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激情,大胆取舍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zat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历史与社会》教材实施多年,“难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一难在于如何把握和处理好教材资源,二难在于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好课程标准,实现教学目标。《信用是金》一课是《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课“创业的学问”第三课时的内容,本课旨在让学生理解信用对于个人创业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诚信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本课虽然是历史与社会课,但更侧重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实现诚信教育的目标,空洞的说教显然不行,而课文中选用的几个材料都比较陈旧,因此,如何选好材料和实现德育目标就成了一大挑战。本案例是我在2009年上学校公开课时的真实记录。我在教材的处理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方面下了一番工夫,几年过去了该课的教学过程记忆犹新。
  【案例描述】
  一、热点导入,揭示主题
  (选用“三鹿奶粉事件”学生比较熟知的社会问题导入,学生有话可说,能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问:“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这曾是蒙牛牛奶的一句广告语,你赞同吗?为什么?
  生:……(引出三鹿毒奶粉事件)
  设问:你知道毒奶粉是怎样产生的吗?请看焦点访谈栏目的追踪报道。(播放视频“问题奶”溯源)
  问:看了视频后你的心理有什么感受?
  生:……(学生对不法分子的这些做法进行谴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是非善恶观。)
  问:毒奶粉造成怎样的后果?(师介绍:危害婴儿的生命健康——造成6名婴儿死亡,影响近30万患儿的健康。)对企业自身有什么影响?
  师:应了一句古话“多行不义必自毙”,毒奶粉事件的涉案人员都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三鹿集团也宣告破产。
  问:三鹿集团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生:……
  引出课题:信用是金。
  承转:正所谓“创业有方,信用无价”,企业经营必须讲信用。下面请看另一个企业经营的故事《一块美金的故事》。
  二、情景选择,阐明道理
  (选用本地的一个实例“一块美金的故事”,设置了三段情景,让学生做选择,这个真实的故事中阐明了“诚信是企业的生命线”的道理。)
  情景1:2003年2月下旬,某集团国际贸易部接下了意大利客商的一笔订单,双方谈好产品单价为23块美金,并签订了购销合同。但在产品投产时,他们发现生产部门在核算成本时将皮料的价格算得过低,若按实际成本计算,出口价格每双鞋最少还要增加一块美金。当集团国际贸易部负责人将这个情况汇报给公司总裁,并请示是否与外商洽谈加价。
  问:作为公司总裁,你认为该怎么办?
  情景2:公司总裁当即表示:既然签了合同,就是亏本了,这笔买卖也要做。消息传到意大利客商的耳中。他听说十分感动,便主动提出在价格上增加一块美金。
  问:这时如果你是公司总裁会怎么做?
  情景3:对方的好意被婉言谢绝了。集团总裁表示:多赚一块美金少赚一块美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恪守信用。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就发生在本地,你知道这是哪个公司的故事?这位总裁又是谁?这个故事的结果又如何呢?
  奥康诚信经营的做法令意大利客商大为感动。他当即决定追加订单,将原来20多万美金的订单一下子增加到100多万美金。他表示:想不到温州企业如此讲信用,接下去我要和奥康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将在单鞋和休闲鞋方面的更多的订单下到温州来。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
  承接:在温州有许多像奥康这样的企业用诚信用质量打响了自己的品牌,走出了温州,走向全国走向了世界。但你知道吗?20多年前的温州鞋是怎样的一种景况,温州制鞋业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
  三、情景再续,升华情感
  (“二十年间三把火”,选择发生在同一地点、同一日期温州鞋发展历程中的三件事,从情感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诚信。)
  师述:老师在温州晚报网站上找到一篇报道《题目是“二十年间三把火烧出温州诚信观”》,我还下载了反映这三把火的三张图片(展示图片)。有意思的是这三张图片都拍自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日期:杭州武林广场,8月8日,只不过年份不同。到底怎样回事,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师:看材料了解第一把火的由来。展示材料: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温州皮鞋又叫‘星期鞋’‘晨昏鞋’,假冒伪劣的品质引起全国消费者的公愤,以至于很多商场贴出‘本店无温州鞋’的安民告示。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广场火烧5000多双温州劣质皮鞋。制鞋厂家纷纷隐姓埋名,许多温州人不敢再打‘温州制造’的字样……”
  设问:为什么把温州鞋称作“星期鞋”、“晨昏鞋”?让一学生读材料:
  回想当年的做鞋情景,康奈集团董事长郑秀康回忆:“一把剪刀,一把锤子,一个煤球炉,就可以做皮鞋。”这样简易的流程,使温州一时间里大大小小的皮鞋作坊、小厂纷纷冒现在街头巷尾。而已经无处不在的温州供销大军,则将温州鞋运往各个城市。款式新颖的温州鞋,很快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此时,一些技术落后、工艺水平低下的企业,试图在邪道上一夜暴富,制作假冒伪劣的温州鞋并大量进入市场。那一年,杭州相关部门检查市场上鞋子的质量,发现了18种鞋子的底板帮头是纸壳做的,其中16种鞋是温州产。正是温州鞋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被人们称作“星期鞋”、“晨昏鞋”。温州,也与“造假”并称而扬名国内。
  问:你看了这段材料后有什么感受?
