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口语交际 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苏教版每个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作为一种独立的形式呈现,也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可惜在这样的课堂上,很多学生还是"金口难开",害怕与同伴交流,心里有话说不出,交流时缺乏条理,口齿不清。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又有了新的认识。一、准备充分——扫清交际障碍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开展口语交际课前,师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口语水平,设计出因材施教的活动方案,找出典型例子。学生要根据主题
其他文献
从古至今,四川可以说是人杰地灵,涌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人。四川省政府把握好时机,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首批正式公布的10个历史名人当中就有战国时代秦国的水利工程专家李冰,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至今还在发挥作用。基于此,都江堰市计划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李冰博物馆的场馆部分的建设。文章从李冰博物馆文创产品的开发与设计入手,分析历史名人的文创产品开发与设计的重要意义,探讨当前中国历史文化博物馆在文
椒(灵)江感潮河段的水情受上游洪水和河口潮水共同影响,水情情况复杂。为较合理提出感潮河段设计高水位,保障临海、台州的防洪安全,利用椒(灵)江洪水及潮位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从洪潮频率遭遇、洪潮错峰时间遭遇两方面,分析椒江洪潮遭遇规律。考虑设计高水位时,分析结果推荐,当椒(灵)江干流发生20年、50年一遇洪水时,遭遇海门站5年一遇高潮位;当发生20年、50年一遇潮位时,遭遇5年一遇洪水;发生10年一遇
水利水电工程始终是支撑资源开发和调节的重要基础,在维护国民经济安全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此,本文将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为切入点,从质量和安全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讨安全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为控制NOx排放,在1000 MW锅炉上进行了燃烧调整试验。通过改变氧量、二次风风量、燃尽风风量、一次风风量及锅炉负荷等因素,研究不同工况对NOx排放浓度的影响。
水环境系统拥有随机性和模糊性,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云模型可以灵活的实现数据和概念的转换,因此逐渐应用在水质评价;水质评价问题本质是一个多属性分类问题,欧式距离可以很好的表征多属性问题,其在水质评价中也开始应用。为比较变权欧式距离法及熵权云模型评价法在水质评价中的优劣性,依托陕西省渭河、汉江、丹江3条主要河流2020年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变权欧式距离法和熵权云模型评价法综合评价3条河流40个断面的地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LSTM)在径流预测中具有广泛应用,不同的输入使神经网络具有不同的学习方案,从而影响到模型性能。设置3种不同的LSTM学习方案,以前期径流预测当日径流(方案一)、以前期降雨预测当日径流(方案二)和以前期径流和前期降雨预测当日径流(方案三),比较其在相同模型结构下对信江流域丰水期和枯水期径流预测的性能。结果表明,丰水期和枯水期时方案三拟合度最高,平均绝对误差为0.012 6和0.
千岛湖是华东地区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其水质安全直接关系民生,关系饮水安全。本文分析2016-2020年千岛湖各监测断面水质情况,揭示“十三五”期间千岛湖水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总结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改善水质的对策。
以引黄济青调水工程输水干线为研究对象,基于2018年11月—2019年8月一个调水周期内上游至下游S1,S2,…,S7共7个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主要影响因子,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水质综合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工程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段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5 d生化需氧量、氨氮;调水周期
为了更好评价北运河在北京市段的水环境质量,准确掌握其时空变化特征,本研究在北运河流域主河道上游至下游及主要入河支流共设置17个监测点位,2019年1—12月逐月监测TP、NH4+-N及COD等3个指标,采用单因子评价模式,在超标倍数法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该流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全年的污染物浓度在春季时最高,其次是冬季,秋季污染物浓度最低,其中,春、冬受NH4+-N
为掌握湘江流域永州段水环境质量发展趋势,加强湘江水资源保护,基于道县、祁阳、老埠头、双牌、渌埠头、南津渡和冷水滩断面2007—2019年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和总磷(TP)监测数据,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研究其水质变化趋势,再通过滑动T检验法进行突变分析,识别了区域的污染因子、污染源、突变时间及前后变化量。结果表明:湘江流域永州段7个断面CODMn、NH3-N和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