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

来源 :上海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ann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14例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本病多见于老年,其主要诱因为感染,其他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停用胰岛素,进食过多甜食,精神刺激和用药不当。主要临床特征为神经系症状昏迷,严重脱水,重度高血糖,血浆渗透压增高。本综台征易于误诊,本组死亡率高达64.3%。治疗上补液要足量,一部分补液须用0.45%低渗盐水,胰岛素剂量宜较小,补钾要充分,需密切观察,随时调整,以期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This article reports 14 cases of hypertonic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 The disease is more common in the elderly, the main incentive for infection, the other for th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disable insulin, eating too much sweet food, mental stimulation and improper medication. The main clinical features of neurological symptoms coma, severe dehydration, severe hyperglycemia, increased plasma osmolality. The comprehensive syndrome easily misdiagnosed, the group mortality rate as high as 64.3%. The treatment of adequate fluid to rehydration, part of the rehydration should be used 0.45% hypotonic saline, insulin dose should be smaller, potassium should be fully observed close at any tim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其他文献
中国质量协会石油分会于2010年6月15-18日在桂林召开了2010年度石油分会工作研讨会暨石油工业QC小组成果发表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管理与节能部副主任兼中国质量协
结缔组织病是一大类具有部份相似临床表现,并可能存在共同发病机理及基本病理改变的疾病,已知包括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全身性进行性硬化症(PSS)、多发性肌炎(PM)和皮肌炎(
本文对一组有或无抗Sm抗体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疾病类型进行比较,旨在评价抗Sm抗体的临床意义.选择依据ARA诊断SLE标准确诊为SLE的34(男5、女29)例患者,复习病史有
Four different types of adsorbents, SBA-15, MCM-41, NaY and SiO2, were used to study the dynamic adsorption/desorption of toluene.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in
1.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本文作者根据日本厚生省特定疾病调查研究班的意见提出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标准如下: [必发症状] 重复运动后可使眼肌、咽肌等部分肌肉或全身肌肉的肌力
根据临床表現,中暑通常可分三种: 1.中暑痙攣:由于气候干热而出汗过多,致体內丧失大量氯化鈉,因而發生肌肉痙攣者。 2.中暑力竭:在高热环境下,过度体力劳动,使心臓血管不能
刘××,男,49岁。门诊号38/188181。1973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于1971年4月15日与会发言之后,突觉后脑灼热且胀,心慌,旋即出现口眼右(口呙),语言蹇涩,并感口角、左侧头部及右
我国硫化工行业的稀废酸酸盐分离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记者7月11日从江铜-瓮福化工公司了解到,国内第一个采用树脂法与特种耐酸纳滤膜结合的稀废酸分离项目在江铜-
荧光免疫术目前已应对荧光免疫在皮肤病学上的影响作出评价。本文综述:(1)荧光免疫在诊断上的应用,(2)荧光免疫是否有助于和如何有助于阐明所提及疾病的发病机理。在综述前
作者对5名健康男人(30~57岁)血清中25-羟维生素D的水平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分布为36~75毫微克分子/升(正常范围为20~100毫微克分子/升)。每个被试者在给药前12小时开始禁食。给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