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标和本的命题:梯子是竖放还是横放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T_Happ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架梯子横放在安徽省约五十万考生的笔尖下,“竖放还是横放的梯子”的高考作文题成为公众热议、媒体解析和专家点评的焦点,被网友评为“最坑爹”“最给力”和“最寓意深远”。我对此持不同意见,说安徽卷高考作文试题“最坑爹”和“最难写”,就有点围观式“吐槽”、指鹿为马了。
  2012年安徽卷的作文试题,要求学生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良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这是一道好的作文试题。同样的温馨提示,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内涵和效果便迥然不同:前者在提醒,后者在解决;前者机械,后者灵动;更为关键的是,后者排除了梯子倒下砸人的隐患。其实,我们的生活不乏这样“做得细、做得精和做得妙”的小处:看到地上的纸屑,不如自己弯腰捡起来;看到自来水管坏了,不如先把水堵住;看到小树被风吹倒了,不如给树培点土等。
  从口号式“注意安全”到行为式“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正告诉我们,只要敢于突破旧的思维定势,再大的难题也会有更好的破解之法。
  “梯子是竖放还是横放”昭示着高考作文正在告别“务虚”的诗意迷失,开始“为时而著”“为事而作”。在语言张力和表达空间开放的同时,2012年的作文试题引导考生用心思考、解决问题,用心观察生活、社会,测试“90后”的考生是否心智成熟,是否有着自己的价值判断。“道德之问”是过去一年热得发烫的“网络热词”:“小悦悦惨遭碾压,路人为何见死不救?”“走了‘郭美美’来了‘卢美美’,中国慈善能否恢复元气?”“‘汉代玉凳’闹笑话,假拍乱象何时休?”在愤怒与反思的交织中,我们应以实际行动唤醒道德火种、照亮冷漠心灵,这是回答“道德之问”的“本”。从“江西庐山管理局‘招考舞弊门’”到“浙江温州公路管理处‘招聘门’”,再到“山西长治环保系统‘体检门’”,层出不穷的“萝卜招聘”“世袭招聘”“体检拒聘”一次次地挑战着公平的底线。在一次又一次似是而非的辩解中,我们渴求透明的信息与严谨的体制,这是挽救招聘危局的“本”。“药你命”“黑心肠”“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这些无良词汇为何总与食品连在一起?在痛心疾首的“软监管”后,妥善解决监管不力、惩罚不够、法规不全的突出问题,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本”。
  尽管考生有话说了,但大多说得肤浅,说得胆战心惊;教师无言以对,经典的素材、精巧的架构和拔高的立意没有太大的市场。因为,语文教师大多迷恋“麦当劳化”的作文教学:以素材样板、结构模板和主题母板排列或整合文章,评价就是看它是否符合上述“板块”,而非“写作素材的实有化、写作情感的真诚化、写作态度的负责化和写作思想的深刻化”。如此下去,高考作文异变成又一种专门考核知识的职业性、技术性的考试。
  “竖放还是横放的梯子”这一高考作文试题需要考生整体观照、细心揣摩,更需语文教师的直面和深思:这种贴贴“注意安全”标语式的作文教学套路,怎能保证下一届走出考场的考生继续直言呢?
