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处理好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之间的关系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问题,用最合理的资金投入建设出质量最为优质的工程产品成为建筑管理人员所亟力追求的内容。建筑工程造价与质量二者实质上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把握好二者管理过程中的度,才能实现统一管理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质量;对立统一
1、前言
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压缩成本,使得无论是从材料机械还是人力等角度都呈现低廉的态势,对工程质量带来损害性影响。但从另外角度来看,施工企业如果单一追求施工质量,忽略造价、工期以及环保等问题,又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以上两种情况反映出了两种极端,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好成本尺度,以质量控制造价,以造价反映质量,深入敏感地协调成本与质量的统一关系,才能使二者共同满足施工企业的追求。
2、造价管理和工程质量关系上的对立和统一
2.1造价是质量管理的体现
优秀的建筑工程必然不会是低廉的材料和缺乏经验的工程队伍所塑造的。真实、合理的造价反映的是一项工程能够确保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建筑产品供求双方经济利益的核心所在。用偷工减料、盲目赶工建设出的建筑工程虽然可能会降低造价,使施工企业在造价上占有优势,但一旦这种情况蔚然成风,会给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带来恶性循环。因此造价应当是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体现,在造价合理的范围内,用最精准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施工技术,将建筑产品投入转化为优质的资源才是二者的统一性所在。
2.2质量是造价管理的前提
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未来发展,因此双方必须要对质量进行先行关注,用质量和造价来控制和约束施工企业时,一定要使工程质量为侧重点,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施工单位要主动积极优化建设施工方案,降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给业主节约资金,在这种以质量为主的市场运作方式中获取盈利和发展。
2.3工程造价与质量管理的目标统一性
从造价与质量这二者的最终管理目标角度来看,施工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运用合理范围内最低廉的价格建设出质量最优的建筑产品。如果用线性图示来描绘工程造价与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企业获益作为评判标准来看的情况下,应当是呈现出一种出现峰值的类二次函数情况,即运用低廉造价和过高造价均不能给企业带来最终利益上的获取,甚至还会因质量不合格或部分位置用料不标准而被监理或甲方要求返工来造成损失。只有在极值点,也就是造价适中的某个范围内,才能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获益达到最高,因此在这一范围内,施工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统一管理质量与造价,就能够获取最终获益较高的统一目标。下面就具体策略和建议来进行探讨。
3、建筑工程质量与造价的统一性管理策略
3.1从成本核算角度协调控制造价与质量
项目质量和成本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存在三类,即质量正常、开支正常;质量达标、成本超支和质量不达标、成本不足;这三种情况均可以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进行前期的分析和综合,如采用SQ和SC联合分析法,设立偏差允许区间,在同一坐标内绘制出质量和成本的偏差值,分析和观测二者的累计偏差走势,采用联合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即质量满足时但成本高则需要进行调節,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观测成本是否存在部分误差,核算成本重新进行报批;当成本较低且质量也不满足要求时,应当考虑按照一定比例提升造价,从而使质量落在合理要求偏差范围内。
3.2强化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力因素是建筑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施工质量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强化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资源其基础价格受建筑行业市场普遍影响,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撼动,但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可以进行选择和培养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选用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和降低建筑工程中返工、重建的情况,同时素质较高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材料,浪费现象出现的情况会大大降低,因此用稍高的价格雇佣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其成本优势往往更加明显,质量控制上也会有更高的提升。
3.3加强建筑项目的过程造价管理和质量控制
“开始”和“结束”是建筑施工行业所注重的时间点,但从造价管理和质量把控的角度来看,施工项目是一项长期工程,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过程中的动态把控,分阶段、分时期进行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是是我们现今建筑市场存在的普遍薄弱点所在。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前,很可能会因为疏漏没有进行单项验收(消防、规划验收等),其次建筑工程项目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没有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并申请质量验收申请表,这样一来虽然建筑单项内容自检合格,但缺乏有效的依据,如果一旦发生任何问题施工企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如果进行返工重建又会增加成本,因此一定要注意建筑项目在过程中的成本和质量控制,并及时按照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和质量管理一直以来是一项重要问题,针对二者的统一性管理对建筑项目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要关注建筑质量的核心地位,适中将工程质量标准作为第一位,制定合理的造价标准,科学合理地处理造价与质量间的矛盾,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纠纷。
参考文献:
[1]朱小丽.如何统一管理建筑造价与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7,(41):179.
[2]丁玉娥.探析建筑造价管理与工程质量的统一性[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184.
