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强化达标的2型糖尿病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强化达标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40例经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组(A组)和每日2次混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组(B组).10周后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糖,低血糖发生情况、胰岛素用量、患者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 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低血糖发生率较B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甘精胰岛素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率明显高于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组.结论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2型糖尿病患者换用甘精胰岛素加阿卡波糖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依从性好、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右美托嘧啶预防七氟烷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效果.方法 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0例,年龄45 ~70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3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丙泊酚、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持续吸入2% ~3%七氟烷麻醉维持.D组气管插管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2μg/(kg·h)至手术结束前1h,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观察术毕躁动的发
目的 探讨围术期经皮全层缝合腹部二次手术切口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柘城县人民医院普外科62例二次手术腹部肿瘤患者的切口缝合方法,根据缝合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缝合组(30例)和改良缝合组(32例),对比两组的缝合时间、愈合效果等.结果 改良组缝合平均时间为20.5 min,少于常规组的33.6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改良组切口积液2例,常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合理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预后及降低死亡率,笔者检索相关文献,分析高血压脑出血的原因,各种时期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适应证及疗效等,为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 探讨重症儿童手足口病(EV71感染)的胸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重症手足口病34例患儿的胸部X线及CT表现.结果 手足口病的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大小、范围不一的斑片状影为主的实质型改变以及肺间质浸润改变为主的网格状、条索状阴影.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胸部X线、CT表现与病程进展有密切关系,可反映其病情变化,对指导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评价以人工血管移植建立尿毒症患者前臂永久性血管通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46例尿毒症患者以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人工血管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并对其术后内瘘的应用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手术均成功建立内瘘,l例术后2周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内瘘应用1个月后死于心力衰竭,其他43例均获随访3 ~42个月,能满足每周2~3次的血液透析,临床应用有效率为93.5
目的 探讨能够有效预防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甲氧明的最小有效剂量.方法 选择30例ASA分级Ⅰ~Ⅱ级,单胎妊娠择期行剖宫产的产妇,麻醉方法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麻醉药物注射的同时即刻从静脉给予甲氧明4 mg,然后观察产妇手术中是否出现低血压,下一例产妇给予甲氧明的剂量由上一例产妇是否出现低血压而决定,相邻实验间隔为0.5mg.然后应用上下序贯法计算能够有效预防治疗产妇剖宫产术中低血压的甲氧明的最小有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各20例,微创组实施硬通道微创穿刺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微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研究关节镜手术联合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关节镜手术联合硫酸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和关节镜手术联合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组(治疗组),术后1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和综合疗效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方案在VAS评分、关节疼痛度评分方面均有良好改善率,治疗组方案优于对照组.结论 关节镜手术联合双醋瑞因、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性
目的 对后路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浆β-内啡肽和P物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致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时机.方法 62例(62眼)角膜穿孔致外伤性白内障就诊后立即行角膜伤口清创缝合术.术后根据晶状体混浊和炎症反应情况,在清创术后3~4周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值入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视力除3眼不配合外,其余均在0.1以上,其中0.1~0.2者5眼(8.5%),0.3 ~0.5者39眼(66.1%),0.6~0.8者13眼(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