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德语气词对比及其对德汉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汉语语气词作为虚词的分支,依附于实词和语句,常用在句尾或句中停顿处表示某种语气。德语语气小品词作为德语中不变化词类的分支,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所说内容持有的态度,同汉语一样可用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本文将从语音、语法、语用三方面来比较汉语语气词与德语语气小品词的异同,旨在为对德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汉语语气词 德语语气小品词 对德汉语教学 启示
   一.引言
   语气词依附于语句,一般出现在句中或句末,不重读。汉语和德语语句中都存在利用语气词来表明语气的现象,它们不仅具有语法功能,也具有强大的语用交际功能,通过比较两者的异同,来给对德汉语教师的语气词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二.汉语语气词与德语语气小品词的定义
   汉语语气词属于虚词的一种①,只表示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常依附于实词或句子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某种语气。中国学者对语气词的界定有:“汉语语气词的作用在于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子的末尾,也可以用在句中主语、状语后面有停顿的地方,它本身念轻声。”、“语气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语气,永远黏着、后附、轻声。”“语气词主要用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有时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由此可以看出它不重读、主要出现在句尾,通过对整句语气进行润色与加工,达到说话的目的。
   德语语气小品词也叫情态小品词,最早由德国语言学家Weydt提出,将其定义为:“一些不变化的小词,它们的作用是标志出说话者对所言之事的态度,但不能够用来回答问题,不能位于句首,而是用于句中对整个句子起作用。在句中若位置或重读发生变化,其含义与功能也随之变化,这种情况下,它们就属于其他功能词。”②德国语言学家根据不同的理解,还将其称为“调味词(Würzwotrer)”、“填充词(Füllworter)”等,虽然名称表述不一,但是由此可以看出德语语气小品词本身既无实质意义,也无形态变化,它对整个句子起作用,影响整个句子的语气。
   三.汉语语气词与德语语气小品词的异同
   3.1語音层面
   从语音上看,汉语语气词和德语语气小品词经常出现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两者的异同主要表现在非重读和连用两个方面。
   3.1.1非重读
   相同点:汉语祈使句“进来吧”、陈述句“下雪了”中的“吧”和“了”都不重读。其中“吧”表示同意、命令的语气,“了”代表新情况的出现。
   德语祈使句:“Warte mal!”(等一下!)、感叹句句:“Das ist aber die grobte uberrachung!”(这可真是最大的惊喜啊!)其中“mal”带有缓和命令语气的意味,使表达更委婉;“aber”在此表示惊讶,意为“可真是”,表达一种难以理喻的感情。“mal”和“aber”也都不重读,分别起到缓和、增强语气的作用。
   不同点:德语命令句中表示强烈的要求、建议时,必须重读。如Er ist vielleicht dumm! (他也真叫笨!);Sei ja pünklich!(你可一定要准时呀!)。
   3.1.2连用与音变
   相同点:
   1.汉语和德语中经常出现两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这样可以使表达的语气更细微、更有层次感。例如:
   汉语:“我今天在健身房看见他了呢”,句中“了”表示新情况的出现,“呢”含有略带夸张的语气,言外之意为:他本来是不爱运动的人,但是我今天竟然在健身房看到了他,这件事让我既新奇又惊讶。
   德语:缓和命令语气:“Kommen Sie doch mal hierher! ”(您还是过来一下吧!)“doch”表示加强命令,“mal”在后面起到缓和命令语气的作用;加深疑问语气:
   2.汉语语气词和德语语气小品词在连用的过程中,连用的两个词有先后次序之分,不能将其任意互换位置。如汉语中经常连用的语气词有“的了、的吧、的啦(“了、啊”的和音)、了吧、了吗、了呀”等,德语中也经常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气小品词,如:“doch mal、doch noch、ja sogar、nun mal、denn überhaupt、denn nur doch”。
   不同点:
   1.汉语中两个或三个语气词连用,如果后一个音节是元音开头,这两个音节会发生音变,形成一个新字。如:喽(了、呦)、呗(吧、欸)、嘛(嚜、啊)、呀(a/o/e/i/ü/ê 啊)、哇(u 啊)、哪(n 啊)等。德语没有两个语气词连用组合成新词的情况。
