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泡沫

来源 :篮球俱乐部·赛季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个世界没有一模一样的鸡蛋,然而21世纪的今天,复制似乎不再那么困难,在条件允许下,似乎连人类都可以克隆。然而即使是上帝完美复制出一副一模一样的躯体,但脑袋中的那些铁血、那些斗志、那些坚韧还会与原来一模一样吗?从拉里·伯德退役至今的18年里,NBA出现了不少像伯德一样身体素质平庸、手感出色、篮球智商超高的白人球员,可到了最后,人们才发现他们只是形似而无其神的“白色泡沫。”
  
  喧闹的球馆,苍白的灯光。拉里·南斯一个纵步摆脱麦克海尔的防守接到马克·普莱斯的传球后高高跃起,用他的长臂在空中划了一个圈,球正要顺着划落的轨迹塞入篮筐,突然一只白色的手掌出现在篮球和篮筐之同,这只手掌升起的并不高,只能勉强沾到篮球的底部,但只因这轻轻一点,球从南斯的手中慢慢滑下。在球速的惊呼中,南斯的身躯也随之坠落,和那手臂的主人在掉落时碰撞一起倒地。躺在地上,斜望着记者席的南斯两眼发直,依旧感觉不可思议:他刚刚明明还在底角防守克雷格的,不到两秒的时间,他怎么冲过来补防的?
  背部传来的强烈疼痛感让伯德脸上忍不住地出现一丝狰狞。伯德摆摆手,拒绝了帕里什伸过来的长臂,脸上露出一丝惨白的笑容,装作若无其事地从地上爬起,绷紧鼻翼对着刚弯起身躯的南斯骄傲地说:“我说过,这不是你能撒野的地方。”南斯撇撇嘴,并没有回击。
  伯德蹒跚地走了两步,严重磨损的脚后跟和背部还是钻心的疼。这是伯德职业生涯的最后一个赛季。由于之前遭受了太多劈头盖脸的残忍犯规,太多次奋不顾身的争抢地板球,他的身体已经糟糕到极点,但面对球迷们的无限期望,伯德只能蹒跚前行,如果不是背上缠着的厚厚绷带,刚才那一次补防摔地足以让他被担架抬出场外。虽然每走一步,伯德都异常痛苦,但依靠着经验和本能,伯德依然命中了一记记关键的跳投,拿下16分14次助攻。像以往一样掌控着比赛。
  这是1992年季后赛第二轮第六场,波士顿依靠着伯德的坚持,将比分扳至3比3。在接下来的抢七大战中,骑士队的防守球员终于发现了异常:伯德无法运球。他们果断地改变了防守策略,只要伯德一持球,防守球员立马上前紧逼。由于背伤,伯德无法运球进攻,他在有限的机会里只有9投6中拿下12分,落寞地结束了职业生涯最后一场比赛。虽然无力回天的波士顿被淘汰出局,可现场的观众却动情地唱起了赞歌:“Lar-ree!Lar-ree!Lar-ree!”,送给他们的超级英雄——拉里·伯德。
  凯尔特人这个曾经的超级霸主从此走向了没落。球场上再也见不到那弯曲的卷发,那长筒袜、那喋喋不休的垃圾话。十多年来,球迷们一直在寻找着这个英雄的传人,从无限期待,到失望透顶,最终,球迷们终于发现,伯德是无法复制的!