[3]程文庆.浅析建筑造价与工程质量的统一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81.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质量;对立统一
1、前言
从普遍意义上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在追求企业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压缩成本,使得无论是从材料机械还是人力等角度都呈现低廉的态势,对工程质量带来损害性影响。但从另外角度来看,施工企业如果单一追求施工质量,忽略造价、工期以及环保等问题,又会给企业带来难以承受的损失。以上两种情况反映出了两种极端,因此要在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把握好成本尺度,以质量控制造价,以造价反映质量,深入敏感地协调成本与质量的统一关系,才能使二者共同满足施工企业的追求。
2、造价管理和工程质量关系上的对立和统一
2.1造价是质量管理的体现
优秀的建筑工程必然不会是低廉的材料和缺乏经验的工程队伍所塑造的。真实、合理的造价反映的是一项工程能够确保质量的基本要求,也是维护建筑产品供求双方经济利益的核心所在。用偷工减料、盲目赶工建设出的建筑工程虽然可能会降低造价,使施工企业在造价上占有优势,但一旦这种情况蔚然成风,会给建筑施工市场竞争带来恶性循环。因此造价应当是工程质量的一种有效体现,在造价合理的范围内,用最精准的质量管理手段和施工技术,将建筑产品投入转化为优质的资源才是二者的统一性所在。
2.2质量是造价管理的前提
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关乎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的未来发展,因此双方必须要对质量进行先行关注,用质量和造价来控制和约束施工企业时,一定要使工程质量为侧重点,在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施工单位要主动积极优化建设施工方案,降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给业主节约资金,在这种以质量为主的市场运作方式中获取盈利和发展。
2.3工程造价与质量管理的目标统一性
从造价与质量这二者的最终管理目标角度来看,施工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运用合理范围内最低廉的价格建设出质量最优的建筑产品。如果用线性图示来描绘工程造价与质量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用企业获益作为评判标准来看的情况下,应当是呈现出一种出现峰值的类二次函数情况,即运用低廉造价和过高造价均不能给企业带来最终利益上的获取,甚至还会因质量不合格或部分位置用料不标准而被监理或甲方要求返工来造成损失。只有在极值点,也就是造价适中的某个范围内,才能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获益达到最高,因此在这一范围内,施工企业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统一管理质量与造价,就能够获取最终获益较高的统一目标。下面就具体策略和建议来进行探讨。
3、建筑工程质量与造价的统一性管理策略
3.1从成本核算角度协调控制造价与质量
项目质量和成本间的相互关系主要存在三类,即质量正常、开支正常;质量达标、成本超支和质量不达标、成本不足;这三种情况均可以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进行前期的分析和综合,如采用SQ和SC联合分析法,设立偏差允许区间,在同一坐标内绘制出质量和成本的偏差值,分析和观测二者的累计偏差走势,采用联合控制的方法进行控制,即质量满足时但成本高则需要进行调節,在满足质量的前提下观测成本是否存在部分误差,核算成本重新进行报批;当成本较低且质量也不满足要求时,应当考虑按照一定比例提升造价,从而使质量落在合理要求偏差范围内。
3.2强化建设施工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力因素是建筑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施工质量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因素。因此有必要强化施工过程中对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建设和管理。劳动力资源其基础价格受建筑行业市场普遍影响,难以有较大幅度的撼动,但施工人员的素质是可以进行选择和培养的。从这一角度来看,选用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可以有效的加快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和降低建筑工程中返工、重建的情况,同时素质较高的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有效充分地利用材料,浪费现象出现的情况会大大降低,因此用稍高的价格雇佣素质较高的施工队伍,其成本优势往往更加明显,质量控制上也会有更高的提升。
3.3加强建筑项目的过程造价管理和质量控制
“开始”和“结束”是建筑施工行业所注重的时间点,但从造价管理和质量把控的角度来看,施工项目是一项长期工程,期间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对其进行过程中的动态把控,分阶段、分时期进行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是是我们现今建筑市场存在的普遍薄弱点所在。建筑工程项目在竣工前,很可能会因为疏漏没有进行单项验收(消防、规划验收等),其次建筑工程项目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没有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审批并申请质量验收申请表,这样一来虽然建筑单项内容自检合格,但缺乏有效的依据,如果一旦发生任何问题施工企业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如果进行返工重建又会增加成本,因此一定要注意建筑项目在过程中的成本和质量控制,并及时按照规范和合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类似问题。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和质量管理一直以来是一项重要问题,针对二者的统一性管理对建筑项目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有着关键性作用。要关注建筑质量的核心地位,适中将工程质量标准作为第一位,制定合理的造价标准,科学合理地处理造价与质量间的矛盾,才能有效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纠纷。
参考文献:
[1]朱小丽.如何统一管理建筑造价与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7,(41):179.
[2]丁玉娥.探析建筑造价管理与工程质量的统一性[J].现代装饰(理论),2014,(06):184.
[3]程文庆.浅析建筑造价与工程质量的统一管理[J].财经界(学术版),2011,(0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