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长江流域稻区褐飞虱暴发成灾原因分析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dbu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害虫种群动态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历史资料的比较分析,研究了导致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关键因子。结果认为一定的迁入虫量为褐飞虱暴发成灾奠定了基础,异常高的种群增长倍数是暴发的关键,而引起高种群增长倍数的主要因子是单季稻面积的扩大,异常的气候条件和滥用化学农药。长期过量施用吡虫啉而引起的抗药性和失时防治带来的低防治效果,导致了严重的灾害。2005年褐飞虱暴发成灾的重要启示是:褐飞虱治理的关键在于通过减少前期不合理的农药施用,改良品种的遗传性状和促进田间自然控制作用,建立起一个能有效控制褐飞虱高增长能力的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出适宜社旗县种植的优良小麦新品种,2013-2014年度进行了小麦新品种展示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强筋1号、郑麦379、平安8号、浚2016、开麦21五个品种产量较高,综合性状优
一种道德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成风尚,成为改变社会风貌的强大力量。
玉米是岑巩县主要粮食作物,为了加快新品种的推广步伐,进一步挖掘玉米生产潜力,筛选更多适应该县自然条件的高抗、高产、优质的杂交玉米良种,促进品种结构多元化形成,以金单999为
实施了青稞“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也增加,从整个生育期表现看,15个小区长势普遍较好,生长性状良好、成熟期正常;由于肥力较好,15个小区产量较高,施肥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