  他敢直接用球直砸“联盟第一恶汉”兰比尔的脑门,他敢用薄弱的身躯义无反顾地冲进内线,他敢拼抢每一个地板球,他敢在防守力量不足时依旧死缠烂打,这便是伯德成功的因素——勇气
  
  好男人与好球员
  
  1997年邓肯横扫美国大学篮坛。他沉稳的赛场作风、纯熟的进攻技巧,缄默的性格无不令圣城人们疯狂。只是少有人知的是当年在大学风云一时的球员不止邓肯一个,还有一个叫做范霍恩。
  寸头,白里泛红的面色、唱诗班少年一样的脸,内八字的膝盖,长筒袜,这是一个看起来柔弱的男人,但这是一个早熟,坚韧的男人。当高年级生们还在琢磨声色犬马时,大一的范霍恩已经在球场,课堂间沉默地穿行。“6月,我的二女儿就要出生了。”这是18岁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
  出于家庭的责任感,在犹他大学,范霍恩练习的比任何人都刻苦,他的跑动练习在犹他大学被称为“地狱式”。1996年选秀大会之前,手握二号签的猛龙和三号签的灰熊都保证摘下范霍恩,但范霍恩却决定坚持读完大四,因为他答应了去世的父亲要完成大学的学业,在他看来,信守承诺比篮球要重要。
  1997年范霍恩大四场均22.1分9.8个篮板,三分命中率44%,罚球命中率91%,篮网用榜眼签选了他。在试训时,范霍恩全速自底线跑到彼端三分线。急停三分命中。然后十个点射三分,40次出手进了32个,接着又表演了自抛自扣等,令经理们瞠目结舌。而这一切对范霍恩而言,只不过是训练中反复出现的场景。到篮网后,他每天第一个来训练馆,练习各类基础动作和投篮,在一对一的时候,队中没人是他的对手。
  右脚裸严重的韧带拉伤让他错过了新秀赛季的前17场比赛,之后范霍恩打出了场均19.7分6.6个篮板1.7次助攻的表现。彼时皮特·马拉维奇已经去世9年,拉里·伯德退役5年,在这个八成球员都是黑人的职业联盟,主流球迷却是中产阶级白人,他们从未放弃对下一个“白色希望”的探寻。球迷们侧着头打量着他:内八字的膝盖使他的步伐看上去有些拖沓,2.08米的身高,肩却很窄,长筒袜齐膝,一张唱诗班男孩似的,不知道是哭是笑的脸,他的出手点很高,投篮的动作很美,身上透着老式,全面、技巧娴熟的影子。
  在1998-99邓肯封王的缩水赛季,范霍恩场均21.8分位列联盟第五,这是他的第二个赛季。在NBA三分命中率只有30.8%的他更多依靠跳投和切入得分。在切入时,他有全面的投射技巧和极佳的上篮手感。
  2000-01赛季,范霍恩重伤缺阵33场,伤后复出,他不是过去的自己了。速度的劣势在NBA激烈的斗争下被逐渐放大。他大幅度的运球因为缓慢的速度而显得无效。他缺乏足够有效的背筐技巧,联防让禁区成为了他的禁地,于是他越来越多地进行三分远射。在防守端,他的身体完全缺乏压迫能力,脚步缓慢容易失位。而因为畏惧伤病,远离篮下,失去勇气的他从光芒四射走向了平庸。
  “篮球只是生活极小的一部分,只是一出戏。”21岁的范霍恩说道。
  态度决定一切,范翟恩最为缺少的正是伯德敢于内线搏杀的勇气,不顾一切的求胜欲望和对于篮球执着的态度。
  
  沉默的德国战车
  
  范霍思的最后两个赛季是在小牛度过的,这两个赛季他成为一个和他风格相似的白人大个子射手的替身。这个大个子正是另一个刚进入联盟就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个伯德”的诺维茨基。
  16岁的德克·诺维茨基因为身高离开了心爱的网球和足球,开始专心训练篮球,20岁那年,他去波士顿参加试训,在那他让篮球一次次轻易地穿网而过,时任波士顿主教练的NCAA名帅里克’皮蒂诺被德克的表演所征服,惊呼他会成为继伯德之后最伟大的白人篮球运动员。
  在波士顿正准备在选秀大会上用他们的10号签将诺维茨基摘下时,小牛主帅尼尔森与雄鹿交易换来了9号签,在波士顿的前一位抢先将德克劫走。
  选秀大会后,老尼尔森志得意满地夸赞着新入门的弟子:“他有七尺身高,有美妙的双手,有运动能力,有小前锋的灵活性,他就像拉里·伯德!”
