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3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育过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也是国内外教育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当要建立核心素养体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具有能够适宜终身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本文通过以下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核心素养的概述
  核心素养最早是在我国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上所提出来的,并在教育部所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指出:“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中都需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是学生今后适宜社会需求和终身发展所必须要具备的品格和能力。”历史核心素养就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体的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并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获得正确的启示和结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感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优化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很多的学生都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这主要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出,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会对着教材宣读,没有与学生进行一定的交流,长此以往,学生就会逐渐地失去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致使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对《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既然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礼物’,那么我们就一起来打开礼包吧,看看里面到底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礼物’呢?”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然后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5分钟之内,将小组成员所想出来的礼物统计到一张纸上面,并进行累计加分,分数高的小组获胜。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工业革命的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让他们意识到工业革命给我们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
  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精神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技能。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并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通过创作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例如,在对《探险者的梦想》这一课时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靠课本上的文字是无法激起学生对于“探险者”们的经历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并找到相关的地图,让学生根据新航路开辟的时间,在地图上标记上那些“探险者”们走过的路线。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记住相关的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欧洲航海家们在航海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决心和团队协作的精神,来培养学生坚强进取的性格,以及像哥伦布一样敢于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設计一些互动环节,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提问法、游戏法、引入法等,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回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提问和发言,创建一个自由、开放、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增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体验,促进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当在进行单元总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发言,如针对“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进行总结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有哪些历史重大事件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有哪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有效地突破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的实际教学中,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模式,都必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利用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开始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从现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出发,选择好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实现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内涵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基础,而现代教育是以
期刊
情感是人在经历某些事情或者看到某些景物之后产生的想法,情感对人的活动意义重大,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某些行为,而且情感也会对人们的认知产生重大的影响。小学教师如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使用情感效应,不仅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可以强化教育的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尤其是小学教师,他们面对的学生大部分是一些年龄尚小的孩子,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情感,那么孩子
期刊
动物体长性状作为经典的数量性状,受到遗传学家的广泛关注,其差异是由一系列复杂而精细的生物代谢过程而产生的,产生差异的调控机制一直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体长性状是猪最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接受和喜爱。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增强课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多媒体技术还可以辅助教师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情境中提升综合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合理应用多媒体,创造英语学习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有
期刊
本文以实验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相结合的措施,按照人为设计理论和生态恢复的一般程序,研究了在中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地区草地植被的重建,并探讨了这一生态恢复模式在恢复初期的一些生
历史是一门探索性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对各种自然历史进行了解。因此,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益的关键,同时也是丰富学生历史经验与素养的重要因素。同时,恰当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性发展,初中历史教育改革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历史知识点生活化的应用途径  当前我国初中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