎实的基础。
  二、引导家长改变观念,给孩子适当空间
  首先家长需要改变传统观念,在亲子活动中,父母要把自己当作学习者,去学习孩子的思维、行为,把幼儿健康发展的主人由自己转向孩子,让孩子充分地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父母应该追寻自己孩子的发展方式,跟随孩子的发展节奏,因为每一位孩子的发展方式和节奏都是独一无二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不同之处要欣赏,并且对孩子有价值的自主行为加以鼓励,这样在孩子才会在自主发展的道路上收获学习的快乐,从而主动的汲取知识、学习技能,这样孩子才会慢慢养成独立自主的品格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想要孩子乐观积极的探索,最需要的就是要改变家长的传统育儿观,要改变家长的传统观念的基础就是要让家长明白教师与他们的想法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在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教育环境中发展,首先明确了这一点再辅以言语指导、案例分析、专家讲座等,又或者是通过学习于其他家长所带来的间接影响。举个例子来说,家长亲子活动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性的,家长通过学习到的与孩子沟通的能力、对环境氛围设计的能力、观察引导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都用在多多关注自己孩子的自主行为上,当家长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时,通过系统学习的方法,先要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为解决问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之后,家长再给孩子一些提示、一步步引导孩子解决问题。最后我们会发现,不同的孩子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只要家长对孩子做出正确的引导,每一位孩子其实都是爱动脑筋爱思考的。
  三、家长可以作为玩伴,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
  为了更好的为孩子创造教育环境,家长还可以使用“间接指导”这种方式来创造机会。间接指导是指让家长作为参与者而不是指挥者来参与到孩子们的游戏中来。
  在参与儿童活动中,有一种非常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自言自语法”,例如:孩子邀请家长上车,玩开汽车这个游戏。车开了,家长就可以:“哎呀,安全带我忘记系上了。咔哒一声,安全带被我系好了。”这样家长的动作就会指引着孩子去跟随,同样也系上了安全带。除了这样方法还有一种“提问法”。当家长在与孩子玩耍的时候,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不直接帮助孩子解决错误,而是引导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并且自己解决。比如在收拾玩具这类问题上,当孩子还没玩够,但是又到了收起来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这么对孩子说:“中午啦,你要吃饭啦,熊熊也要吃饭啦。熊熊应该去哪里吃饭啊?”这个时候家长再把玩具筐拿出来,孩子就会把玩具乖乖的放在里面了。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并没有强制要求孩子做什么,只是在不断地引导,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决问题。
  在亲子活动中,父母不仅仅是在理论层面学习了新的教养观念,更是在活动中提高了解读孩子行为能力,成为了支持孩子健康发展的后盾。父母作为孩子的抚养人,对孩子的性格、习惯、喜好是最为了解的,孩子也是最容易被父母影响的,所以说孩子最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是父母的引导和启发。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总是直接给予孩子正确的认知,却忽视了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追求,去探索。长久以往孩子就会放弃主动思考、自主学习,以至于形成惰性心理,遇到问题也不会主动解决问题,而选择寻求父母的帮助,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便不会解决问题。
  四、总结
  总而言之,父母作为孩子直接的情感接受者、行为解读者、协调发展的支持者,因而父母在孩子做游戏时,要多看多参与多提问,让孩子在游戏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家长会发现你的孩子有着无穷的想象力、惊人的探索欲以及超乎想象的创造性。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要去束缚他的思想,让他用自己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去解决问题,与他一起感受他所经历的一切,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真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家长角色定位[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6(1).
  [2]周艳玲.幼儿园亲子活动中的家长参与研究[D].西南大学,2016.
  [3]徐征.幼儿园亲子活动的研究[J].才智,2017(6).
其他文献
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以敏锐细致的目光观察其言行,以平易近人的姿态与其共享喜怒哀乐,以真诚善良的心灵为其示范领航.只有真正得到学生心理上的认可,了解每个学生的
摘 要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抛开很多功利的成份,思考一下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时,我们发现,只有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关键词 语文教学;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91-01  一、我国目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幼儿园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教育形式上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挖掘多样化的教学资源,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近年来,幼儿园在幼儿教学方面不仅仅只局限于校园内的教
社会的进步和快速发展,对于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使人们觉得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普遍得到了肯定并有着显著的发展,但是如今学前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幼教
摘 要 足球是一项风靡全球的一个运动,足球运动是让幼儿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智能素质全面发展的一项运动,所以我们应该让幼儿在足球游戏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 足球游戏;全面发展;个体  中图分类號: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8)07-0097-01  一、全面发展的意义  什么是幼儿的全面发展?  我国幼儿教育书上说“针对幼儿身体、思维能力各方面发展的教育是幼儿
“互联网+”是深度利用互联网,且与传统的经济形态进行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其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之上,是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了许多新型经济体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小厨房活动”活动区别于传统的集体教学活动,没有硬性的学习任务,学习氛围更轻松愉悦,让幼儿在动手操作、制作、品尝的过程中体验烹饪活动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和感受父母的抚育之恩,学会珍惜和
建国60年来,伴随着国家的行政体制改革,我国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管理目标、管理领域、管理方式上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政府职能变革在西方国家一直没有停止过,西方国家政府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