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口贸易口岸通关效率水平测度研究——基于Co—plot—DEA组合评价模型的实证分析

来源 :海关与经贸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持续发展,简化和协调国际贸易执行程序,已成为当前发展趋势。基于Co—plot—DEA组合评价模型,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对2014年海运及空运运输方式下我国主要口岸通关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对于我国主要口岸通关状况的分析应考虑各自的独特条件,在海运运输方式下,归属D组的宁波口岸可以采用D→B→A或者D→C→A的发展改革路径;目前我国大多数口岸通关效率仍处于非DEA有效阶段,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投入比例及规模不合适的问题;天津口岸无论在海运运输方式还是空运运输方
其他文献
进口货物口岸放行时间方面的研究已经引起贸易、物流、关务领域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利用上海外高桥/洋山、广州黄埔、深圳盐田2015年11月-2015年12月的抽样数据,在总结了相
<正>2016年12月10日,第九届海关法论坛在上海海关学院志远楼举行。来自海关总署政法司、上海市法学会、上海海关、宁波海关、南京海关、武汉海关、深圳海关、杭州海关、呼和
经济全球化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趋势,也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作为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同阶段的产物或结果,产生了技术、禀赋和偏好相似的发达国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