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序贯排痰法在颈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复合序贯排痰法在颈髓损伤(CSCI)患者中的排痰效果。

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外伤性CSCI患者86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序贯排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排痰。评价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发生情况及人工气道的使用情况。

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为3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5);观察组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9,P<0.05)。观察组人工气道使用率为7.0%,对照组为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9,P<0.05);观察组使用人工气道患者的带管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0,P<0.05)。

结论

复合序贯排痰法可有效促进CSCI患者痰液排出,降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降低人工气道使用率并缩短平均带管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其建立健康行为。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入住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网络互动式健康教育。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饮食控制、合理活动、遵医嘱服药、自我血糖监测及足部护理评分分别为(4.55±2.91),(5.1
目的探讨上级主管支持对护士工作幸福感体验的影响。方法于2013年1—3月分层抽取上海市2家三级医院、1家二级医院、4家一级医院的608名护士,采用工作幸福感调查问卷、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量表、上级主管支持问卷、一般资料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608名护士心理幸福感整体水平总体得分为(162.15±25.15)分,护士感知主管支持总体得分为(27.56±5.52)分,上级主管支持与护士心理幸福感呈正相
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以预防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3年上报的21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护理不良事件的类型、原因、不良事件高发的时间段等资料。结果不良事件高发的主要时间段集中在7:00—8:59和10:00—10:59,占28.57%;交接班前后、上午班、下午班及晚班是不良事件发生的高峰期。结论护理管理者可调整当前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与系统评价现有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面的文献资料,综合评价我国ICU医院感染现状。方法由2位研究人员检索2009—2013年文献资料,数据库包括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主题为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与证据评级;提取数据,采用R软件R-3.0.2-win版进行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
期刊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压疮高危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12月住院压疮高危患者21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108例和品管圈组110例。常规组予一般出院宣教及传统照护,品管圈组实施延续专业护理服务,出院4周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居家照护者和社区护士防护压疮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及患者发生压疮情况;8周后再次随访,观察压疮的治愈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4周后,品管圈组患者照护者相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护理文书不合格例数的影响。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护理文书不合格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改进前后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文书不合格例数由活动实施前的88例/月降至实施后的44例/月,达标率为105%,进步率为50%。对改进前后护理文书不合格例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将品管圈手法运用于护理文书的质量管理中,使圈员享有更高的自主权、参
目的探讨红外线扫温枪在老年科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的老年患者200例,分别采用水银体温计测腋温(对照组)和红外线扫温枪测腋部、额部、颈部、内关体温(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5种方法测温效果,患者与护士对红外线测温仪测额部、颈部及内关部位测量使用的认可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测量体温时间与终末消毒时间分别为(0.1±0.0)与(0.5±0.0)min,短于对照组,
目的评估在新入职护士中开展情景化职业防护培训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入职护士60名作为对照组,2012年入职护士60名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护士在岗前培训过程中由感染科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防护讲座,进而进入临床工作;观察组护士进行情景化职业防护培训。观察两组护士入职1年内锐器伤发生率、伤口处理正确率及后续处理正确率。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锐器伤发生率、伤口处理正确率与后续处理正确率分别为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