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教育界·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美文学课教学在传统的英语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英语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据相关调查,早在1953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立英美文学课,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2000年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把英美文学课重新确立为必修课,提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开阔思维,拓宽知识结构。通过阅读和分析一定数量的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9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冲击,急于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的思想在很多高校占据了主导地位。“实用英语” 理念泛滥,文学课课时逐渐被实用性强的课程,诸如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文秘英语等取代,许多学生还对其冠以“不实用”的称号。针对这一现象,作为一线教师应当深思,如何在当今的形势下,实施文学课的教学。本文针对目前教学现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调整和改革的策略。
  一、英美文学的教学困境
  (一)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时数量相对不足
  省内同类院校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在教学计划中已被“边缘化”,外语院系一般都在本科三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课,学习时间从半年至两年时间不等,每周开设两节课的学校很多,尤其是非重点高师院校的外语院系;而另一些院校将英美文学课程设为可有可无的选修课。显而易见,在有限的课时里欣赏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就变成“蜻蜓点水”式的解读,忽略了文本内涵的挖掘。a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
  英美文学课因为课时紧、任务重,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多掌握文学知识,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方法。从历史背景、作者生平、写作风格、艺术特色、人物性格等等,教师讲得累,学生为了跟上老师的思路也手忙脚乱的。组织课上讨论,学生也总是不能进入角色,无论教师怎样鼓励,学生都反应冷淡,万般无奈之下,教师只能按照四段式模式进行独白式授课。于是,课堂上缺乏热情,对教师的授课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从内心深处将英美文学打入冷宫。
  (三)英美文学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许多学校只是因为英语专业较为热门才功利性地开设了这一专业,但与之配套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均跟不上,文学课的师资尤为落后。英美文学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文体结构复杂,这些特点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加强英美文学方面的师资建设是一项长远、艰巨而又不可不为的任务。
  (四)学生本身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多数学生搁置社会理想,个人主义至上,进而对文学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此外,学习方法不当,依赖心理严重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实际上,较多的学生,由于基础阶段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阅读文学作品显得很吃力。
  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针对上述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寻提高英美文学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对英语专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进行课程设置调整
  英美文学的课程规划需要实现从“一人言”到“众人议”的转变,即英美文学课程在整体规划上可以采用讲座型的方式,由多位教师共同承担英国文学或美国文学的教学任务。这种设计模式既实现了教师研究成果之间的互取所长、互补所短,又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文学知识。最后,可适当增加文学课的课时量。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提前一周或两周给学生布置一个讨论主题,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进行课堂讨论。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或段落写读书报告,指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馆来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寻找和发现自己在英美文学方面的兴趣点,还可以让学生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调剂英美课堂教学,根据英美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电影、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等都可以成为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一部分。
  (三)多渠道提高英美文学教师的素质
  好的教师能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对文学课的学习兴趣,学校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首先提前广泛地搜集材料,精心备好教案,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此外,教师本身也必须拓宽自身的人文知识和文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主动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时刻关注学科发展的最新信息,有效地提升专业素质。
  (四)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文学的正确认识
  王守仁教授提出:“英美文学是一门素质培养课,学生通过阅读英美文学作品,主动参与文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逐步养成敏锐的感受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丰富的感性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感受、分析、表达能力,将使学生受益无穷。”当今教育的重要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文学教育则是弘扬人文精神的最佳途径。因此,英美文学教学应在实用主义的策略支持下寻求永恒的人文精神,要同时正视学生的需求,将学生的“功利心”激发成为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英美文学作为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英语专业在顾及商务英语、口笔译等实用课程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英美文学教学,培养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英美文学教师应该积极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技能和人文素质修养,为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蔫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王守仁.应该终结“文学史 选读”模式[J].郑州大学学报,2002(5):10-11.
其他文献
【摘要】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着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实施进程。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些有效途径, 即理解教师专业发展内涵, 强化责任意识;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应用型人才; 进行英语教学改革,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反思, 提高教师学术研究能力; 重视同伴互助, 加强专业引领; 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教师保持教学活力的能力和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关键词
作为一个大河流域国家,河流给生活在流域的人们不仅是物质上的滋养补给,更是精神上的熏陶。在河流出现危机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方式遭到了破坏,随之精神上也出现了危机。传统文化与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逐渐提高。本文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探究了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为我国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对策  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深入家家户户,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重大机遇。  一、当前中小学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必要性  以抚顺市中小学为例,50%以上的小学教师希望通过
将能源互联网与ICT技术深入融合,是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能源互联网+ICT的必要性、技术需求和基本架构,并指出能源互联网+ICT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日后的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不再只重视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记忆和学习,而需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因为新的高考对于学生地理素养的要求在不断提高。本文简单论述了在新高考视角下,在当前高中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基本素养;新高考角度  一、地理素养的基本概念  高中地理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养成的品质。一般来说,这
“教育是自由的”诠释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前提、对象和结果都是自由而活泼的单个人,能够培养“自由而活泼的单个人”的教育必定是自由的。本文主要从教育主体和教育影响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