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眼大于左眼

来源 :课堂内外(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anh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试看
  什么也别问,先来做个小游戏。
  和你的伙伴或爸爸妈妈一起,找一块平坦安全的地方。蒙上双眼,看谁能走出一条100米以上的直线来。
  相信做过游戏以后,你已经有了结果。其实这是科学家们做过的试验,结果是蒙上双眼,人无法走出100米以上的直线来。如果这能说明人的两只脚是长短不一的,那我们是否可以推测,人体的其他部位也不是完全对称呢?
  你肯定会第一个反对,因为我们不是眼有两只,手有一双,脚分左右,耳分东西吗?
  的确,几乎所有的动物,从体形构造来看都是对称的,都可以沿着脊椎剖开。分成形体和重量相等的两半。人也一样,眼、手、脚、耳都有左右,鼻子虽然只有一个,却有两个鼻孔并列。古代大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人体的这种对称,是否也是假象呢?
  没错。从根本上讲,尽管人的外表看来是对称的,但实质却并非如此,人体左右的肢体器官。存在许多有趣的差异。
  赶快拿起镜子,仔细观察,再对着镜子笑一笑,做一做好玩的表情,说不定你会有新的发现——
  不对称1:通常左半边脸比右半边脸漂亮。而且在人的面目表情中,左脸要比右脸表现强烈,左脸常表露人的真实感情,右脸则在假笑、做鬼脸时表演更精彩。
  不对称2:人的两只眼大小也不完全一样,一般都是右眼大于左眼,而且右眼的使用率比左眼要高得多。
  不对称3:左耳的听力较右耳要强,而且左耳对带有感情色彩的声响,其辨识能力也较右耳要强。不过用右耳听声音比用左耳记得牢。
  不对称4:鼻翼两侧的沟纹大多深浅不一,且绝大多数人的鼻尖偏向左侧。人在情绪波动时多半是用右侧的鼻孔呼吸,而安静微困时则多依赖左侧鼻孔。
  不对称5:多数人右手比左手有力,但右手却没有左手温度高。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拿餐具等,只有少数人偏爱用左手,即使是左右手混用的人,两只手也不完全一样,手长不一样,指纹不一样,力气也不相同。
  不对称6:被称为“司令部”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左脑是语言脑,具有语言、逻辑、写作、数字计算功能,右脑是音乐脑,具有音乐、美术、识别图像和面容、快速阅读等功能。而人的才能也有“右脑型”和“左脑型”之分。如果加强左侧肢体活动和双侧肢体运动技能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开发右脑潜能和培养“全脑型人”,促进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你完全可以试试哦!
  不对称7:从生命伊始,在新生婴儿脚底上搔痒一下,大多右脚有反应,左脚却无反应。20~50岁时。男女左脚接触地面的面积均大于右脚;左脚主要起支撑作用,而右脚却用来做各种动作,有“右脚艺术家,左脚工作者”之喻。例如演员就经常用右脚来表演动作,多数人攻击时也使用右脚。
  人体的不对称性还有哪些表现呢?仔细观察,说不定你也会有惊人的发现。
  
  真的假的
  抬起下巴,对着镜子使劲地通过鼻孔呼吸,你会发现神奇的秘密——在吸进空气时,鼻孔放大,但一边比另一边稍微宽一点,究竟是左边还是右边呢?赶快试试不就知道了!
其他文献
在如今的初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落实过程中,不少学科正在逐渐将不同的教学概念和授课措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概念和教学方式中,导学互动的教育方式和中学时期
小记者站本期值班站长:乐乐姐姐  领队:小cool龙、虫虫  乐乐姐姐: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儿真高兴呀!宣布一条好消息:我们的校园小记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了,小记者们的稿件如雪片般落在乐乐姐姐的桌上!你的学校是不是也有不少新鲜有趣的事呢?不如把它记下来,寄给乐乐姐姐吧!让全国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你身边的趣事。    特别的制度    我们班从四年级开始就执行了这一制度,这个制度使很多同学的成绩都进步了不少
期刊
在非洲的乡村,很多土路两侧有不少塔形小土山。它们中小的只有篮球大小,一般的高二三米,大的甚至高达四五米。白蚁忙碌着从小土山的洞穴进出,这些塔形小土山都是蚂蚁山!这山里面的神奇王国是什么样的呢?  这些土山是白蚁用衔来的泥土和杂萆,加上自身分泌的胶液和排泄物,天长日久地粘合、堆叠起来的,非常坚硬。  白蚁的“城堡”呈圆形,占地大约3平方米,里面沟壑纵横。那熙熙攘攘、成千上万的白蚁就像一个繁荣与喧嚣的
在摩洛哥西部平原上,生长着一种叫“蓬迪卡萨里尼特”的树,树名的意思是“善良的母亲”。这种树高3~4米,全身呈赤褐色,叶片长而厚实,花球洁白美丽。奇特的是,每当花球凋落时,在花球的蒂托处会结出一个椭圆形的奶苞,在苞头的顶端长有像椰条状的奶管。奶苞成熟后,便会淌出黄褐色的汁液来,所以这种树又被称为“奶树”。  更为有趣的是,这种树的繁殖不是通过种子,而是大树妈妈从根上萌生出来的,许多幼树丛生在大树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