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主题活动:海洋环保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mander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由来
  有一天我问幼儿:“你们看到的海是怎样的?”孩子们纷纷说起自己对大海的印象,胡班喆说:“我看到的海水黄黄的,不是蓝蓝的。”其他的孩子也都觉得我们这边的海不是很美。徐子鸣等几个孩子都说:“我们看到海里有许多垃圾,海水发臭了,把小鱼都臭死了。”顺着他们的话,我问:“那这些垃圾该怎么办呢?”于是,有关“海洋环保”主题的生成活动生成了。
  典型活动
  活动一:回忆出海经历
  师:你们去海边玩时,看到的海是怎样的?
  孩子们说着说着都很失落,觉得大海不够美,萌发起想让大海变蓝、变干净的愿望。
  活动二:讨论海水变脏的原因及对策
  师:(1)你们知道海水为什么会那么脏吗?(2)有人喜欢把脏东西扔到海里,那我们能帮大海做些什么事呢?(3)海里被扔了那么多脏东西,有什么办法能让它变干净一点。
  活动三:了解各种污染源
  师:你们知道引起海洋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师:造成海洋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天天妈妈和笑笑爸爸专门从电脑上找来了很多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
  幼儿看投影,进一步了解各种污染源,有工厂排出的污水,有岩浆的废气、农药等等。看后,他们大吃一惊。原来污染源还真多。
  活动四:认识赤潮现象
  一天吃过早饭,班酷向我说起他看到过红色的大海。我问他在哪里看到的,他说从“蓝猫”电视片里,我随机和幼儿讨论有关“赤潮”的话题。
  师:(1)海水为什么发红呢?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你们知道吗?(2)你们的爸爸妈妈带来了很多资料,我把赤潮内容找出来给你们看。
  我就把家长带来的文字资料讲解给幼儿听,还请幼儿在百科全书中找到赤潮现象的图片。
  活动五:谈谈污染造成的危害
  赤潮现象引发了孩子的疑问:海洋污染对海洋里的动植物有什么影响?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我又进一步提问:海水被污染,鱼儿死掉了,还有贝壳也死掉了,那么对我们人会不会有影响呢?
  活动六:记观海日记
  双休日的时候,请家长带着孩子去看海,周一回来,我请幼儿以图画的形式记下看海的日记,并将画面内容讲给同伴、老师听。
  活动七:设计环保标志
  孩子们设计的环保标志各种各样。有的告诉别人不乱扔垃圾,用斜杠表示;有的就是一颗小苗苗,告诉人们要爱护环境;有的画出一只垃圾箱,小朋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作思路,但宗旨是一致的,要保护海洋。
  活动八:制定环保计划书
  环保小卫士要行动了,我们先让孩子制定一份计划书。师:你们要去干什么?要带些什么东西?还有哪些东西也可写到计划中去?每个孩子都制定了详细的计划。
  活动九:制作邀请函
  制定完计划书,孩子们想去行动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我们就开展了制作邀请函的活动,邀请爸爸妈妈参加活动。孩子们还将邀请函的封面进行了装饰,翻看里面的内容,都是明确地告诉家长在什么时间去干什么。
  活动十:设计环保帽子
  师:我们马上要出去行动,怎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我们是“环保小卫士”?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为自己设计一顶“环保小卫士”的帽子,孩子们在帽沿上画上了自己喜爱的大海颜色,戴上后都很神气。
  活动十一:环保小卫士行动
  我们首先请家长在横幅上写上环保宣言,并请孩子在旁边签名,最后,请家长与孩子一同参与海边捡垃圾的活动,从而将本次“海洋环保”的生成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十二:我是小小发明家
  开展环保小卫士行动后,孩子们的环保意识更强了,于是我提议:请小朋友当小小发明家,发明一种能让海水变干净的机器。孩子们积极响应,动手画起自己想发明的机器。
  活动十三:畅想我心中的大海
  师:(1)你们心中的大海是怎样的?(2)把你们心中的大海用笔画出来吧。
其他文献
【摘 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则更应该从提前准备入手,让学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也就是要去预习,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预习环节的设定,学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更好地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前预习;预习评价  预习是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的预先学习,它是学生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上好数学课的重要环节,也是落实《新课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课为例,展示如何在练习课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又能达到形断意连、逻辑相通、环环相扣的境界,使课堂不但能够
【摘 要】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那么如何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关键词】 小学英语;“四个善于”;教学质量  一、善于利用歌曲,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常常依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播放或教学生唱一些通俗易懂、容易学会的英语歌曲。这样做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达到了巩
区域活动结束时、小宇说什么也不肯将彩泥放进盒子里。小豪说:“不放进盒子,彩泥会变干,下次就不能用了。”“不,我就不!”小宇噘着嘴,头拨浪鼓似地摇着。小豪见“说理”不行,就要硬抢。小宇见状“哇”的哭了起来,边哭边喊:“你坏,你坏,耍弄坏我的宝贝!”我忙上前安慰她:“快别哭,哭花脸就不漂亮了。”这话对爱美的小宇还挺灵,她马上止住了哭。“来,让我看看你的宝贝。”小宇小心翼翼地将小宝贝放在了我的手上。“好
期刊
近几年来,养猪产业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推动了农村养猪业由家庭式向规模化、科学化、专业化方面不断发展。然而,猪的各种疾病是阻碍农村养猪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
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教师为设计教案绞尽脑汁,力求尽善尽美,一旦定稿,教
微量元素锌参与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在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概括介绍了锌在人体内的含量、分布、吸收以及代谢,并阐述了锌与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人群健康的关系
期刊
寻找“蜂王”    适合年龄段:5岁~7岁  游戏准备:  1、先在全体幼儿和家长中选出一位“寻找‘蜂王’的人”。将他蒙上眼睛,暂时隔离在一边。  2、再从其他家长或幼儿中选出一位“蜂王”,并向其他人明示。  游戏开始:  1、“蜂王”和其他人坐成半圆状,“蜂王”随着音乐做各种身体动作。其他人注意“蜂王”的动作并与之保持一致。  2、在“蜂王”带领大家做游戏时,“寻找‘蜂王’的人”注意观察大家的动
【摘 要】 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究性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将此创新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致,还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得到了完美的提升。因此,本文笔者对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实践的意义及设计实践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探究性教学;设计及实践  新课改之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及学生的需求,各方面的弊端不断凸显出来,如师生主体颠倒、学生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