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来信怎么进入中南海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mligq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五四”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收到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信并作了回复,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那么,群众来信是怎么送到国家领导人手里的?
  与中南海仅一墙之隔,一个灰白色调装饰的邮局安静地矗立在府右街乙27号。
  从简单的送信送报到储蓄汇款,从只为中央领导服务到面向社会大众开放,如今的这个中南海邮局看上去已经和其他普通邮局没有太多差别了。但是众多寄往中南海的信件都汇集到这里,作为沟通普通百姓与中央领导的一个驿站,中南海邮局仍然在书写着传奇。
  1997年“中央收发室”走下神坛
  “中央领导的信函只能通过这里投递。”中南海邮政支局党支部书记王磊强调他所服务邮局的特殊性,“中南海邮政支局仍然是为中南海提供投递服务的唯一单位。”
  上世纪60年代,出于安全考虑,中南海内的一些机构和住户开始往外迁。邮政局也搬出中南海,不再归北京市邮政局直管,而由北京市邮政局西区邮局接管。——“邮局依然不挂牌,不对外营业,不和附近居民打交道,职员们吃饭、洗澡、参加文体活动,都在中南海里面进行……服务业务也专为中央服务。上级指示:只是办公地点变,其他的关系都不变。”
  中南海邮局只服务中央党政机关的状态止于1997年。那年,这家特殊邮局的服务对象从中南海里扩展到普通公众。经过全面装修后,邮局所在的四合院恢复了古色古香的样貌,“中南海邮政支局”的铭牌被挂了出来。在府右街关门闭户近30年的中南海邮局突然一跃出现在公众视线之中。
  中南海邮政局有自己的“家规”
  讲中南海邮政局的历史,要追溯到1948年,那时专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和首长们服务的邮政局叫“山河邮局”。一般而言,邮戳都是地名,但当时晋察冀边区历史上并没有叫“山河”的地方。之所以用这个名字,其实是为了保密,山河邮局分别取的是平山的“山”,和流经平山县的滹沱河的“河”。1950年,党中央机关进京,这家邮政局一路跟随着毛泽东等领导人来到香山临时住地,而后搬入了中南海,成了中国最神秘的邮政局。
  李振才在那儿工作了11年,他记得邮政局入驻中南海后被设置在西营业处,距离西花厅不足百米。“在这个邮政局工作的员工都是邮政系统的业务骨干,每位邮递员上岗前都必须经过严格政审和保密培训。”
  邮政局自1959年2月开始在中南海营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属于中南海的内设局。从各地寄给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邮包和报纸杂志最终都会被发送到这里,盖上“中南海”的落地邮戳,才能被投递到各中央、国家机关和中央领导的家庭信箱。
  邮政局的老人们回忆,在红墙内办公时见到中央领导是常有的事。
  当然,中南海邮政局也有自己的“家规”。尚元清回忆,第一“规”是,在中南海里骑自行车投递时,看见首长必须下车,在路上看见首长散步或开会回来,不要主动和首长讲话。“看见毛主席要避让。”
  李振才说:“当时普通邮政局每天投递3次,邮递员都必须身着邮政系统定制的统一制服。但中南海里的邮政局,按照首长们的工作作息,每日上午8点、下午3点投递两次,邮递员不用穿制服,大家都喜欢穿与中南海工作人员风格一致的军大衣上班。”
  中南海里的邮件谁来转
  如果你贴上80分邮票,写上中南海里领导人的名字,信首先会到达中南海邮政局,在中南海邮政局后边那所小四合院里,几株石榴树、海棠树生机勃勃,工作人员则时常围着一大摞码放整齐的邮件忙活。这些都是中南海里的邮件。
  中南海邮政支局支部书记王磊解释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邮政局首先会按照来信者身份是机构还是个人粗略对邮件进行分拣。机构公函一般直接投递给相应对口单位,而个人来信则根据收信人身份区分送至国务院和中央办公厅的两个信访室登记处理。”这两个信访室于2000年升级为国家信访局。在国家信访局办公大楼的四楼,有间“信件分拣室”,十几平方米的屋内,放着几麻袋已经消过毒的信件。分拣员从麻袋中拿起一摞信件,在桌子上顺几下,放到拆信机上,拆封后再放到各省的信件格子里,几位年轻的分拣员一干就是一上午。这些经过初次分拣的信件再汇集到另一间办公室,按照涉法涉诉、城乡建设、农业农村、劳动社保、组织人事等几个方面,再次进行分类调度。分好后,其他业务处就可以将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件取走,按照相关规定认真及时处理。