  生:……
  师述:1987年的这把火是一把的“耻辱之火”,它烧醒了温州人。此后,成立了鞋业协会,加强了对鞋业的治理整顿,370多家鞋厂厂长立下了诚信承诺,注重了产量的质量与品牌的打造。1987年武林广场烧鞋时的王振滔正在武汉卖鞋,使此事件的影响,武汉市场上所有温州产的鞋子全部被没收了,包括王振滔他们卖的鞋子。“也正是这场火,坚定了我做自己的皮鞋品牌的决心”,就在“烧鞋”后的第二年,王振滔创建了奥康。温州市政府从1991年开始提出“质量立市”战略,并连续出台了系列质量管理措施。经过12年后努力,温州许多企业品牌打响了,于是就有了第二把火。   展示材料:12年后的1999年,又是8月8日,温州人用诚信重新拾起了温州皮鞋失落的尊严,在“中国十大鞋王”行列中温州皮鞋有三大品牌名列其中。又是武林门广场,又是烧鞋。不同的是:这次放火的是一个温州制鞋人,焚烧的全是仿冒温州名牌的劣质产品。
  问:你觉得这两把火有什么不同?
  生:……
  问:有人把第二把称“雪耻之火”。第三把火开始于何时?是怎样确立的?有何含义?你能给第三把火取一个名字吗?
  学生:“诚信之火”。
  四、总结提炼,畅谈看法
  诚信的重要性:
  问:通过上述事例,你能就企业与信用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吗?
  生:……
  总结:质量和信誉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守信用也许会使企业在短期内损失一部分利益,但它将使企业赢得长远发展的机会和可能。不守信用,可能会赚取一时之利,发财暴富,但一定会失去未来所有的发展机会。
  承转:企业经营离不开信用,我们个人、社会离得开诚信吗?
  五、大胆想象,反面论证
  想象空间:
  如果我们来到一个不讲信用的地方,生活会怎样?
  去医院就诊时,我们会怀疑:?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去市场买肉时,我们会担心:?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当受雇于人时,我们会猜测:?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当雇用别人时,我们会提防:?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借给别人钱时,我们会担心:?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和同学交往时,我们会担心:?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生:……(学生畅所欲言,发言积极踊跃)
  六、联系实际,寓情于行
  诚信社会,你我共行动。
  社会需要诚信,你我能为营造诚信社会做些什么?
  生:……
  小结:诚信律己,以诚待人,以信立身,言出必行,行之必果,做诚信人,说诚信话,行诚信事,考试不舞弊,成绩不篡改,做问心无愧的新一代中学生。
  FLASH:《诚实信用好》
  【案例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地处理了教材资源,精选身边的资源,并且巧妙地创设情境,实现诚信教育的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证实,教学效果不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很高,主体地位十分突出。
  一、大胆处理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的取舍注重生活体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因此,教学资源的选择要注重“生活化”,选取最近发生的、距离学生较近的或贴近学生生活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激发更强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走进课程。然而,本教材采用了“海尔砸冰箱”树诚信的正面材料与“虞孚的故事”“南京冠生园”不守信两个反面材料,这些材料都比较陈旧,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离学生生活比较远,缺乏时代感,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因此,我放弃了以上教材资源,选取了学生耳闻目睹的“三鹿奶粉事件”和永嘉奥康“一块美金的故事”温州鞋“二十年间三把火”两个本地实例。这样,用学生身边的实例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不知不觉地进入这种情境氛围去感受、去体验、去参与。
  2.教学资源的选择注意相互关联
  学生好奇心强,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喜欢刨根问底。为了顺应学生的这个求知特点,我选择了“一块美金的故事”和“二十年间三把火”两个相互关联的故事,并把二者串成一线,让情景故事不断地加以延续。“一块美金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因为守信使奥康赢得了市场;接着,从点到面:温州的许多企业也像奥康那样凭自己的质量和诚信打开了市场,走向了全国走向了世界(链接网页――温州商报的报道:“应对金融危机,节约采购成本,缩短采购链条,国际连锁巨头相中温州鞋,来温举行鞋类采购洽谈会,希望与温企直接对接”);然后,再由现实追溯到历史:用“二十年间三把火”了解温州诚信观发展的曲折过程。这样的情景安排自然连贯,浑然一体,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3.教学资源的呈现讲求形式多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过程是通过自身的眼、鼻、舌、身等把外界的信息传递到大脑的,其中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11%是通过听觉,83.5%是通过视觉,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的重要性。