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uinthe3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素质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核心问题。数学作为初中新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因此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无疑给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没有教育理论作指导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首先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子,充分运用数学教育心理原理来开展教学,使大多数学生对学好数学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更加牢固,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运用情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要始终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责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 ,教师的责任就是从不懂到教懂,从不会到教会。学生回答不好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有普遍性错误,不要急于评讲,可以利用作业批改激励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评分。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业做得差的学生,通过老师的鼓励和自己的努力同样可以做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坚定自己的学习信念。
  利用数学活动课,让学生讲数学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讲祖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大批懂数学的学者、专家;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体会、去感受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例如让学生去测量河宽、测量旗杆的高度,去调查各家庭的用电情况,去银行储蓄;让学生搜集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开展讲故事大赛,如爱因斯坦在初中的一次数学考试中竟没有考及格,但他没有气馁,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学生时奋发图强,终于在数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苦心钻研哥德巴赫猜想,验算纸用了几麻袋终于登上了数学的最高殿堂,等等。这样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风踏实,一定会学好数学的。
   二、运用活动原理,变被动听为主动参与
  学困生往往有一些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差,有时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课下东问西抄,这不仅对学生无益,而且还会危及其他同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不应该采用硬性压制的手段,而要运用活动原理,让学生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体。正像全国优秀教师、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说得那样:“概念、定律、道理由教师嘴里讲出来就不值钱了,一定要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对学困生从“不让说”到“敞开说”,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教学过程的讨论。为了给他们“敞开说”创造条件,教师把前后相邻的四名学生编成一组,注意各组生源的搭配和组长的带动作用。
   三、运用成功原理,变厌学为乐学
  数学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有的学生自己认为脑子“笨”,不是“学数学的料”,甚到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要克服这种心灵深处“伤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他们创设成功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成功原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给学困生创设成功的机会,提问较易回答的问题,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即以大多数学生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为教学起点,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学生的挫折降到最低限度,使学生有能力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把握住学困生的每一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在每个目标层次做到快速反馈、激励评价。
  四、运用合作原理,变个人努力为团队精神
  学困生由于成绩差,总觉得低人一头,他们不愿与人交往,不愿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向别人袒露,时间久了,就会出现闭锁心理。因此我们要运用合作原理,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①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研究、讨论问题,互相启发、互相激励。②在活动课上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一个小组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计划拟定、探究研讨,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活动任务。③组织课外学习小组,课外作业让学生合作完成。④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办数学手抄报,培养他们的分工协作能力。
  五、运用创造原理,变呆板的学习为创造思维
  数学学困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总是老师的硬性“灌输”,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根据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特点,运用创造原理,引导学生遇到问题如何观察、分析、思考和训练,尝试获得创造成功的体验,采用了“问、想、做、评”的创造思考教学模式。
  (1)问:就是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尝试新的解题方法。(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3)做:就是“活动”,运用各种活动方式,让学生从“做”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设计一些活动方式,如让学生看书自学、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交谈,让他们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让学生将思维过程展现出来。(4)评:就是“评价”,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及时予以鼓励、表杨,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带来的乐趣,看到自己有进行创新、创造的能力,增强进行创造的自信心和决心。
   总之,任何事物都是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学困生只是相对的。充分运用数学心理原理来指导教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关心,课下加强个别辅导,扶正他们已“扭曲”的心理,从而让每个学生都拥有成功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底都有一片蓝天。
  
其他文献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及对语言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授文化知识,让学生不自觉地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使用语言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重视语言与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关键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也随之繁荣,为我国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工业锅炉水处理工作是保障工业锅炉正常运行的前提.对工业锅炉进行水处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 与口头语相比,肢体语言对学生的行为可起到某种暗示作用。在英语课堂中肢体语言的使用效果不容忽视。本文主要通过3种主要的肢体语言,即:眼神、微笑和手势,来分析肢体语言如何使英语课堂高效同时又锦上添花。为英语教师通过使用肢体语言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肢体语言 重要性 眼神 微笑和手势    一、肢体语言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方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集团)公司(中文简称:中国石油工程公司,英文缩写:CPECC)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公司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开始经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