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压强的趣味演示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mRea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挑战不可能》节目中,有一期的任务是“想办法把一个去壳的熟鸡蛋完整地放入广口瓶(瓶口直径比鸡蛋小)”。参与者先尝试直接用手把鸡蛋挤压进广口瓶,结果鸡蛋被压碎,任务失败。许多参与者都对此毫无办法,最后公布的解决方法是:将蘸了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广口瓶,把鸡蛋放在瓶口,过了一会儿,只听见“砰”的一声,鸡蛋就掉入瓶内。
  这是一个气体压强的演示实验:鸡蛋封住瓶口后,棉花的火苗因缺氧而熄灭,瓶内空气温度逐渐下降,压强逐渐减小,瓶内空气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当压强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就会被吸入瓶内。
  受到这个节目的启发,笔者经过深入思考和分析,改进和完善了这个实验,使用了更为简单和环保的材料、更易操作的方法,使鸡蛋不仅能完整地进去,还能完整地出来,整个实验过程非常有趣,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一、实验器材
  笔者准备了一个广口瓶、一个去壳的熟鸡蛋、一个纸杯(去掉杯底,侧面开一个观察口)、一瓶开水、一瓶自来水。
  二、实验演示
  1.吸蛋
  笔者向广口瓶中倒入半瓶开水,晃动几下后再倒掉开水,然后把鸡蛋放在瓶口,可以看到鸡蛋被慢慢地吸进瓶内,如图1所示。
  2.吐蛋
  首先,笔者向广口瓶倒入自来水,瓶子冷却后再把水倒掉;其次,笔者把去底的纸杯倒放在桌上,再将广口瓶倒放在纸杯上,鸡蛋由于重力的作用滑到瓶口,轻轻拨动鸡蛋使它封住瓶口;最后,笔者把开水缓缓地浇在广口瓶底,通过纸杯侧面的观察口可以看到鸡蛋慢慢地滑出来,如图2所示。
  三、实验原理
  1.吸蛋
  开水倒掉后,瓶内的空气温度大大高于外界温度,鸡蛋放在瓶口,使得瓶子处于密封状态。根据气态方程PV=nRT,被密封的空气体积V基本不变,随着瓶内空气温度T的下降,压强P逐渐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鸡蛋在自身重力以及内外空气压力差的作用下缓缓被压入瓶内。
  2.吐蛋
  倒入自来水后,瓶子的温度迅速下降至与外界相同;倒掉自来水,瓶子倒置,瓶内鸡蛋堵住瓶口,起到了密封瓶子的作用。根据气态方程PV=nRT,被密封的空气体积V基本不变,开水浇在广口瓶上,瓶内空气温度T升高,压强P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鸡蛋在自身重力以及内外空气压力差的共同作用下慢慢滑出瓶子。
  四、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我们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为确保鸡蛋能密封瓶口,使它不漏气,鸡蛋在放到瓶口之前一定要放在水里,以保持其表面湿滑;第二,吸蛋时,最好用刚烧好的开水,开水倒掉后要迅速放上鸡蛋,以保证瓶内外空气温差足够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第三,吐蛋时,要控制好浇开水的水流,水流略微慢一点,鸡蛋就会缓慢地滑出,便于学生从容地观察整个实验过程。
  本实验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且新奇有趣,可以作为高一物理绪论教学的引趣激疑的演示实验,也可以作为气态方程教学的定性演示实验!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化学式繁多、知识原理性强,而初中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学习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学生放弃化学这门学科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不足,探讨了初中化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 提问不足 有效方法  随着化学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学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最初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时,部分化学教师
品课是不同于评课、议课的一种研究课堂的方式,它更发现课堂的真善美,并将其内化成教师教学生命的给养。品课可以只关注同一教师的一堂课和多堂课,可以关注不同教师教授的同一内容的课,也可以关注同一教师不同时期教授的相同教学内容的课。也就是说,品课的时间跨度较大,教师不需要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只需品出课的原滋味,品出课的老味道,品出课堂教学中显现出的生命质感。  一、品咂师道:生成性的生命成就感  无论是品评
在新课程标准教材(2014年10月版)六年级下册第18页,安排了一个动手操作活动,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转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教学片断  在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材料包,按照书中操作流程,进入动手操作环节。以往,学生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参加这个环节,可是今天的课堂气氛却有些沉闷,学生们机械地做着,没有讨论,也没有交
摘要:常微分方程是高校应用数学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数学建模思想在常微分方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同时提出在常微分方程教学中应用数学建模思想的意义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通过数学建模思想解决常微分方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常微分方程 数学建模思想 意义 策略  一、数学建模思想应用于常微分方程教学的意义  在高校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常微分方程是主要的基础性课程,同时也是高等
爱,能温暖人的心灵;爱,能鼓励人一直朝前迈进。有人说:“有爱才有追求,有对爱的追求,才有对爱的奉献。”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渴求知识、有着五彩斑斓般梦想的学生。对他们,我给予了无私的爱。  “黄老师,我愿意,而且有信心做好!”从办公室门口传来一阵悦耳的声音。我转头一看,原来是她,我连忙点头示好。可两年前的她,
农村留守学生因长期缺乏有效的监护和与父母的沟通,极易出现心理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体育教学不但要发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作用”,还要重视并挖掘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帮助广大留守学生在缺乏父母陪伴的环境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开展趣味体育游戏,减轻农村留守学生的焦虑感  运动能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学生舒缓身心,而且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消散学生心理的负面情绪,使学生自觉放松心情,释放
自主实践、合作探究等有效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也是学生有效的学习形式。生物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中学生物学科的知识点零散,内容抽象,不易于学生理解,以至于学生经常感叹生物太难学,甚至有的学生从内心抵触生物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状态散漫,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些现象,并且运用有效的措施改善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教学情境,调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数学教师也相应地改革了教学方法。传统高中数学教学“繁、难、旧、偏、怪”,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已经不再适应《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数学是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创新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本文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为例,探究了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12年9月,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修订版的《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该标准的总目标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需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  2012年年初,美国政府提出“创客教育”计划,用四年时间在1000所美国中小学校引入“创客空间”,配备开源硬件、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开发与
摘要:教师只有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深入观察与思考的情境,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释疑,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以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兴趣 数学课堂教学  “要我学”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它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意愿与决心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