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培林囊内注射治疗儿童淋巴管瘤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lc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沙培林在儿童淋巴管瘤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10月我们收治的61例淋巴管瘤患儿临床资料,均采取沙培林囊内注射治疗。结果61例患儿沙培林注射治疗后经过1个月、2个月、3个月、18个月的随访,总有效率达96.7%,无一例复发。结论沙培林注射治疗儿童淋巴管瘤是一种起效快、疗效可靠、安全、创伤小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氨茶碱与乌司他丁合用对体外循环(CPB)所致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体重≤7kg的单纯室间隔缺损新生儿及低体重婴幼儿60例,采用随机化分组表分为氨茶碱组(A组)、乌司他
介绍了在特定环境下使用的一种雷达信号实时处理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工作流程.
介绍了如何使用AVR单片机ATmega64和液晶模块CM320240—7进行显示控制系统的设计,分析了其硬件平台的设计要点,给出了应用软件的架构,介绍了其中最主要的菜单选择程序的设计流程
目的采用前屈试验普查中小学生脊柱畸形,专科医生用前屈试验和脊柱测量复查,有针对性地进行x线摄片。方法用前屈试验普查29所中小学生脊柱畸形。学校通知家长到专科作进一步检
目的探讨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Merritt syndrome,K—M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本院收治的13例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性别、年
高性能16位单片机8XC196MC/MD具有指令丰富、外设完善、功能强大等特点。其外设间的协同工作,在测控领域应用中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介绍了其外设中断服务程序间的同步控制概念和程序设计应注
在介绍TMS320VC5402的多信道缓冲串口(McBSP)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控制寄存器的配置和工作过程,并给出了在直接存储器访问(DMA)方式下利用McBSP串口进行通信的方法及程序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