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厌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如何让学生不再厌学?笔者认为,从绿色沟通开始。
【关键词】沟通 厌学 学生 数学
厌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如何让学生不再厌学数学?笔者认为,可以从绿色沟通开始。
一、沟通氛围的营造
沟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加深了解和增进感情的一种重要交往方式。但是,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很少沟通,即使有沟通也多是单方面的沟通,更不用说绿色沟通。这就导致数学课上很多学生不愿回答问题,更别说向老师提问题,这种现象,我们老师要负很大责任。
“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学会倾听、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表达,建立平等的、民主的交流平台,给学生成句的表达机会。坚持不懈地实施绿色沟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效益。
1.尊重。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要放低自己的身段,尊重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同等的位置,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着。我们老师只是目前在所学专业上比他们掌握的稍多一些而已。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无论自己年龄有多大,都要用年轻的心与学生沟通,打心眼里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用心倾听,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里畅所欲言。
2.倾听。会倾听的人到处都受欢迎。倾听使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接触,而失去倾听能力也就意味着失去这一切。学会倾听,把说话的权利让给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质疑,表达不同的观点,才能更充分地融入课堂。
3.期待。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告诉我们,我们对学生满怀期待,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教师要用我们的语言、目光、微笑、肢体语言等传递我们的期待:“你一定行”“这个你能做到”“相信你很有潜力”……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期待,会把这种期待内化成推动力,激发认知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和老师、同学沟通,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合作能力。
4.赏识。任何人都希望被赏识,学生也不例外。赏识能激发潜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赏识每一个学生,无论他的成绩好坏,赏识他关心友爱,赏识他认真刻苦,赏识他的每一个进步,赏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阳光里,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从而养成阳光的心态,乐于沟通,乐于合作。
5.激励。激励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是兴奋剂,是推动力,能够鼓舞人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锤炼得体的评价语言,有针对性地做出不同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和积极心态。
这几方面我们要做到,也得让学生做到,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以致能进行有效的绿色沟通。
二、沟通疏导
1.生活中的沟通疏导。(1)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厌学数学的学生一般数学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自信心。我们教师就要针对每个厌学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让学生产生一种“我一定能学好”的信心;帮助学生找出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周围人对他学习上的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让学生树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2)创设机会,让学生发挥特长。高中生喜欢表现,“厌学生”同样也有这种很强烈的心理需求。教师应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机会。比如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发挥.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温暖的班集体。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
2.数学教学中的沟通疏导。设计的学生活动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兼顾每一个学生个体,也要兼顾整个班级的整体情况。设计的问题切入点不能太难,难度应逐渐加深,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引入更深更广的思维层次。活动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成就感,也就培养了学生继续动脑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沟通时有话可说,才想学。
【关键词】沟通 厌学 学生 数学
厌学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一生都有重大的影响。因而我们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
如何让学生不再厌学数学?笔者认为,可以从绿色沟通开始。
一、沟通氛围的营造
沟通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加深了解和增进感情的一种重要交往方式。但是,目前很多老师和学生很少沟通,即使有沟通也多是单方面的沟通,更不用说绿色沟通。这就导致数学课上很多学生不愿回答问题,更别说向老师提问题,这种现象,我们老师要负很大责任。
“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要营造和谐的氛围,学会倾听、耐心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表达,建立平等的、民主的交流平台,给学生成句的表达机会。坚持不懈地实施绿色沟通,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提高课堂效益。
1.尊重。尊重是沟通的前提。无论课上课下,教师都要放低自己的身段,尊重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放在学生同等的位置,要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有尊严地学习和生活着。我们老师只是目前在所学专业上比他们掌握的稍多一些而已。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无论自己年龄有多大,都要用年轻的心与学生沟通,打心眼里接受学生的不同意见,用心倾听,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里畅所欲言。
2.倾听。会倾听的人到处都受欢迎。倾听使我们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接触,而失去倾听能力也就意味着失去这一切。学会倾听,把说话的权利让给学生,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大胆地提出质疑,表达不同的观点,才能更充分地融入课堂。
3.期待。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告诉我们,我们对学生满怀期待,能激发他们的潜能。我们教师要用我们的语言、目光、微笑、肢体语言等传递我们的期待:“你一定行”“这个你能做到”“相信你很有潜力”……学生感受到我们的期待,会把这种期待内化成推动力,激发认知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参与课堂的活动,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和老师、同学沟通,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以及合作能力。
4.赏识。任何人都希望被赏识,学生也不例外。赏识能激发潜能、开启心智、激发灵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赏识每一个学生,无论他的成绩好坏,赏识他关心友爱,赏识他认真刻苦,赏识他的每一个进步,赏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生活在阳光里,在和谐温暖、相互信任、相互赞赏的氛围中,从而养成阳光的心态,乐于沟通,乐于合作。
5.激励。激励语言(包括肢体语言)是兴奋剂,是推动力,能够鼓舞人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锤炼得体的评价语言,有针对性地做出不同的评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情和积极心态。
这几方面我们要做到,也得让学生做到,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基础上,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以致能进行有效的绿色沟通。
二、沟通疏导
1.生活中的沟通疏导。(1)和学生沟通,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厌学数学的学生一般数学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了自信心。我们教师就要针对每个厌学的学生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让学生产生一种“我一定能学好”的信心;帮助学生找出自己数学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周围人对他学习上的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给予肯定和赞赏。这样在爱抚和激励中让学生树立学习好数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2)创设机会,让学生发挥特长。高中生喜欢表现,“厌学生”同样也有这种很强烈的心理需求。教师应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机会。比如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发挥.从而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温暖的班集体。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
2.数学教学中的沟通疏导。设计的学生活动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兼顾每一个学生个体,也要兼顾整个班级的整体情况。设计的问题切入点不能太难,难度应逐渐加深,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问题中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将学生引入更深更广的思维层次。活动设计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成就感,也就培养了学生继续动脑思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沟通时有话可说,才想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