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古近系轻质原油油藏勘探潜力与方向

来源 :石油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深层勘探工作推进,济阳坳陷古近系深层发现了以凝析油气为主的轻质原油油藏,展示了深层巨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对轻质原油油藏油气来源、储集空间、成藏过程解剖,明确了济阳坳陷轻质原油油藏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济阳坳陷轻质原油油藏具有低密度、低黏度、低凝固点、高气油比的特征,原油呈黄色—无色,油藏一般呈埋深大、地层压力大、单井产能高的特点.综合分析证实轻质原油主要来自于深部沙河街组四段下亚段—孔店组高成熟烃源岩,具有较雄厚的资源基础;深层酸碱共控有效储层发育模式突破了深层高地温背景下有效孔隙欠发育的认识,证实4000m以下依然发育优质储层,提升了深层勘探价值;通过对轻质原油油藏成藏过程进行解剖,提出了深层自源型、他源型两种成藏模式,指明了轻质原油油藏的勘探方向.综合研究落实了陡坡带砂砾岩体、缓坡带深层红层储集体、斜坡带低位潜山、洼陷带高演化页岩油等轻质原油油藏勘探方向,为济阳坳陷向深层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合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是全球油气勘探的“三新”领域之一,整体低渗-致密背景下相对高孔/高渗的优质储层是深层—超深层勘探的甜点.勘探实践和研究表明,含油气盆地深层—超深层(深度为4~8 km)碎屑岩仍可发育原生孔隙主导型、次生孔隙主导型、孔-缝复合型和裂缝主导型优质储层;在深层—超深层碎屑岩优质储层中,古生界储层以次生孔隙型为主、原生孔隙型为辅,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储层以原生孔隙型为主、次生孔隙型为辅,新生界储层原生孔隙型和次生孔隙型均可大量发育,且中生界勘探突破深度整体深于古生界和新生界.浅层—深层多成因
殷商时期灾害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灾害发生后,商王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对受灾民众进行救助.甲骨文中记录了一些与救灾工作有关的职官,通过对其职责与活动的考察,可以看出,在殷商时期基本形成了以商王为首巫,群巫为主体的精神救助体系和以商王为最高行政长官,君臣为成员的物质救助体系.这一救助体系的形成一方面抚慰了民众心理,另一方面为受灾民众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帮助,对于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积极意义,也对后世救灾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开创性意义.
随着“湖盆成气”和“汇聚脊控藏”认识的提出,渤海海域深层潜山和中—浅层成为“十三五”(2016-2020年)规划以来渤海油田取得勘探突破的主要领域,获得多个亿吨级油气田.结合渤海湾盆地的勘探实践,明确了该盆地凝析油气和轻质油藏的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渤海湾盆地凝析油气成藏的关键要素在于在生油岩到储油层之上覆盖区域性超压厚层泥岩盖层.在渤中凹陷和辽东湾坳陷北部,盖层的压力系数超过1.4,其下部低位潜山是凝析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而渤海海域中—浅层中—轻质油的成藏则受控于深层“汇聚脊”,深层大型“汇聚脊”是油气的
《劝农说》是一本稀见的江南地方性农书,成书于清代乾隆年间,由拙政老人撰写,现存版本为咸丰七年由陕西巡抚曾望颜将其与王心敬《区田书》一并刊刻的合刻本.通过对该书的研究,厘清了另一本重要农书《加庶编》的出处及成稿时间,纠正了前人关于作者身份认定的错误观点.该书还引入了历算家对区田问题的研究成果,是明清时期数学对农学产生影响的独特案例.书中所记载的诸多有关区田、树艺、牧养方面的全新农业技术,有助于加深学界对清代中期杭嘉湖地区农业技术史的认知.
赈贷是与赈粜和赈给平行的救荒举措,旨在满足灾民或贫民借贷口粮、种子、牛具的基本需求.在实施赈贷之际,被救助者的贫困社会属性和救荒的道义正当性,内在地要求官府采取“秋成抵斗还官”措施,不收取放贷利息.但救荒资源的经常性短缺、备荒仓储难以持续运转和日常化赈灾造成的财政压力,倒逼着“量取息米”政策的出台.而收取利息的赈贷行为,又违背了该项制度的设计初衰.从“抵斗还官”和“量取息米”的策略演变,折射出古代灾荒赈贷制度运行的内在道义困局.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蕴含丰富海相凝析油的克拉通含油气盆地,目前已在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及其斜坡区的震旦系—三叠系发现6个大型海相凝析油气藏,这些油气藏呈现出轻质油、高含蜡凝析油气、干气—轻质油—挥发性油多种类型油气藏围绕烃源岩有序聚集的特点.基于烷烃损失量计算、凝析油中烃类分子成熟度参数和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提出塔北隆起满深—顺北地区轻质油和塔中隆起西部地区凝析油气藏是烃源岩在高成熟度演化阶段的产物,明确轮古东—吉拉克—桑塔木地区和塔中东段凝析油气藏是气洗分馏作用的产物.多套烃源岩差异生烃形成多期油气充注是
肇始于金陵大学与国立中央大学的植物病理学学科团队是我国植物病理学科发展的开创者、推动者与引领者.本文在大量文献检索、学者访谈的基础上对该植物病理学学术谱系百余年的师承关系、年龄代际、发展特点及历史贡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植物病理学学术谱系经久不衰,茁壮发展之渊源,以期对我国涉农相关学科之科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高温废弃气田埋藏深、渗透率低、地热能丰富,适合循环注采CO2开发.为实现CO2现场应用及地热高效开发,可在地热开采前注入CO2提高天然气采收率并恢复气藏压力.但对地下CO2采热过程还缺少系统研究,利用地面CO2发电热力循环过程也未见相关报道,CO2采热发电的经济性更需详细分析.为此,首先基于典型高温废弃气田建立了地热开发模型,全过程分析了地下CO2采热各阶段储层温压变化和采热速率;随后提出了有机朗肯循环和CO2直接循环发电方式,对发电热力循环过程进行了优化计算;最后采用平准化发电成本计算方法,对CO2采热
轻质油和凝析气是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沙四段)深层勘探的重要目标,为明确其成藏条件,系统分析了其烃源岩特征、油气相态演化规律、油气藏流体特征、储层成岩作用、烃源岩排出酸性流体特征及其对储层成岩的影响.研究表明,济阳坳陷沙四段烃源岩为盐湖—咸化环境沉积,有机质类型为Ⅰ—Ⅱ1型,生成油气相态演化分为4个阶段:常规油(含未熟—低熟稠油)阶段、轻质油阶段、凝析气阶段和湿气—干气阶段,其中,埋深4100~4800m为轻质油和凝析气生成阶段,对应有机质的镜质体反射率为1.0%~1.7%.沙四段轻质油和凝析气为晚
近年来,黄骅坳陷乌马营潜山二叠系碎屑岩和歧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取得高产煤成凝析气流,证实古生界潜山具有良好的凝析油气勘探潜力.系统分析了黄骅坳陷古生界凝析气藏的地质特征、流体性质、成藏主控因素等,剖析了典型古生界凝析气藏储-盖组合、媒系烃源岩生烃期次、油气充注期次及凝析气藏成因,明确了古生界煤成凝析气藏的发育模式.研究认为黄骅坳陷古生界发育多套优质储-盖组合,为凝析气藏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储集与保存条件.石炭系—二叠系煤系烃源岩于早白垩世、晚新生代两期生烃,具有“早油晚气、晚期为主”的生烃特点,是形成凝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