  在崇尚进攻自由的小牛,老尼尔森并没有适德克加强力量训练,放任他在场上奔跑,远射。 只有4年正规篮球训练的德克开始成为了“训练馆耗子”,在进入联盟的第一个赛季,并未适应NBA赛场的他场均只得到8.2分3.4个篮板。每天高强度的训练并没有白费,第二个赛季德克开始崭露头角,第三个赛季他成为了“达拉斯三剑客”之一,进入了联盟第三阵容,之后他成为了NBA全明星赛的常客。
  2006年德克战胜了“联盟第一大前锋”邓肯所率领的马刺,挺进总决赛,然而却死在了韦德的罚球下。2007年“德国战车”率领小牛横扫千军拿下联盟最高的67胜,却遭遇了尴尬的“黑八奇迹”,在媒体的嘲讽中,诺维茨基成为了欧洲第一位拿下NBA常规赛MVP的球员。
  从这开始,德克被打上“软蛋”的烙印,2009-10赛季的德克用连续的绝杀和末节29分力挽狂澜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在关键时刻并不软弱,可在季后赛的第一轮,他们再一次倒下了。
  12年的职业生涯,诺维茨基成为了联盟顶尖的跳投手,他从一个单一的射手变成了罚球制造机,联盟最好的中距离背身跳投手,他还成为了一个优秀的低位防守者,他的投篮区域像拉里·伯德一样遍布全场,他像拉里·伯德一样精通各种进攻武器,在赛场上他有着充沛的斗志,然而他为什么会一次次失败?
  因为他太低调了,在队友表现不佳时,他不会站出来怒吼;当裁判判罚不公时,他不会上前强硬的争执;当对手挑衅时,他不会像伯德那样狂喷垃圾话再在进攻端单挑直至将对手逼到崩溃;当全队士气低落时,他只会选择一个人上前拯救世界,而并非像伯德一样在更衣室大喊:“兄弟们,跟着我一起上前干死那群混蛋!”
  缄默、内敛是一项优秀的品质,但这不适合一个领袖,一个成功的球队领袖需要的是霸气!德克缺少的正是伯德那嚣张至极的个性所向无敌的霸气!
  
  名门子弟
  
  出身名门的迈克·邓利维突兀间就出现在大学赛场上,他举止优雅,和伯德相同的身高相似的体重、出众的篮球智商,有着一个在快船做主教练的老爸,在杜克大学与“天之骄子”杰·威廉姆斯成为名满全美的“双子星”。现今美国队主教练“老K”称赞邓利维是“继格兰特·希尔之后最多才多艺的球员”。
  2001年NCAA决赛,面对拥有理查德·杰弗森,阿里纳斯的亚利桑那野猫队,邓利维在下半场疯砍18分,三分球9投5中,其中包括在45秒内连续命中3个三分球,帮助杜克大学击败野猫夺冠。
  大三时邓利维表现更进一步,场均17.3分7.2个篮板2.1次助攻。在大学三年,杜克大学的比赛成绩为95胜13负,胜率达到88.0%。
  邓利维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赛场上的冷静让球迷们不得不为之疯狂,在进入NBA之前,球迷们就认为他成为伯德只需要时间而已。他的跳投看起来纤秀小巧,但他柔顺的指尖却让球一个个地穿越篮网。他的步伐并不算快,但他能够比其他人更准确地判断自己应该在什么位置出现。他能够在两翼寻找到空档,接到球随即跳投出手。在2002年姚明当选NSA状元的那年,邓利维被勇士用探花签摘下,旧金山的球迷无比期待着他能成为像里克·巴里、拉里·伯德般的白人骄傲。
  第一个赛季邓利维只首发三场,场均不过5.7分,球迷们还是安慰着自己,邓公子只是没有得到机会。第二个赛季,邓利维得到了梦寐以求的首发位置和上场时间,但他只有场均11.7分5.9个篮板2.9次助攻的表现,这是一个合格的首发数据,但距离探花的身价依旧遥远。2005年勇士的总经理克里斯·穆林用5年4400万美元续约了邓利维,可2006-07赛季,邓利维在勇士的场均得分甚至跌落到了11.5分,而这五年里邓利维仅缺阵11场,勇士也给足了邓利维的成长空间。终于,蒋也无法忍耐的勇士在2007年1月将邓利维交易到了步行者。
