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情”诗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h849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了五十多年书,最终却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想念你们,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
  ——于永正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从构思到定稿,历时4年。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饱含着于老师对学生的真情。在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那颗对教育认真到近乎虔诚的心,“用力”地教育着学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带着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的”。这是一部大德之师的教育史诗,没有技巧,只是用心。
  用宽容和尊重使彼此喜欢
  要是自己在上学时也能遇到这样一位老师该多好!我总是边读边感慨。刘云迟到了,他不批评,反而对全班同学说,他小时候迟到了还不如刘云有勇气;魏亚军偷黄瓜,他也不批评,只是对着魏亚军的耳朵轻轻问他:“偷来的黄瓜好吃吗?”在点名时发现不认识的姓会将它大大地写在黑板上向学生请教,还感谢学生让自己有了这样一个收获……这样一位宽容、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怎会不喜欢呢?从他的宽容与尊重中,我读出了一位老师对学生的用“情”之深。“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每接一个班,总有我不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落他,漠视他。”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我不由得想起班上的生物课王老师。一次她让学生准备小测本,一周后大家都带来了小测本,除了小蔡和小牛。这两个学生很令老师们头疼,从来不写作业,课堂不听讲,要么说话要么睡觉,而且上课总是找不到东西,脑袋钻到堪比爆炸现场的桌子里,一扒拉就是半节课。王老师没有批评他们,给了他们钱让他们去商店买本子。不一会儿,气喘吁吁的他们拿着本子回了教室,跟其他同学一样开始在新本子上答起了小测题。我回想着王老师的生物课,温暖平和,从没见她发过一次火,学生答不上来的题就反复讲,直到会了为止。有的学生测试成绩不好,她会走到桌边俯下身子小声对他说:“你那么聪明怎么这次分不高?还保留了一些实力?下次好好考,让大家看到你的真实水平。”
  温暖的老师会让学生们的心也跟着温暖起来,只有自身温暖的老师才能教育出温暖的学生。做一名好老师真的不需要技巧,只要我们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宽容、尊重他们,每天微笑着走进教室,微笑着转身,就会彼此喜欢,就会幸福着彼此的幸福。
  揣一颗童心在游戏中快乐学习
  于永正老师太会玩了!包着头巾穿着花裙子扮演老母鸡,和学生一起演歇后语故事“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扮成外国来的绿色和平组织成员采访翠鸟;和小朋友一起表演《狐狸和乌鸦》中的狐狸;在讲古诗《草》时,一人饰演妈妈、哥哥和奶奶三个角色,让学生在对话中道出诗的含义和哲理……用兴趣引导学生,用游戏的方式上课,这种“不太像上课”的上课趣味无穷,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也在游戏中绚烂绽放。
  热衷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世界最受欢迎的教育方法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激发兴趣让孩子学习。卡尔·威特用“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方法让小卡尔在5岁时就懂得物理知识;塞德兹主张让孩子“玩”出“天才”;斯宾塞提倡“用兴趣引导孩子快乐学习”;M·S·斯特娜用趣味的方式教女儿学数学;铃木镇一的“玩”学习;多湖辉的“把学习变成游戏”……其实教育真的不是胡乱给孩子灌输术语和公式,而是诱导他们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诱导潜力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孩子对这件事感兴趣。于永正老师觉得他40岁以后才进入了教育的自由王国,那是因为他的眼里、心里全是学生。于漪老师曾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年轻时教书容易见文不见人。”怎样才能见到人?“要考虑儿童的‘期待视野’,从儿童认知的实际出发,研究儿童的生活方式,寻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怀有一颗童心是做好老师的根本。
  好的老师应该是一个杂家,各种技能都要会一些。如:相声演员的幽默,魔术师的神奇,还要会演话剧,会钓鱼,会捉蚂蚱……当把这些技能用到教学中,那老师就成了学生们的好伙伴,跟一个既是伙伴又是老师的人一起学习,怎么会不开心、没收获呢?
  用大德之心传承教育真谛
  教育是育人,更是一种传承。因为有了张敬斋老师,才有了优秀的于永正老师。一位好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么深远?“学生的目光就像雷达似的,无时无刻不在追随着老师,不由自主地、潜移默化地模仿老师的行为。”老师在学生眼里真的是一本书。不禁想起自己小学时代,对每一位老师都有着一种天然的近乎盲目的崇拜,老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学习,老师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理,这真是向师性使然。试想,一位老师若是举止随意、语言不雅、专业不精,会给学生带来何等巨大的负面影响啊!只有大德之人才能干出大事业,也只有大德之人才能育出有德之生。
  张敬斋老师的双圈让于永正老师更喜欢书法;一篇六七行的作文,全篇都给画上了波浪线,又让于永正老师对作文产生了兴趣,而且一生乐此不疲;一张画出来的奖状使于永正老师从此喜欢上了画画……于老师将自己比作“無字之书”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把字练好,不把课文朗读好,我凭什么走进课堂?凭‘教案’?打死我也不敢!”他用心练字,谁会注意到“左”和“右”的撇有什么不一样?于老师却能注意到“左”的一撇起笔高,“右”的撇则稍低。认真到极致的他怎会不受学生喜欢呢?