而用视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教学资源,能不断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持续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三鹿奶粉事件”采用图片加视频方式呈现,直观形象;奥康诚信故事采用角色选择的方式呈现亲切自然;温州鞋的发展历程采用对比明显的三张图片辅助一定的文字材料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产生很大的震撼;“想象空间”“如果我们来到一个不讲信用的地方,生活会怎样?”采用排比的形式,选择比较典型几个生活场景,学生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能够大胆地想象,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不诚信的可怕;课堂结尾则用FLASH歌曲《诚实信用好》让学生齐唱,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二、借助教学情景,实现教学目标
  1.巧妙设置教学情景
  本课对应的课标是“采用模拟方式,体会从事某种经营活动需要考虑的因素”,教学目标是“分析经济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案例,理解参与社会生活必须讲信用”。要“讲信用”这个道理很简单,但能让学生从内心真切地感受到必须“讲信用”并想要内化为自己的行动,靠老师的说教显然不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必须借助教学资源巧妙地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自觉地感悟道理,内化情感。如在导入部分“三鹿奶粉事件”不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而采用对广告语谈看法,这种聊天的方式巧妙地引出。再如,奥康“一块美金的故事”则把一个故事分成三段情景,设置两个角色选择和一个问题竞猜方式,让学生置身其间考验学生的诚信度。温州鞋的发展历程“二十年间三把火”则用对比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耻辱之火”——“雪耻之火”——“诚信之火”的发展历程,感受温州人创业过程因不讲诚信中经历的阵痛和因诚信重获的荣耀及维护诚信良好形象的决心。   2.借助情景设疑激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有了疑问,才能唤起认知的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材料中设置疑问,把情境教学与问题教学融合起来,才能发挥材料在情境教学中的真正作用。因为,只有抓住情境契机设置问题,才能使由情境引发的兴趣得以持久、深入,引起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探求问题解决的办法。在本课的情景呈现上我尤其注意设疑。如,课堂导入用某品牌牛奶曾用过的广告语“每天一斤奶,强壮中国人”问:“你还相信这句广告语吗?为什么?”能很快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三鹿奶粉事件”;另如,“一块美金的故事”不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讲述故事,而是设置了两个悬念,让学生去选择,这样既能激趣,更能导行,为树立正确的诚信观铺垫。再如,为引出温州诚信观的发展历程,在介绍了奥康的诚信故事后设疑:你想知道吗?20多年前的温州鞋业是怎样的一种景况,温州制鞋业经历了怎样的一个发展过程?接着教师叙述:老师在温州晚报网站上找到一篇报道,题目是“二十年间三把火烧出温州诚信观”我还下载了反映这三把火的三张图片(展示图片)。有意思的是这三张图片都拍自同一个地点,同一个日期:杭州武林广场,8月8日,只不过年份不同。设问:到底怎样回事,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这样结合情景巧妙地设疑,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起来,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
  3.合理激发学生情感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诚信观。因此,在教学中挖掘情感教育的潜在因素,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是一大重要任务。在本课教学中除了采用“三鹿奶粉事件”、“一块美金的故事”和“二十年间三把火”正反两方面的三个事例,从宏观上落实诚信观教育外,还从细微处着手,挖掘了情感教育的因素。如播放视频“问题奶”溯源后,问:看了视频后你的心理有什么感受?学生纷纷表示:他们不道德,没良心,不诚信等。另如,在展示1987年武林门烧鞋事件及其原因材料之后,问:作为一位温州人,你看了这段材料后有什么感受?有学生说:为他们难过,感到耻辱等等。再如,在介绍了1999年的第二把火后,设问:与1987年的那把火比较,你的心情有什么不同?学生说:第一把火让人伤心,感到耻辱,但第二把火却让人高兴,感到自豪、光荣。学生的这些言语都是发自肺腑,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如果不借助情景,教师一味的说理是绝对达不到效果的。
  【问题讨论】
  1.怎么对待教科书中的教学资源?
  在本课教学中完全放弃了教科书中的三段素材,而选用了三段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这在本课的教学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否适合于在其他历史与社会课的推广?也就是怎么更好地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2.怎么处理好历史与社会课与思想品德课的不同教学方法?
  通常的历史与社会课应更注重的是历史或现实问题的演变发展过程,关注的是知识的教学,但七下的教材安排尤其是本课更注重的是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就很难与思品区分,因此,本课的教学方法更倾向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目标是实现了,但是否适合于推广?