  在步行者,小奥尼尔受困于伤病,格兰杰和邓利维都得到了足够的成长空间。2007-08赛季,邓利维场均19.1分5.2个篮板3.5次助攻的表现看起来足以和格兰杰一起撑起印第安纳的天空。从赛场上的表现来看,他的传球技术算不上高明,但有着良好的传球意识。他攻击篮筐的手段依旧不算丰富,空位三分,突破急停占了绝大多数,还好凭借柔和的手感保持着较高的效率。他的无球跑位,传球,身高让他似乎有摆脱“水货探花”帽子的倾向。
  好景不长,之后的一个赛季,邓利维遭遇了伤病困扰,伤愈归来的邓利维变成了一个没有身板,只会在外线放风筝的病态老大爷。曾经时常突入禁区的他,却已经越来越畏惧篮下斗争,本赛季的场均得分甚至跌落到10分以下。
  标准的姿势,漂亮的弧线,完美的入筐,看他的跳投是那么舒服,那么轻松,只是邓利维剩下的仅有这些。邓利维的天赋毫无疑问,出身于篮球世家、名门杜克,但这些不会给他带来球场上积极的进取心,没有生活压力的大少爷邓利维不会有出身于社会底层黑人球员疯狂苦练只为一朝翻身的动力。他只是在依赖着自己的天赋,挥霍着自己的天赋,而从来没想过如何刻苦训练,让自己的进攻手段变得更多,如何让自己更进一步。
  成功等于1%的天赋加99%的汗水,邓利维缺少的正是伯德为了成功,在训练馆积极刻苦、勤奋进取的决心。
  
  复古的沧桑男人
  
  他仿佛是从上世纪70年代旧录像中走出的球员——无论是那长长的蓬松卷发,还是脚上款式古老的长筒球袜,亦或那不慌不忙,却精确细腻,飘忽优雅的球风。
  他的比赛让球迷着迷,同伯德一样,他没有强劲的弹跳,没有旋风般的速度,但他同样擅长掌控节奏。他有着完美的跳投姿势,有能在任何地方迅速挑选合适手段完成令人眼花缭乱得分动作的能力。只要出现一寸缝隙,他就能找到得分机会,他的反应似乎永远比对手快上半拍,他丰富多彩的进球招数几乎成为本能。在他面前进行一对一防守简直是一种徒劳——他有太多方式骗过对手得分。在那时看来,他几乎是一个完美的杀手。
  有一些早熟的人,他们在进入NBA前,便已经懂得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完成进攻。他们就像一个进攻技巧展示器,取分是不够的,他们的存在似乎是给对位防守者上课。这样的怪物并不多,拉里·伯德,格伦·罗宾逊、保罗·皮尔斯,以及冈萨加大学的王牌——亚当·莫里森。莫里森不仅在训练馆中千锤百炼地锤炼自身进攻技巧,
  他同样拥有高昂的斗志和极强的赛场求胜欲望,他甚至憎恨失败,他会在败北之后号啕大哭。这是一个真实的莫里森,他是糖尿病患者,在比赛之前必须注射药物才能上场,但这个病人却是NCAA最好的得分手,大三时期莫里森场均28.1分5.5个篮板1.7次助攻,位列全美大学得分榜第一位,他成为了NCAA最优秀的球员,他被乔丹亲自用探花签带回了夏洛特。可惜,这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悲剧。
  在NBA莫里森面对更强硬的防守失去了大学联赛中贯有的节奏,他的投篮假动作很完美,但突破时的第一步速度过于缓慢,这让他无法为自己制造出足够的投篮空间,他擅长挡拆,但爆发力的欠缺让他难以及时的切入。在第一个赛季,莫里森仅有场均11.8分,37.6%的命中率。以他的勤奋和求胜欲望,假如给他时间,他会用其他技术层面上的提高来弥补这一切。然而,现实没有如果,他的膝盖韧带反复受伤和糖尿病在之后完全将他毁掉。伤病带走了他的自信,带走了他的理想,他离开了山猫,减去了那头凌乱的长发,穿着笔挺的西装端坐在斯台普斯场边。这个夏季他离开了湖人,甚至可能就此离开联盟,不过在球场上的存在换来的只是无期的黑暗,那么离开球场享受生命、感受阳光似乎也是一种解脱。
