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被遗忘权争议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chuan2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前进,网络成为每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搜集信息的必不可少的工具。近日,欧盟法院判Google “被遗忘权”案胜诉,再一次引发社会各界对于公民的隐私权与知情权的讨论。本文拟对被遗忘权的法理进行分析探讨,从而对于被遗忘权争议作出一定层面的叙述。
  【关键词】 被遗忘权 欧盟法院判Google 隐私权 知情权
  1 引言
  据卢森堡法新社2019年10月3日电,欧盟法院欧洲法院(ECJ)给予脸书一记重击,裁决欧洲各国法院可下令线上平台移除全球各地的诽谤内容。欧洲法院在这项备受瞩目判决中指出,欧盟法律“不阻止”法院下令“移除资讯或要求全球范畴封锁”。
  本案缘起奥地利的政客Eva Glawischnig向法院起诉,其诉求为要求脸书移除其网路上对其名誉造成影响的贴文以及要求脸书提供在有关贴文中发言最为恶毒的账号的个人信息,本案由奥地利高等法院交由欧盟法院审理,由于欧洲法院的裁决无法上诉,此裁决将作为全欧洲判决依据。但在欧盟法院作出判决的一周前,针对Google对出的裁定,Google需要在欧洲地区删除相关信息的判决,但不需要将其区域扩展至全球范围。
  基于欧盟法院的判决以及其在全球范围引发对知情权以及隐私权的关注,本文就被遗忘权作出探讨。
  2被遗忘权的发展
  2.1被遗忘权的概念
  被遗忘权是指被遗忘权(英语:right to be forgotten)是一种在欧盟内部存在的人权概念。简而言之,即人们有权利要求移除有关于自己的负面信息或过时的个人身份资讯搜寻结果;但因为产生了与言论自由间的冲突,与可能产生互联网审查的疑虑,因此引发了争议,且法律框架仍不明确,当前只有在欧盟实行。[ 本定义采自维基百科]
  2.2  被遗忘权的发展。
  于2015年5月13日,欧盟法院裁判当个人的相关信息已经过时,且不相关时,民众有权行使被遗忘权。这无疑对于Google等搜索引擎产生重要的影响,于5月29日,Google作出采取编制互联网名单的方式来应对民众的被遗忘权受理。在此期间,Google收到八十多万起要求,移除了大约三百多万起链接。此外,欧洲本地版本的搜索引擎在google.fr、google.co.uk和google.de上不直接可见,如果它们检测到搜索源于欧盟,则也将适用于欧盟以外的搜索引擎(如google.com),以获得筛选列表。
  此后,于世界各地,包括意大利一女子要求删除其私密视频案与在巴西Google公司被告案。一名西班牙国民由于没有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导致其房子遭强制拍卖,并公告在网络上。从1998年起,该公告就一直储存于西班牙地方报纸的在线版中,只要在搜索引擎输入当事人姓名,搜寻结果就会连结到该公告。于是他也向Google西班牙公司请求移除,这个案子后来成为讨论“被遗忘权”都会提及的Google Spain SL案。
  美国一位单亲妈妈Stacy,在成为教师之路上通过了所有实习与考试,但是却因网络上存在她烂醉且戴着海盗帽子的照片,被认为与教师形象不符,容易误导学生从事犯罪饮酒的行为,Stacy主张该照片应予删除。
  3关于被遗忘权是否应该得到支持的争议
  关于被遗忘权的支持者认为,根据《欧洲联盟基本权利宪章》第七条、第八条之规定,民众的隐私权为重要的基本人权,第七条对公民的私生活应当受到尊重与保护,第八条对公民之个人信息应当受到保护。以及被遗忘权作为咨讯自决权的一环,对公民隐私权及人格权的捍卫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应保护公民的个人资料,使得其免于被他人收集,利用以至于使得其人格权隐私权直接或者间接受到伤害。持这派观点的人也认为,公民在受到处罚后,应当得到自省的权利,若在受到一次处罚后其事件一直如影随形会干扰个人对于社会的良性回归。
  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被遗忘权触及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以及言论自由的相关权利。以台北市地方法院对于米迪亚暴龙队打假球一案为例,该球队打假球事件为对于社会影响巨大的案件,尤其特定的历史价值,加之有相关的平衡舆论报道,其本人也被判决无罪,因此没有必要删除。Google公司也认为,如果他们删除有关报道,则会侵害社会其他公众的知情权,使得重大事件被社会遗忘,从而对于言论自由之相关法益造成侵害。且正如许多国家担忧的那样,他国或者其他地区的判决会对于本国或者本地区的舆论形成控制。
  本文认为,对于被遗忘权应当采取折中的态度,即采取欧盟法院对Google应删除在其欧盟内的链接,而不必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删除。由此可最大程度上实现法益的衡平。在不影响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对于要求被遗忘权之民众,在其生活的特定范围内采取删除,可减少对其正常生活之影响。而对于世界其他区域的民众而言,也可以保护其知情权,亦不会对其他国家之主权造成影响。
  4  小结
  综上所述,被遗忘权作为一备受社会瞩目之权利对隐私权人格权以及公众之知情权法益的调和作出一定程度的考验,对于不影响公共利益之事项,可在其生活的特定范围之中支持其被遗忘的行使。
  【参考文献】
  [1] 被遗忘权初探,彭支援 - 中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4 - cqvip.com
  [2] 论网络信息时代的“被遗忘权”——以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改革为视角,伍艳 -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3 - cqvip.com
  [3] “被遗忘权” 之争: 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袁梦倩 - 學海, 2015 - airitilibrary.com
  [4] 袁夢倩 - 學海, 2015 - airitilibrary.com
  [5] 名词定义试拟: 被遗忘权(Right to Be Forgotten)吴飞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4 - cqvip.com
  作者简介:刘文婷(1998-),女,汉族,山西省平遥县,本科,延边大学法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 对于刑事责任基础的问题,学界曾经存在着两大对立派,一是强调客观主义,一是主张主观主义。在我国,大部分学者都是赞同刑法客观主义理论的。然而,主观主义其本身所存在的合理内核却被人们所忽视,甚至遭到了全面的怀疑。这种状况的产生与我国部分学者对刑法主观主义存在一定的偏见是分不开的。然而,中国刑事立法的发展以及中国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等都与刑法主观主义存在密切的联系,刑法主观主义的合理性不容抹
期刊