  3.教学资源如何保持常变常新?
  教学资源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上述三段素材在三年后的今天,也显得陈旧了,尤其是“三鹿奶粉事件”和“二十年间三把火”的故事,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也缺乏生活的体验。因此,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更新教学设计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之,“借景激情,大胆取舍”这是我在本课教材资源的处理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方面最大的感受。但时代在发展,教学资源也需要常变常新,教学情景的不断更新已迫在眉睫,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与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其他文献
摘 要: 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部分人文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对于是否应该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思想政治课堂上使用该教学法,出现了一些不同声音,其中比较典型的三种观点是:“一例到底”代表传统课堂,是填鸭式;是教师包办课堂,违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低效的应试教育,违背新课程理念。这些观点不仅忽略了“一例到底”的合理内核,更是对新课程的误解。  关键词: 一例到底 案例教学 情境教学 有效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
摘 要: 为了让孩子通过阅读感知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很多家长对其子女进行了早期识字教育。根据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儿童早期的识字阅读教育在儿童读写能力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当前的研究更多以经济收入较高的城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而很少针对农村地区儿童进行研究,作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农村地区学生的识字能力有很大差异。作者对湖南省沅陵县七甲坪镇六所学校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后发现,这些差异反映了
摘 要: 本文运用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莱斯(Herbert Paul Grice)所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对电视剧《阿旺新传》的对白进行语用分析。通过对剧中人物在会话过程中对会话合作原则故意违背现象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对白分析是探索人物性格,了解人物内心世界的有效方式,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挖掘此剧的主题。同时也证明从语言学角度解读影视剧的可行性,以期本文为这部影视作品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摘 要: 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素以心理描写见长。在其作品中,作家广泛运用双声语等多种艺术手法,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蜕化时期俄国民众复杂迷惘的心理状况。究其根源,这是西方与本土不同信仰和价值观念冲突的结果。如何穿越生命重重的困扰与冲突,最终实现心灵的回归?作者认为作家在小说中以特定的人物形象设置和情节安排方式,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的契机。  关键词: 人格分裂 复活 博爱 宽恕 道德理想  现
摘 要: 对于虚构,很多大学新生在作文中表现出理解片面和运用不熟练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能正确区分虚构与真实、虚构的手段单一、不能对材料进行合适的加工改造等。针对这些问题,中学语文教师和大学写作教师应该对虚构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在各个教学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让学生正确、系统地接收到虚构的相关知识,写出真正符合情感要求的文章。  关键词: 大学新生 作文现状 虚构 教学阶段 教学重点  大
摘 要: 文章从儿童心理学与动画特性的角度提出了动画创作与儿童思维的天然联系,首先总结了儿童思维的特点,其次分析了动画的特性,在此基础上指出——儿童思维是动画创作的灵魂,动画创作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并提出,动画创作者要拥有儿童思维,永葆一颗童心,才能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优秀的动画作品。  关键词: 儿童思维 动画创作 童心 虚拟性  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童年的我们用最纯真的眼睛观察世界,用最新鲜的心态
摘 要: 本文作者曾经就获五项奥斯卡金像奖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个人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撰写过一篇优秀教师所应具备的涵养的文章,教学之余经常会去思考,发现这部英美学生必看的优秀电影所传达的还有鲜为人知,但令人深深惊叹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几个方面再探讨出自《论语》的哲学理念“无为而治”所引发的教学方法,以期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有所启迪。  关键词: 无为而治 以人为本 电影《音乐之声》    1.引言
摘 要: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是一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的童话,本文就《小露珠》教学做了以下尝试。  关键词: 语言 心灵 小露珠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露珠》一文主要采用了拟人化的写作方法,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小露珠的美丽、可爱,以及大自然的和谐、融洽。  初读《小露珠》,萦绕心间的是甜美、清新、可爱,一
摘 要: 构式语法自提出以来便备受关注,其中Goldberg的构式语法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Goldberg发展了构式语法,并对构式提出了明确的定义,而国内的现代汉语研究也在构式语法的启迪下不断发展。本文以Goldberg对于构式的定义为基础,深入研究、分析构式的定义,并反思国内现代汉语的构式及构式语法研究。  关键词: 构式语法 现代汉语 基于Goldberg构式定义的构式  构式语法自提
摘 要: 本文探讨老舍小说《二马》中所展示出来的中国人在异国文化对照下的文化心理。文章运用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系统原理对小说的话语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国文化典型代表人物老马在中英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出十足的爱慕虚荣的文化心理。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面子系统 话语分析 《二马》  《二马》是老舍“旅英三部曲”广受好评的一部小说。1924年夏,老舍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的汉语教师。五年的侨居生活,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