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湖南湘潭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eorw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防治工作。

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按Pindborg制定的诊断标准,对湘潭市雨湖区不同类型57个单位的11 046例进行了咀嚼槟榔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的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

确诊OSF 335例,患病率30.33‰,并存口腔癌4例,口腔癌并存率11.94‰;全部OSF患者均有嚼槟榔史,不嚼槟榔者(含有烟、酒、辣嗜好者)未发现OSF患者;OSF患病率在嚼槟榔嗜好的人群中无性别和年龄差异;OSF患病率与日平均咀嚼槟榔剂量和咀嚼槟榔的年限相关(r=0.28828,P<0.01);使用不同槟榔添加剂OSF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嗜好配伍组配对标化检验,7组中有6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只吃辣椒的本地人(内对照组1 329例)和外地人(外对照组698例)无OSF患者。

结论

嚼槟榔是湘潭人患OSF的主要因素,OSF癌患病率低于国外。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海南省海口地区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海口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23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的年龄、性别、籍贯、咀嚼槟榔种类及时间、患病主要症状、对咀嚼槟榔危害性的认知度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⑴123例OSF患者平均年龄36.5岁,最常见为30~50岁年龄组,咀嚼槟榔者主要为男性,女性多为海南黎族;⑵嚼食干槟榔者5年内OSF发病率较嚼食鲜槟榔者高,两者差异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