  那似乎是巨星传奇的开始早熟、坚韧、勤奋,斗志,执着,然而,许多人的命运就是这样,伤病可以毁灭一个完美的开头。莫里森缺少的正是伯德在职业生涯前期所拥有的健康,事实证明:健康比天赋、比勤奋,比斗志更加重要。
  随着时问的冲刷,我们依旧可以找到伯德的影子:略有些神似,大器晚成的“全能弯刀”特科格鲁,可他比起伯德要弱化100倍;被伯德亲自挑选拥有强硬赛场斗志的泰勒·汉斯布鲁,问题是他离开禁区便毫无作为;今年黑马巴特朝的新秀戈登·海沃德,只有细皮嫩肉的他同样缺少着霸气。
  敢于搏杀的勇气,坚持不懈的努力,嚣张的个性,充沛的斗志,进取的态度,无可匹敌的霸气,这些铸就了独一无二的拉里·伯德,曾经被球迷寄以厚望的那些球员一个个都变成了“曾经富有才华的白人”,他们最终证明了他们只是“白色泡沫”,而伯德,伟大的拉里·伯德,他似乎永远也无法复制。
其他文献
当媒体将目光集中在热火和湖人身上时一支老牌劲旅正静悄悄地攀升到联盟第一的位置:圣安东尼奥马刺这支曾经四夺总冠军的球队东山再起,“三叉戟”领军的阿拉莫军团演绎了一出王者归来的好戏。    在新赛季开打前,媒体预测NBA总冠军时,湖人和热火毫无例外的住列前二,至于马刺,小牛等昔日劲旅在引援不力的前提下,看起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旧瓶装新酒    年龄老化,是每一支王朝球队都会遇到的问题
期刊
背景:
  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超重和肥胖人群不断增加。肥胖是目前非常关注的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肥胖是诸多慢性疾病如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各种癌症的发生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预防与治疗肥胖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核受体是配体激活转录因子,通过调控靶基因表达变化,在机体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孕烷X受体(PXR/NR1I2)和组成性雄烷受体(CAR/NR1I3)是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参与维持能量稳态。胆汁酸是机体内胆固醇分解代谢的最
在经历了一个乱哄哄的夏天后,围绕着NBA洗牌的各种图谋终于暂时尘埃落定。2010-2011赛季只始征程,魔术队取得了季前赛七连胜的战绩,在赢来广泛关注的同时,其中也夹杂着很多而以为然的目光。霍华德能否在新赛季问鼎总冠军?在最新的联盟30支球队的超级英雄们的画像里,漫画公司将霍华德包装成目露凶光带着挑衅神色的金刚狼,这是个提醒魔术和霍华德的信号,要想如愿,他们必须展示一股狠劲!    联盟在新赛季升
期刊
不成王,便成仁    在被土耳其淘汰出局后,塞尔维亚显然失去了争夺世锦赛铜牌的兴致,而立陶宛人对这枚奖牌的向往显然就要强烈得多,由于他们此前的半决赛要早于对手,他们甚至有更多的时间去备战这场比赛。  事实上比赛的进程印证了这一点,塞尔维亚人在场上的表现恍恍惚惚,很明显还没有走出败给土耳其的阴影,倒是擅长打三、四名决赛的立陶宛人(立陶宛历史上曾数次夺得奥运会铜牌)非常从容,此前一天仅拿到4分的克雷扎
