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苏尼特绵羊副结核病的诊断

来源 :当代畜禽养殖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iqiang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临床病史、尸体剖检、组织病理学和抗酸染色方法综合诊断了1例绵羊副结核病.其临床症状表现为顽固性腹泻和进行性消瘦,体温无明显变化,病程1年.尸体剖检可见全身脂肪完全萎缩消失,各实质器官萎缩.空肠后段大部分、空肠中段局部、回肠和盲肠肠管明显增粗,肠壁增厚,肠黏膜增厚明显,黏膜形成明显的脑沟回样褶皱.肠壁淋巴结明显肿大.空肠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增厚,内有大量的上皮样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增生.肝小叶内可见多个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增生灶.肠系膜淋巴结皮质可见上皮样细胞增生灶.在经抗酸染色淋巴结触片内的上皮样细胞胞浆内外均见散在和成簇的典型的红色小杆状副结核杆菌.
其他文献
为掌握遂平农场夏季分娩母猪各方面生产性能,于2019年07月21日-2019年08月23日对该场F3东半栋随机选取的预分娩日相近的10头母猪的生产性能进行统计分析.母猪采食量统计结果表明,母猪平均日采食量随哺乳日龄的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所测定母猪日均采食量为5~8 kg,所有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为5.8 kg,低于NRC标准,造成母猪采食量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夏季温度高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母猪产前、产后及离乳体重的统计结果表明,70%母猪符合NRC标准.母猪产仔及哺乳情况统计表明,母猪平均窝产健仔数为1
本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地区规模化肉牛养殖场不同季节母牛的粪便和尿液产生量,以及粪尿中主要污染物产污性能的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季节对母牛粪尿全磷、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和粪中有机质浓度具有显著影响.其中,粪便和尿液的全磷浓度冬季最高,分别为0.45%和510.78 mg/L;尿液中的COD浓度夏季最高,为43722 mg/L;粪便中的有机质浓度秋季最高,为82.67%.此外,季节对母牛产尿量、粪尿中的全磷、COD排放量以及母牛粪便中有机质排放量也具有显著影响.母牛的产尿量和尿液中的COD产生量夏季最高,
伴随着人们对肉、蛋、奶等畜产品需求日益增加,促进了中小规模养殖企业逐渐向绿色、生态、无污染和高品质方向发展.但是一些中小型养殖场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经验,导致养殖效果并不理想.因此要做好中小规模养殖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可以促进畜牧养殖业的综合质量提高.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分布在多种植物内,以胚芽部分含量最高.其具有抗不育、抗氧化、抗癌和提高动物机体免疫性能、降低肿瘤细胞生长速度等功能.本文对维生素E的特性、分布、功能及缺乏症进行综述.
饲养肉牛,母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饲养技术是关键,但是多数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技术指导和精细化管理措施,致使肉用母牛的繁殖率和饲料转化率不高,养殖效益不理想.为此,本文针对农区、牧区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环境因素,对繁殖母牛受胎率和犊牛断奶等技术环节进行论述,以期为提高养牛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肉羊养殖具有资金投入少、养殖周期短和养殖效益高的特点,尤其是舍饲羊养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促进了养羊业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文对种公羊、母羊、羔羊不同羊群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概述,介绍了羊瘤胃臌气、羊链球菌病、羔羊痢疾和羊肺炎四种常见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北方冬季气温急剧下降,昼夜温差较大,致使奶牛机体热消耗增加.加之秋冬季节鲜嫩饲草数量减少,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不仅导致养殖效益降低,还严重影响奶牛的产奶量甚至引发疾病.因此,对于奶牛场来说,冬季奶牛饲养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场经济效益和运营的成败.本文分析了冷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提出了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以此提高奶牛冬季的产奶量及抗病力,从而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本文介绍了临河区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临河区肉牛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标准化水平亟待提高、专业人才缺乏和农企利益联结不紧密.提出了相关建议:加强科技创新、专业技术人才、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和产业配套5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企联结机制,以期为巴彦淖尔市肉牛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稻鸭共生就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将鸭子放牧饲养在稻田内,形成一种种养结合的饲养模式.娄门鸭是在特定环境中选育出来的江苏省著名地方品种,其属于蛋用和肉用兼用型的优良品种.将稻秧培栽成活后再把娄门雏鸭放养于稻田中,这就形成了稻谷与鸭子共同生长的良好关系.因为娄门鸭在采食稻田害虫和杂草的基础上,排泄出来的粪便类废弃物成为稻子生长的良好肥料,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养鸭成本,还可以促进稻子的生长,在提高鸭子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稻田使用肥料和农药的残留,进而为广大农民增加丰厚的收益.
小尾寒羊可常年发情,通过科学的饲养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特点,首先从营养供给、配种季节和配种年龄分析影响小尾寒羊养殖效益的因素,然后提出选择优良品种、强化日粮营养、优化羊群结构、羔羊早期断奶、诱导母羊发情和实施两次配种等措施提高小尾寒羊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