   2.汉语语气词有时会用来造成一定的格式:
   1)表示动作的反复:他想呀想呀,怎么也想不出实验失败的原因;他们一起在图书馆找哇找哇,怎么也找不到昨天那本书。2)表示列举:她总是把谁胖啦瘦的之类的话挂在嘴边;他被飞来的篮球砸了个正着,疼得爹呀妈的叫了起来。
   3.2语法层面
   3.2.1形态层面:世界语言学者根据语言的形态,将世界语言分为分析语(或孤立语)和屈折语两类。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不太用形态,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被称为孤立语,语气词作为虚词的分支,没有形态变化。德语作为屈折语,有着丰富的形态变化,但语气小品词作为德语中不变化词类的一种,也没有形态变化。因此可以看出,在形态方面汉语语气词与德语语气小品词具有高度一致性。3.2.2句法层面:句法是指句子的结构层次和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汉语语气词和德语语气小品词在句法层面也存在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
   (1)汉语语气词和德语语气小品词一样,都对整个句调起作用,不能针对它们进行提问。此外,它们也不做句法成分,删除它们对句子语法结构并没有太大影响。例如汉语中“让我看一下照片!”和“让我看一下照片吧!”两个句子都是在阐述说话者想看照片的意图,去掉“吧”对句子的核心意义影响不大。这在德语中同样适用,例:“Zeig mir das Foto!(让我看一下照片!)” “Zeig mir mal das Foto!(让我看一下照片吧!)”    (2)两者都会出现兼类的情况。汉语语气词“的、了”与助词“的、了”同形,因此要根据特定的句子和语境对它们进行区分。例:“别担心,他长大以后会明白的(语气词)”、他是卖菜的(助词)”。判断“的”是否为语气词,可以根据一下几点:
   德语语气小品词有时也会兼职别的词类:
   1)连词-语气小品词:
   Sie sind arm, aber sie sind sehr fleiBig.(他们生活贫困,但是他们很勤奋;连词)
   Sie sind aber fleibig.(他们可真努力;语气小品词)。
   2)副词-语气小品词
   Er geht eben nach Hause.(他刚回家;副词)
   Er geht eben schnell.(他走路就是快;语气小品词)。
   3)连词-副词-语气小品词
   Er kam nicht zum Unterricht,denn er war krank.(他因病没来上课;连词)
   Ich gehe nicht hin, es sei denn,du will es unbedingt.(除非你要我去,否则我不去;副词)
   Wo bist du denn?(你到底在哪;语气小品词)
   4)名词-形容词-副词-语气小品词
   Wohl und Wehe.(幸福与痛苦/甘苦;名词)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随着智能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作为开发性的智慧课堂从传统课堂发展而来,与传统课堂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智慧课堂在课前使用网络在线教学,让学生作好学习储备,课中结合课前知识进行课堂教学,课后通过网络在线教学针对学生学习查漏补缺,更有利于课堂互动,教学与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智慧课堂 传统课堂 特点 差异   时代在发展,教育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使得智慧课堂成为教育一个受到关
摘要: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幻,两岸同胞"求和平,求稳定,求发展"的强烈愿望始终是推动两岸关系在曲折中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特别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两岸经贸合作,提升两岸及整个中华民族在东亚及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尤显重要和迫切,ECFA的签署来自大陆和台湾两方面的需求和意愿,开创了两岸经贸往来的新纪元,它将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互利双赢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性课程的补充,占有的地位是越来越重要,各个学校都在倡导开发属于本学校的特色的校本课程,但是各个地方的举办形式也不同,校本课程作为地方的特色课程,尤其在农村的实施运用开发的时候,考虑的因素也尤其重要,由于校本课程的选择性和开发性的灵活,学校的权力也是很大的,所以各个学校的举行形式也有好有坏,效果也是不尽相同,但是怎么样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运用过程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