  最终,一些信件可能到达相关领导的秘书处,再递给中央领导。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主管的《秘书工作》杂志记载,曾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的田家英会筛选出重要的群众来信,供毛泽东批阅,其余由他代为回复。但即便是毛泽东自己手写的回信,田家英也会重新誊抄一遍再发出,把原稿留下。“人民包裹”包罗万象
  老员工尚元清说起一封1959年6月的人民来信。当时,这封署名为“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北安路小学四年级二班王刚”的信件同众多群众来信一起被投送到了中南海信访处。
  几十年后,已是著名演员、主持人的王刚说出了这封来信故事的后半部分。当年作为小学调皮捣蛋的坏典型,王刚被周围的同学孤立了。为了排解内心的孤独和无助感,他决定给毛主席写信,并随信附上了两张自己画的水彩画。
  十几天后,王刚突然被叫到校长办公室。他拿到了一个信封——里面有毛主席亲笔签名的标准照和回信。
  回忆起这段奇特的经历,王刚说:“忽然,我在人们眼中的印象一下子变了,各种赞扬声不绝于耳,然后我成了一个好班长、一个两道杠的少先队中队长……这封信改变了我的一生。”
  一封写着“中共中央大胡子首长收”的来信也让李振才印象深刻。虽然周恩来总理在民间被称为“大胡子”,但分拣时,这封信是否应该交给国务院工作人员仍使他非常纠结。
  “本着最大限度传达民意的想法,我递送了这封‘怪信’。”李振才说,几天后,有人告诉他,那封“大胡子”来信帮助周恩来找回了长征途中失散几十年的老友。
  上世纪60年代,很多群众喜欢写信向党中央报喜。“分拣来信时,发现大家都喜欢用红色信封,一看就是报喜信,那时每次分拣来信都是满眼红彤彤的一片。”
  除了寄给领导人或国家机关反映问题、报喜的信函外,很多群众还会向中南海邮寄各种包裹。李振才工作的11年间见过各式各样的“人民包裹”,从芒果、猕猴桃等时令水果,到群众自己制作或者精心挑选的衣物、书籍,包罗万象。
  这些信件、邮包,经过粗略分拣后,机构公函会投递到相应对口单位,个人信件则送到信访局。“只要收件人写明寄给领导人,我们都会投递给信访部门。”
  编辑/平湖秋月
其他文献
“中国橄榄之乡”福建省闽侯县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橄榄单产、提升橄榄品质、增加橄榄种植效益。近年来,闽侯县连续举办橄榄鉴评会,初步选育出良种40多个,建立良种资源圃3hm2左
很多人喜欢在家中种植一些植物。居室内摆放郁郁葱葱的花草,不仅是良好的装饰品,还对改善局部环境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有一定作用。但花盆中的盆土经常会发出难闻的味道,尤其在施花肥之后,还会滋生小虫子。其实,在房间内养一些水养植物效果更好。  水养植物有下面几个优点:其一,由于水分可以自由蒸发,在同样环境中,比盆土栽培的植物在调节空气湿度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其二,水养植物可省略掉盆土的管理工作,清洁卫
微循环是指人体中微小动脉、毛细血管、微小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由于人体内的微小血管粗细只有头发丝的1/20,且特别多,所以,很容易因各种原因造成血流受阻。  微循环障碍早期症状多为手脚发凉、麻木,抬高时变苍白,下垂时变红紫;皮肤干燥、角化、变脆,毛发脱落;睡眠不好,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耳聋等。  改善微循环,其实很简单。  头痛头晕:调整脑部微循环  症状:由于脑部微循环障碍,脑细
农户家中尽量不要存放农药,剩余农药应存放在一起以便保管。农药科学保管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鑫优9113于2009~2010年分别参加国家和湖南省的水稻品种区试,2010年和2011年在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示范种植,表现出产量高、米质优、抗性好、生育期适中等特点。在栽培中要获
在“和谐”成为议题的世界形势下,普遍主义和特殊主义这两种价值观念和文化立场的偏执,它们各自的片面追求和彼此对立,势必导致新的混乱和冲突。人类走向和谐应该具有一种普遍性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的磨难不少,吃过的国宴也不少,几乎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受到国王的款待。比如说在朱紫国吧,国王是这么招待他们的:  宝妆花彩艳,果品味香浓。斗糖龙缠列狮仙,饼锭拖炉摆凤侣。荤有猪羊鸡鹅鱼鸭般般肉,素有蔬肴笋芽木耳并蘑菇。几样香汤饼,数次透酥糖。滑软黄粱饭,清新菰米糊。色色粉汤香又辣,般般添换美还甜。君臣举盏方安席,名分品级慢传壶。  这段描写很精彩,修辞很华丽,好像宴席上摆满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