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一线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失败的艾滋病患者HIV基因型耐药突变情况。方法采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接受一线HAART治疗失败的共30例艾滋病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血浆后,应用巢式PCR方法扩增HIV蛋白酶1~99个氨基酸和逆转录酶前300个氨基酸序列基因,PCR产物经纯化后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比对,得出患者对药物的耐药性解释。结果 30例患者血浆中,扩增成功并得到测序结果28例,扩增成功率为93%(28/30)。其中,27例患者存在耐药突变。在逆转录酶(RT)区检测到48种耐药突变,其中M184V、D67G、K70R、K70K/R、A62V、K219E、K65R、V75I、T215F、D67N是核苷类逆转录酶区发生率>10%的突变,Y181C、G190A、K103N、V179D是非核苷类逆转录酶(NRT)区发生率>10%的突变;在蛋白酶(PR)区检测到A71T、Q58E、A71V、N83D/N4种次要突变。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中,89%的患者出现了对拉米夫定(3TC)和恩曲他滨(FTC)的高、中度耐药,对齐多夫定(AZT)、司他夫定(D4T)、替诺福韦酯(TDF)等也出现不同比例的高、中度耐药;其中TDF和AZT的高、中度耐药率分别是14%和29%。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中,50%以上的患者出现对依非韦伦(EFV)、奈韦拉平(NVP)等的高中度耐药;蛋白酶区的次要突变引起了蛋白酶抑制剂(PI)类药物的潜在次要突变,而未出现高、中度耐药。结论患者抗病毒治疗失败主要是发生了对NRTI和NNRTI的耐药,更换二线治疗方案时,TDF可能比AZT更适于和PI联合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