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常态课有效教学的“支点”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yu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教育理念的实践,尤其是各种公开课、观摩课等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精彩灵动的课堂教学画面,因此有些教师仅醉心满足于几节优质课,认为学生就能获得最大化发展。然而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素质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发展应立足于平时常态课教学。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锤炼常态课教学,找准学生思维发展的“支点”,落实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个性化思维的舞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一、唤醒主体意识,建构生命成长的生态环境
  教学活动存在于课堂这一特殊的环境中,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课堂也是师生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主要场所。而学生的有效学习离不开宽松、自由、安全的学习环境,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细心呵护,构建生命成长的生态环境。首先应尊重、信任每一名学生,消除学生的紧张、顾虑感,使其敢于自由表达自己的见解,尤其在面对错误和失败时更应如此;其次应鼓励、欣赏他们的每一次积极表现,激励他们大胆展示自我,使其沉浸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超越自我。
  二、找准“支点”,扎实过程,促进学习活动开展
  1.动手操作
  新课标提出,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儿童思维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数学资源,搭建自主探究平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主动实践,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如教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侧面积》时,教师首先鼓励学生用圆柱形纸盒(小薯片盒),先通过剪、量、算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薯片盒的侧面积的方法,再集体展示思辨:沿纸盒的高剪开,计算展开后的长方形面积;或沿斜线剪开,计算展开后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观经验,并沟通了两种方法间的内在联系,及时优化,接着媒体演示,抽取出转化后的数学模型,再通过集体摸索,感悟两者联系,使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再创造,完全建立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之上,轻松突破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2.想象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能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凝神静思,化实为虚,抽取数学模型,锤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的联结与组合,摆脱定向思维的羁绊,发挥其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苏教版六(上)《圆柱体积计算》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初步理解将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探索体积计算的方法,再通过多媒体具体演示:将圆柱底面等分成16份,切拼成长方体的过程其间引导学生两次想象:第一次是想象圆柱底面等分的份数越多(如32份、64份、128份……),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渗透了极限数学思想。第二次在学生充分观察媒体演示后,引导学生集体想象切拼过程,在脑中画一画,摸一摸,比一比,找出切拼后的长方体与圆柱之间的联系,顺势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甚至有学生得出:用圆周长的一半×半径×高来计算圆柱的体积,虽出乎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借助想象,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数学“体操”,实现学生思维从具体向抽象逐步过渡的整体提升过程,进一步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3.自觉反思
  在数学学习中,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最佳方法,是促进知识同化和迁移的可靠途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评价、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如教苏教版五(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例1时,在学生自主探索,将各种围法整理成表格(如上表)后,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自觉反思探索过程,探寻数学问题中所隐藏的数学规律:长方形的周长一定时,长与宽的和也是一定的。从而感悟出数学知识背后所隐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即先确定长与宽的和,再有条理地列举出不同的长方形,深化了对一一列举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能力。
  4.拓展应用
  新课结束后,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已习得的知识经验,实现适度课内拓展或课内向课外延伸,促进深层次的应用、引导学生再探索,使学生沉静在“意犹未尽”的积极情绪之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如课内向课外拓展题:三(上)学习《千克和克的认识》,我安排学生放学回家后先掂一掂、估一估,再用弹簧秤、台秤或电子秤称一称身边常见物品的重量。
  总之,只有立足于常态课教学,学生的有效发展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常态课更需要教师能以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实施教学,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地把握好教学的动态平衡,找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支点”,创新组织教学的实践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实现学生的最大化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麒麟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各地金融业加速发展并已成为驱动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首要因素。对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之间已形成良性循环:但我国西北及
文章以金属矿山企业资源计划构建,提高金属矿山企业竞争力研究为目的。分析了金属矿山企业ERP系统建设的理论基础和金属矿山企业应用ERP的特殊性。采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必要
文章论述了企业人才与岗位匹配的基本原理,并结合湖南省地勘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际,提出了实现企业人才与岗位合理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观点及措施。
摘?要:音乐是最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陶冶情操的有效途径。高中学生开始逐步显示出独立的人格特征,社会性感情也变得日益丰富。因此高中音乐课程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教师探索科学合理的高中音乐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做出应有的努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探究  一、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  普通高
思想政治是一门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的科学,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人的本性的科学。学好了政治,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我们要重视政治,掌握
文章从试样工艺矿物学研究入手,在查明试样的化学成份、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粒度特性、嵌镶关系和赋存状态的基础上,依据矿石性质进行了探索试验以确定试验方案。然后进行了详
文章对监测水体中油类物质从样品的采集到萃取过程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研究。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对该方法中样品的采集、四氯化碳的精制、解决溶剂的乳化现象、萃取次数的影响
摘要:高职院校篮球分层教学法就是从篮球运动特点出发,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及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总体目标来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并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质量和实现篮球运动教学的终极目标的教学法。在高职院校篮球课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促使教学的个别化,对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及学习兴趣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到学校教师的嗓音现状令人担忧,大胆提出设想在高师开设声乐必修课以改善现状,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