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功率对Q235钢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材料研究与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0m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不同的激光功率,对2 mm厚的Q235钢进行了激光焊(Laser beam welding,LBW).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室温拉伸和室温弯曲实验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激光功率对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头横截面,包括母材(Base metal,BM)、临界热影响区(Critical heat affected zone,ICHAZ)、细晶热影响区(Fine-grain heat-affected zone,FGHAZ)、粗晶热影响区(Coarse-grain heat-affected zone,CGHAZ)和熔合区(Fusion zone,FZ);激光焊接功率增大时,ICHAZ区铁素体(F)晶粒变大,珠光体(P)被分解;FGHAZ区的晶粒被细化,部分细颗粒状碳化物在F中弥散分布,其余部分碳化物与F在晶界机械混合;CGHAZ区主要为等轴状马氏体(M),晶界存有少量粒状贝氏体(BG)、板条马氏体(ML)和块状马氏体(MB);FZ区以马氏体(M)、针状铁素体和贝氏体(B)为主;在激光功率3535 W和3830 W下焊缝的硬度高于HAZ区和BM;当激光功率为3535 W时,接头抗拉强度为514.8 MPa、延伸率23.4%,FZ硬度平均值约为360 HV,获得了综合力学性能优良的接头.
其他文献
分析国内外海上油气工程作业所需的专用船舶,结合现有几类特种船舶的作业特点,提出一种自航式多功能海洋工程作业船的技术方案.自航式多功能海洋工程作业船是一种特殊的工程船舶,它具备自航及动力定位能力,可进行水下施工作业、无钻机修井作业、无钻机封井和弃井作业、测井作业、水下遥控机器人、饱和潜水作业、对外消防等.该船在作业中机动灵活,自持能力强,综合性能好,为中深水油气田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螺旋桨是船舶的主要推进装置,船舶的推进效率、燃料的消耗和排放量是设计的重要指标.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有限元法作为计算和评估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有效方法,能有效的模拟螺旋桨的运行状况,并获得模拟数据.本文基于CFD数值模拟法对螺旋桨进行有限元计算,比较在不同进度系数下,不同湍流模型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螺旋桨的桨叶压力及流场的变化趋势;揭示单桨、对转桨和串列桨的运行特性及敞水性能,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定位桩作为一种系泊定位工具,首次应用于半潜游艇运输船上.为保证该船在遮蔽航区作业时的停泊安全性,定位桩及其设备加强结构的强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有限元方法,对定位桩设备的加强结构进行强度计算分析,证实本船尾部定位桩设备的加强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其屈服强度和屈曲强度都满足劳氏船级社规范要求.
本文以300000 DWT级FPSO火炬塔设计为例,研究了在风场中火矩塔结构的风激振动.通过对风激振动下火矩塔的规范设计方法与ANSYS-CFX双向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方法研究,探讨了数值计算方法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介绍15000 m3挖泥船“Bonny River”的电动引航员软梯绞车设计、布置及其使用.此绞车设计比较新颖,通过电动引航员软梯绞车释放和回收引航员软梯,供人员登离船,在常规运输船舶上鲜有应用.其操作自动化程度高,安全方便,在当今越来越关注海员身心健康,努力改善船员工作环境的背景下,此设计值得推广应用.
在现代造船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管系加工精度差而返工的现象,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造船周期,因此提高管系加工精度是各船厂期待改善的技术问题.本文以39000 DWT散货船为案例,介绍一种船舶管系精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其主要内容是:针对船舶自身特点,确定管子安装基准及辅助线,对合拢管余量、布置进行优化,将三维摄影测量技术运用于合拢管制作所需的数据采集,以此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并生成加工零件图.
本文介绍基于FORAN软件的船舶电气三维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理清船舶电气的框架结构及设计思路,总结利用FORAN软件进行船舶电气三维设计的优点和特点.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保护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船坞污水排放法规要求,从现有船坞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健全污水管网、完善设备配置及改造船坞结构,搭建一套完整的船坞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真正做到绿色环保、绿色修船、绿色排放.
由于码头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在没有船坞的情况下,重型起重机码头安装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安装工程.为了充分利用码头海域和陆地资源,充分协调码头的泊船情况,本文就某2000 t风电安装起重机的码头安装技术进行探讨.
本文论述了标准规范在舰船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总结了舰船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舰船装备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