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季是流感好发时节,多喝煲汤可以起到很好的防病作用,因煲汤的主要功用就是祛寒湿、健脾胃、清肺热、清肠热、补中气。
选个好锅来煲汤
想煲出既营养美味又养生的汤,选一口好锅是必要的。
煲汤好锅应受热均匀
煲汤的目的是将原料和配料的原味和有效成分溶于汤汁中。汤料中溶出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肽、核苷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传统煲汤汤汁鲜美和口味醇滑的原因。
无论是风味各异的营养汤还是加入中草药的补益汤,主料肯定少不了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如鸡、鸭、鱼、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果和谷物也是常用煲汤原料之一。煲汤时,尽管不耐热的维生素C和部分B族维生素会遭到破坏,但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5、胆碱等,却是耐热的维生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熬煮还利于矿物质的溶出,如骨头中的钙,食物中所合的镁、锌等。
受热均匀的锅能担当煲一锅好汤的重任。不锈钢复底锅和沙锅在传热均匀方面表现良好。当将火调至文火时,可以控制整个锅内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在均匀的、较低的温度下,原料中有益成分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有利于溶出和保持原汁原味。
普通炒菜锅锅底较薄,不太适合用来煲汤。另外普通炒菜锅的材质和构造,使锅体升温较快,锅底温度过高,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在高温下易凝结变性,有效成分溶出量受影响,汤汁可能不那么鲜美。
药膳沙锅宜大一点深一点 药膳中多为补益药,强调文火煲汤,一般要求文火煲1~2.5小时(如果使用中药材提取物做,时间可以短一点)。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来讲,宜选用耐热性能好的精细耐热煲。一般的沙锅容易碎裂,轻则损失了锅,重则会烫伤使用者及家人。
做药膳对锅的大小和深浅也有要求,建议用大一点的和深一点的锅。因为药膳讲究文火长时间煲,期间会有大量水分被蒸发掉,因此要多加水,需要一个容量稍大一些、深一点的锅,以利于药膳沸腾时原料在锅里不断翻滚,促使有效成分加速浸出,并可避免水蒸气掀开锅盖而使汤水外溢,耗损了药膳的营养成分。
此外,那种因怕汤溢出而开盖煲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些用于药膳中的药材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开盖煲汤会损失原料的有效成分;同时开盖煲汤使水分蒸发过快,还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
煲汤要依料择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针对这个说法,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汤,即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
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半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45分钟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这三种煲汤中的营养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所以无需长时间煲汤。
专家提醒:长时间加热能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肉类煲汤别晚上喝
说了这么多煲汤的要领,您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肉类材料的功效。
排骨汤抗衰老。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肺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里面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牛肉汤中放番茄。煲牛肉汤时,放一两个番茄,可以增加汤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而且果酸能嫩化牛肉纤维,使肉质更鲜美。
猪蹄汤不宜常吃。由于其中的胶原蛋白不能完全利于吸收,会给胃肠消化系统带来麻烦,即使要吃,也要与青菜、莲藕放在一起煮。
最后提醒,肉类煲汤较油、热量高,不适合晚上食用,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
选个好锅来煲汤
想煲出既营养美味又养生的汤,选一口好锅是必要的。
煲汤好锅应受热均匀
煲汤的目的是将原料和配料的原味和有效成分溶于汤汁中。汤料中溶出的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肽、核苷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传统煲汤汤汁鲜美和口味醇滑的原因。
无论是风味各异的营养汤还是加入中草药的补益汤,主料肯定少不了富含蛋白质的原料,如鸡、鸭、鱼、肉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果和谷物也是常用煲汤原料之一。煲汤时,尽管不耐热的维生素C和部分B族维生素会遭到破坏,但在一定条件下,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B5、胆碱等,却是耐热的维生素,这些营养素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熬煮还利于矿物质的溶出,如骨头中的钙,食物中所合的镁、锌等。
受热均匀的锅能担当煲一锅好汤的重任。不锈钢复底锅和沙锅在传热均匀方面表现良好。当将火调至文火时,可以控制整个锅内的温度保持相对均匀。在均匀的、较低的温度下,原料中有益成分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不会受到大的影响,有利于溶出和保持原汁原味。
普通炒菜锅锅底较薄,不太适合用来煲汤。另外普通炒菜锅的材质和构造,使锅体升温较快,锅底温度过高,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在高温下易凝结变性,有效成分溶出量受影响,汤汁可能不那么鲜美。
药膳沙锅宜大一点深一点 药膳中多为补益药,强调文火煲汤,一般要求文火煲1~2.5小时(如果使用中药材提取物做,时间可以短一点)。从经济和安全的角度来讲,宜选用耐热性能好的精细耐热煲。一般的沙锅容易碎裂,轻则损失了锅,重则会烫伤使用者及家人。
做药膳对锅的大小和深浅也有要求,建议用大一点的和深一点的锅。因为药膳讲究文火长时间煲,期间会有大量水分被蒸发掉,因此要多加水,需要一个容量稍大一些、深一点的锅,以利于药膳沸腾时原料在锅里不断翻滚,促使有效成分加速浸出,并可避免水蒸气掀开锅盖而使汤水外溢,耗损了药膳的营养成分。
此外,那种因怕汤溢出而开盖煲汤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有些用于药膳中的药材有效成分具有挥发性,开盖煲汤会损失原料的有效成分;同时开盖煲汤使水分蒸发过快,还会导致药材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溶出。
煲汤要依料择时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煲汤时间越长,汤就越有营养”。这种说法是否有科学依据?
针对这个说法,同济大学医学院营养与保健食品研究所进行了实验研究。他们选择了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汤,即蹄膀煲、草鸡煲、老鸭煲。
通过检测发现:蹄膀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1小时后明显增高,之后逐渐降低,草鸡肉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在加热半小时后逐渐升高,蛋白质加热1.5小时,脂肪加热45分钟可达到最大值;鸭肉的蛋白质在加热1小时后含量基本不变,脂肪含量在加热45分钟时升至最高值。这三种煲汤中的营养并没有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有所增高。尤其是草鸡煲和老鸭煲,煲汤时间越长,蛋白质含量越低,所以无需长时间煲汤。
专家提醒:长时间加热能破坏煲类菜肴中的维生素:加热1~1.5小时,即可获得比较理想的三种煲汤的营养峰值,此时的能耗和营养价值比例较佳。
肉类煲汤别晚上喝
说了这么多煲汤的要领,您是不是已经跃跃欲试了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肉类材料的功效。
排骨汤抗衰老。骨汤中的特殊养分以及胶原蛋白可促进微循环,50~59岁这10年是人体微循环由盛到衰的转折期,骨骼老化速度快,多喝骨头汤可收到药物难以达到的功效。
鱼汤防哮喘。鱼汤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它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治疗肺呼吸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对儿童哮喘病最为有效。
鸡汤抗感冒。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的特殊养分,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气管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黏液分泌,及时清除呼吸道病毒,缓解咳嗽、咽干、喉痛等症状。煲制鸡汤时,里面可以放一些海带,香菇等。
牛肉汤中放番茄。煲牛肉汤时,放一两个番茄,可以增加汤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而且果酸能嫩化牛肉纤维,使肉质更鲜美。
猪蹄汤不宜常吃。由于其中的胶原蛋白不能完全利于吸收,会给胃肠消化系统带来麻烦,即使要吃,也要与青菜、莲藕放在一起煮。
最后提醒,肉类煲汤较油、热量高,不适合晚上食用,选在上午或中午吃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