期刊
背景:
  苯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化学品和普遍存在的环境污染物。慢性苯暴露可以影响造血系统并可能导致各种类型的白血病。苯是代谢活化性毒物,其氧化为活性中间体是产生血液毒性和骨髓毒性的先决条件,苯的活性代谢产物1,4-苯醌(1,4-benzoquinone,1,4-BQ)常被用作体外毒理学研究的受试物。已有研究表明,1,4-BQ可增加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诱导线粒体损伤、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虽然已有许多有价值的苯的毒理学研究报道,但苯的毒性机制还不十分清楚。
  细胞内环
杰里·劳斯多夫这个曾选中乔丹的伯乐,如今他的儿子迈克尔·劳斯多夫也已成为了公牛的球队主席和首席运营官,一尊皮蓬的铜像也将树立,在联合中心外陪伴乔丹——这些都是新时代的序曲,而其华彩乐章,唤作《牛角上的玫瑰》。很明显,在公牛队老板们未来N年的如意算盘里,能在NBA收获多少名利,很大程度上都寄托在德里克·罗斯的努力上。因为他们相信,押宝罗斯是他们最佳的选择。(公牛队新任主帅汤姆·锡伯杜对罗斯寄予厚望)
期刊
《十月围城》中商人李玉堂,原本只是一名“只出钱支持,但又想划清界限”的爱国人士然而,在戏班遭遇血洗、报社被袭后,他变了。在报社,这块空气中都充斥着革命的土地上,他再也无法袖手旁观接手成为这次行动的策或人,成为整部电影的反差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人物。    杰梅因·奥尼尔,一个将“棺材佬”3个汉字纹在左臂上的NBA球员,在波士顿北岸球馆,这块连地下室都散发着铁血和团队的球馆,小奥尼尔将接过球队的内线重任
期刊
尼克斯,即使连正不入季后赛,但因其身处纽约所以仍是全美最受关注的体育俱乐部之一。当阿玛雷·斯塔德迈尔以5年1亿美元落户大苹果城时,“小霸王”在时代广场下张开双臂的媒体照成为各大门户的头条,似乎在暗示,尼克斯将走出伊赛亚·托马斯执政时期的深渊,迈入新的未来。而如此的高姿态和纽约人那种旁若无人的城市基调所吻合,谁又知道新的十年是不是纽约人的十年呢?    在全美最大都市和一亿合同的诱惑面前,小斯没有楚
期刊
新赛季霍华德个人签名鞋    ★天足鞋底加ForMotion科技  ★内侧轻质的Monomash材料  ★三道杠设计与鞋面相分离  今年夏天,NBA最具喜感的球员霍华德再临中国,以超人为元素包装的活动非常有趣。美中不足的是,因为当时最新款的球鞋还未制作完毕,所以霍华德在夏天带来的超人Bounce球鞋,并非是他下赛季将穿的球鞋。现在,新赛季即将开始,adidas专门为霍华德为设计的Commander
期刊
2010年9月13日,美国队在世锦赛上以81比64大胜东道主土耳其,时隔16年重新捧起世锦赛冠军。两年内美国男篮先后捧起奥运会金牌及世锦赛冠军,也宣告“梦之队”再回巅峰,世界篮坛重回属于美国的霸主时代。  篮球始于美国,NBA则是一直以世界最顶级的职业篮球联赛自居,因此当美国队足足16年未曾染指世锦赛冠军时,无疑是种耻辱。    世锦赛梦魇    1994年,美国男篮首次组织职业球员参加在加拿大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