  2012年安徽卷作文试题偏偏又在写作思维上做足了工夫。一是考查学生的逆向思维:从已有的因果关系中,变因为果、倒果为因地去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根据事物某一状态的对立面来认识事物;或从原有事物功能的相反方面去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二是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避免仅仅局限于一种思路、一种规则,尽量多地增加思考问题的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以问题为圆心,向四面八方扩展,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组,寻找和更新更多的途径、答案或方法。
  早在1984年,叶圣陶先生就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练习作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的核心,这道作文试题再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了。应试技巧的训练源于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治本当然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作文教学的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一方面要给学生一个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序”,促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观察积累、体验感受、联想想象、分析综合、提炼加工、语言表达等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仅要“知”,而且能“行”。
  作文就是“写”,不提“说”,其实是一个伪命题,但我们一直以来置若罔闻。语文“三老”早就提出“口头作文”的必要。吕叔湘先生这样告诫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多做口头作文的练习就很有好处。”张志公先生指出:“全部以书面训练(读,写)为内容,完全忽视口头语言的训练,这是不全面的。”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一文中建议:“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生语的认识程度怎样,可以看他的笔记,也可以听他的口头回答。”现已陷入进退两难的作文教学不妨在此开拓,或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是写作教学的核心,不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新提法。教师应当回到做实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路径上来,正如“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或许能从根本上消弭学生的畏难之虞,破解作文教学之困。
其他文献
[摘 要: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服务场所,具有良好的文化教育价值,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全民阅读成效。当前,公共图书馆建设和发展受到国家重视,其服务管理理念不断创新,手机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新型服务模式出现,促进了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创新,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服务效率。但是,在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图书馆基于自身特点,引入全新的管理理念,有效对图书馆管理进行创新,提高图书馆管
文学大师孙犁先生的散文清新雅致,朴素冲淡,含蓄蕴藉,耐人咀嚼,向来为人所称颂。《报纸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1935年,作者失业家居,想订一份《大公报》,一来阅读,二来看看报上有无自己的投稿。给妻子要钱,碰了钉子,又给父亲要了钱,订报,读报,最后用报纸糊了顶棚。这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故事。那么文章的妙处和魅力何在呢?大凡优秀的文学作品,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意蕴丰富。此类作品不仅有作者有意为之的因
[摘 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逐渐渗透到教育行业当中,并在教育行业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不但能够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同时还能促进各个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和改变。尤其是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学资源是一个学校教育和教学的信息资源,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得更好,学校要对其给予充分地开发、建设和利用。  关键词:高校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改革路径]  随着我国不断地发
  不久前,我上了一堂口语交际课,内容是“说话要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别人”。这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中的一节实践活动课。  我最初的教学设想是把这堂课完全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从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将这堂课进行了如下设计:  1.教学目标:掌握说话技巧,提高口语能力。2.教学设想:学生通过小组竞赛活动,在“学语言”“讲故事”“演短剧”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培养学生品德和各方面素质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遵纪守法以及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心等良好品质,因此在新的教学目标下教师需要用更加严谨和认真的态度去教学。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小学生往往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想要创造一个和谐高效率的道德法治课堂就必须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乐趣,所以也就需要教师用一些相对轻松的方式给学生授课让他们用更放松的心态对待学习。  关键词:道德
我曾被学校安排送课下乡,上课的课题是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八单元的“习作八”。“习作八”的写作内容是写自己的奇思妙想或者是受别人的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为了把这次的习作课上好,我们科组全体成员几经研讨,帮助我磨了一次又一次的课,进行了一次次的完善。  一、创设情境,辅助想象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润物细无声。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审美感受的愉悦,影响着儿童的想象、联想、情感及行
[摘 要:高中数学学科既是高中学生们需要学习的重点学科,也是高考中的关键学科。基于此,高中数学学科也因此而受到教师和学生们以及众多家长的关注。另外,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开展新教材教学以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本文结合新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探讨了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弊端;教学策略] 
一、细节之中彰显强悍  读过杰克·伦敦作品的人,都能够很自然地体会到他作品中那种自然的野性,雄性的阳刚。伦敦的视角是独特的,他都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出一个个野性十足、生机勃勃的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无论是人或者动物,身上完全摒弃了柔弱怯懦的温情,但都充满了昂扬的斗志和追求幸福的勇气。  《热爱生命》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淘金者在荒原上迷了路,最终顽强活下来的故事。我们由此展开分析:  1.主人公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少教多学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每天感知的都是一些鲜活的教学案例,接触的都是形形色色个性丰满的儿童,他们充满好奇心,但是我们教师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孩子,填鸭式教学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教师讲得“累”,学生也听得“苦”。那么,究竟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使教学成为一种教师轻松教、学生快乐学的事情呢?恐怕还是应该从教师的“少教”着手。  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当的是一个穿针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对写作的要求中指出:中学生的写作要“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2012北京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在对表达的要求中指出:能写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实用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文学作品。其中第一条具体要求就是:符合题目要求。  以上要求表明,根据题意完成作文即合题,是考场作文的基本要求。从阅卷来看,是否合题也是高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