  他上学时模仿张敬斋老师写字、朗读,教学时学生又模仿他写字和朗读。孩子们看着他成长,学着他成长,而他的潜移默化又将影响多少学生,这些学生又能影响多少人?优秀的教师本身就是伟大的!回想自己的小学和初中时光,老师教过的知识都已模糊了,唯一清晰的是初中语文老师那漂亮的字。那时的我总会盯着黑板多看几眼,手下还不住地反复模仿,但写出来的总是不像,为此还失落了很久。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道:“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无私地去爱学生,不断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用心做到极致,孩子们的成长足迹便是送给为师者最美的“情”诗。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好运角中学)
  责任编辑 陈建军
其他文献
2016年德育热点突出,革命传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美育更处于热点的中心。近年来,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德育工作中始终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尤其是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学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以“仁爱”为核心理念,重视文化传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打造出“仁爱盈心”青岛市中小学十佳德育品牌,学校德育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和谐中创新。  “仁爱盈心”品牌建设背景  青岛第二十七中学创建于1
汤敏飞  湖北省十佳班主任,全国知名班主任,《教师月刊》“2017年度教师”,全国国培新课程语文学科培训辅导教师,湖北省优秀语文教师。  多次在各级教学比武中获奖,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教学与管理》《班主任之友》《班主任》《德育報》《语文教学通讯》等报刊上发表论文、随笔一百二十余篇,出版教育专著《赐予孩子伟大的力量》。  合作聚心  在我21年的班主任生涯中,我一直把班级当成一个家,秉持“
从2014年开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和延展,由浙沪等地区率先实行的新一轮高考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今年起湖北等省也将正式实施。  这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将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高校招生制度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高中各学科的学科地位和考试方式也将有很大变动,学生可以更自由地选择学科搭配。同时,这场改革还给了新时期的班主任一个新角色——学生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的指导者。  那么,班主
【材料】  有一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放香气,放在水里却沉到水底的植物,他想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却无人问津,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开始还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一抢而空,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原来,青年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主教育,是实现自主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主管理则是高水平的自主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做到既面向全体又兼顾个体差异,既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又培养其综合素养?湖北省钟祥市兰台中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该校是一所股份制民办初中,现有2300多名学生,平均班额超过60人。大部分学生为留守家庭子女,家庭环境差异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办学17年来,学校始终
《教育艺术随想录》是李希贵的第一本著作,其间的文字是20年前他在高密一中任校长时的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教育管理花絮,时隔20年,重新修订出版,不禁让人感叹岁月匆匆。再版的《教育艺术随想录》在原有的每篇文章后面加上了长短不一的续篇,这些大都是李希贵走进十一学校之后与同事们的最新探索,有对20年前的修正,更有完善与拓展,让人耳目一新。  如,在《开一条服务热线》一文中,李希贵写道,在学校后勤管理中,常常遇
为了帮助刚踏入初中门槛的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我往往会借鉴一些小学老师惯常使用的激励手段,拉近与学生们的距离。开学第二周,我利用午休时间到文印室印了一堆精致的小奖状,准备用来表扬最近表现优秀和有进步的孩子。  当我抱着刚印好的一叠奖状准备离开文印室时,一位班主任同事看见了,好奇地向我问道:“方老师,你印的这一堆花花绿绿的是什么啊?”我向来不藏私,就大方地递给她看,告诉她这是用来鼓励学生进
春。当膏润的土地吐出点点新绿,当纤弱的柳枝胆怯地垂下丝缕略带嫩色的枝条,竹便早早立在那里了。没有苍松刺日的挺拔,没有弱苇扶风的娇柔,它只是亭亭地玉立在那里,携一丝清新脱俗。想远离世俗的纠纷,却又让人忍不住将视线转移到它身上。多么素雅的一幅水墨画啊,唯有竹的渲染才栩栩如生。在一片灰色调中远远望见几抹新绿,便知道那是常青的竹。竹,是植物中的长辈。  夏。魁梧巨树争先恐后地吐出饱满的墨绿,深深浅浅溢满了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湖北的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不仅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还肩负着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为了讲好老师的故事,传播湖北教育好声音,湖北省教育厅、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联合开展“好老师讲好故事”活动,展示新时代人民教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所作出的贡献。活动设征文环节,
愉快的寒假已经开始,假期里,孩子们将与家人共同度过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每到寒假,班主任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特色的德育作业,比如帮父母做家务、当一天或一周家长、制作元宵花灯、写读书笔记……这类作业已成假期的“家常便饭”。  布置德育作业的初衷在于让学生在有意义的动手实践与亲身体验中收获喜悦和成长,从中学习书本上无法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开阔他们的视野。那么,班主任如何布置一份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