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提取练习对记忆保持与迁移的促进效应在过去十年内获得了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与认同。起初,研究者的关注点是比较与验证提取练习相对于重复学习和精细加工学习在记忆保持与迁移上的优势;在发现提取练习效应之后,研究者开始将关注点转向提取练习产生优势效应的内部机制上。本文从提取练习效应内部机制出发,总结与梳理已有的几大假设与理论。综述表明,各个理论无法完全解释提取练习的优势效应,其内部机制的解释理论也存在争议,尚需在进一步挖掘与探索之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 提取练习效应 内部机制 解释力评价
一、引言
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又称测试效应(Test Effect),是近十年来学习与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当代教育界,测试这一教学手段受到了强烈的抨击,教育研究者及普通教师普遍认为当今的学校过分重视测试。但是,国外认知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测试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策略,绝非批评家们所想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测量和评估知识的手段。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频繁的课堂测试(包括学生自测)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策略,如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甚至是精细加工学习,能够产生更长时间的记忆保持。提取练习效应在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试图从不同角度研究提取练习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问题,由此衍生出一些解释提取练习效应的理论和假设。但是,对于这些理论和假设,学术界有支持者,也不乏反对者,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甚至有学者提出可以从解释与测试效应类似问题的已知理论依据入手,进一步挖掘提取练习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
二、提取练习优势效应的实验证据
提取练习效应或测试效应,是指在一个等值的时间里,对某个学习材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信息提取要比重复学习这个材料在将来产生更持久的记忆保持,并且提取会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的储存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在日后更加易化。Abbott使用无意义音节和单词作为实验任务,第一次发现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实验证据(周爱保,马小凤,李晶等,2013)。其后,研究者在不同的实验材料(如外语词对、说明文、词表、可视地图等)、不同的测试任务(自由回忆、线索回忆、配对联想、再认)和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大学生、中老年人群)中证实了提取练习效应的存在。
三、提取练习效应的内部机制
这里主要介绍五种有关提取练习效应内部机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1.提取努力假设(Retrieval Effort Hypothesis)
提取努力假设认为,测试与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等学习策略相比是难度更高的认知活动,因为在测试中学生要花费更多的认知努力进行信息的“提取”,在此基础上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提取都能够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只有那些经过个体努力的提取才能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测试无疑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相比重复学习时学习材料暴露在学习者眼前而言,测试时将学习材料掩蔽的方式使得学习者的提取难度大大增加。如果将记忆痕迹的相对持久性看做是记忆的储存力,将记忆痕迹的可接近性看做是记忆的提取力,提取力与存储力的增加呈负相关,即容易提取并不会提高存储强度,而更难的提取练习才会提高存储力和长时记忆的保持(Roeidger
关键词: 提取练习效应 内部机制 解释力评价
一、引言
提取练习效应(Retrieval Practice Effect),又称测试效应(Test Effect),是近十年来学习与记忆研究的热点问题。在当代教育界,测试这一教学手段受到了强烈的抨击,教育研究者及普通教师普遍认为当今的学校过分重视测试。但是,国外认知科学家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发现,测试本身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学习策略,绝非批评家们所想的那样仅仅是一种测量和评估知识的手段。相关研究进一步发现频繁的课堂测试(包括学生自测)相比于传统的学习策略,如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甚至是精细加工学习,能够产生更长时间的记忆保持。提取练习效应在学术界的热烈讨论,使得一些学者开始试图从不同角度研究提取练习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问题,由此衍生出一些解释提取练习效应的理论和假设。但是,对于这些理论和假设,学术界有支持者,也不乏反对者,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甚至有学者提出可以从解释与测试效应类似问题的已知理论依据入手,进一步挖掘提取练习效应产生的内部机制。
二、提取练习优势效应的实验证据
提取练习效应或测试效应,是指在一个等值的时间里,对某个学习材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信息提取要比重复学习这个材料在将来产生更持久的记忆保持,并且提取会从根本上改变信息的储存方式,使知识的获得在日后更加易化。Abbott使用无意义音节和单词作为实验任务,第一次发现记忆提取促进学习的实验证据(周爱保,马小凤,李晶等,2013)。其后,研究者在不同的实验材料(如外语词对、说明文、词表、可视地图等)、不同的测试任务(自由回忆、线索回忆、配对联想、再认)和不同年龄段(学龄前儿童、大学生、中老年人群)中证实了提取练习效应的存在。
三、提取练习效应的内部机制
这里主要介绍五种有关提取练习效应内部机制理论的发展沿革。
1.提取努力假设(Retrieval Effort Hypothesis)
提取努力假设认为,测试与重复学习、过度学习等学习策略相比是难度更高的认知活动,因为在测试中学生要花费更多的认知努力进行信息的“提取”,在此基础上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信息提取都能够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只有那些经过个体努力的提取才能产生持久的记忆痕迹,测试无疑是满足这一条件的。相比重复学习时学习材料暴露在学习者眼前而言,测试时将学习材料掩蔽的方式使得学习者的提取难度大大增加。如果将记忆痕迹的相对持久性看做是记忆的储存力,将记忆痕迹的可接近性看做是记忆的提取力,提取力与存储力的增加呈负相关,即容易提取并不会提高存储强度,而更难的提取练习才会提高存储力和长时记忆的保持(Roeid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