【摘 要】 土地一级开发是房地产开发的前提,在国家政策对于地方土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隐性债务及变相融资问题进一步规范化的背景下,土地一级开发模式无论对于合作开发企业还是政府方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对土地一级开发模式的法律风险作出严格的风险防控,不但可以保障企业资金的回笼而且有利于最终合同目的实现。  【关键词】 土地一级开发 BT模式 土地出让金溢价分成模式 PPP模式 法律风险  1 土地一级开
期刊
【摘 要】 随着移动支付、互联网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智能手机的普及,独立于银行之外的第三方平台支付应运而生,正逐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不再受限于台式机、笔记本的网络银行支付,如微信支付、京东支付、支付宝、银联云闪付等形式存在的第三方支付模式愈发普遍。第三方支付在服务人们的同时也为大众提供了便利,进而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经济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可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金融行业互联网化越来越明显。网络支付、移动支付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带来了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传统金融业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不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当中存在许多问题。商业银行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客户的需要,也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本文以互联网金融为研究背景,探讨商业银行在这个时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技术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期刊
【摘 要】 《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作为行政行为法最主要的法律,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人民法院审理案件、人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的重要法律依据,对控制和规范行政公权力,保护公民私有权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新时期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法律规范。这就要求行政执法、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应当全面深入掌握这三部法律。为了大家更好的学习和和掌握,在此笔者通过对三部法的
期刊
【摘 要】 为应对现行多发的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犯罪,需要我们在了解第三方支付的内涵及相关法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可能的刑事风险,了解现有刑法规制的不足,不断的通过相关政策与法律来完善和弥补现有漏洞,寻求刑法规制与金融创新的平衡点,积极的面对第三方支付风险与挑战,为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关键词】 第三方支付 刑事风险 应对路径  一、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现状  作为互联网金
期刊
【摘 要】 2017年被誉为人工智能元年,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时代曙光初现,这正在深刻动摇传统刑法体系及其基础,例如比起传统的犯罪,人工智能犯罪在犯罪危害性、犯罪行为、犯罪主体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鉴于此,人工智能给国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向我国现有刑法的适用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人工智能的责任主体认定和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肇事罪的责任承担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应当注意区分认定人
期刊
【摘 要】 刑法的经验积累性、检验性、矫正性和发展性是刑法经验的四个重要特性。本文通过剖析刑法的经验性,着重探讨刑法与经验的关系与刑法经验性四大禀性。  【关键词】 刑法 经验 民众 共识 经验性  刑法的经验性,是指对于广大民众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利益分配方案的共识的知识,是由人们通过实践得来的,是人们在反复探究刑法是什么的实践活动中由人的经验的积累性、检验性、矫正性和发展性而形成和丰富完善的。  
期刊
近十年来,我国多地政府出台“限购令”,对购房者之购买行为设置一定条件。虽然限购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炒房行为,但在实践中却衍生出了借名买房行为,并导致各种纠纷。故对借名买房行为加以法律研究,有助于通过法律的指引作用规范房地产市场,从而减少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一、借名买房行为概述  借名买房,是指实际购房人为了规避法律或政策,以他人的名义与售房人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最终由实际购房人负担房款,对房屋
期刊
【摘 要】 于欢故意伤害一案引发了学界、司法界、舆论界对故意犯罪、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标准的大讨论。本文从于欢案案发时的细节入手,探究正当防卫制度中“不法”与“侵害”的界定标准以及防卫紧迫性程度的判定;并认真分析了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判断标准,理清了上述概念的边界问题;同时,本文创新性的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于欢案发时的心理状态。通过前述论证,反思于欢案所折射的黑社会非法催债行为,最后再对美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