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病毒样颗粒的制备及鉴定

来源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jsw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酿酒酵母系统建立表达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PoliovirusI)病毒样颗粒的技术方法,为研究新型脊髓灰质炎预防性重组疫苗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合成密码子优化后的PoliovirusI型的P1及3CD基因,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同时表达P1和3CD基因的表达载体,通过化学法转到酿酒酵母胞内,诱导表达并破碎酵母后,利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物进行初步纯化并鉴定。结果重组酿酒酵母质粒通过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P1及3CD片段成功插入到pESC.URA载体中。密码子优化后基因与未优化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透射电镜分析显示将重组质粒转到酿酒酵母细胞内可以有效表达并组装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的病毒样颗粒。结论在酿酒酵母细胞内同时表达P1和3CD蛋白可以有效组装脊髓灰质炎I型病毒的病毒样颗粒。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对神经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病毒感染方法敲除胶质瘤细胞LN229的SENP1基因,然后用双染法检测基因敲除后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用Tanswell小室法检测基因敲除后胶质瘤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 敲除SENP1后的LN229细胞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被抑制,双染实验发现SENP1敲除可以促进肿瘤细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成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人冠状病毒(HCoV—OC43)的感染状况,了解HCoV.OC43的流行分布和临床表现特点。方法针对主要结构蛋白S与N分别设计引物,建立两套一步法逆转录PCR检测方法,并对559份采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北京地区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鼻咽拭子标本进行HCoV-0C43筛查;同时对阳性标本进行常见呼吸道病毒的共感染筛查,并进一步分析HCoV.OC43
期刊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人博卡病毒(HBoV) VP2病毒样颗粒(VLPs)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的最佳条件.方法 HBoV VP2 VLPs免疫小鼠后,用ELISPOT方法检测小鼠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观察不同多肽刺激、不同细胞培养时间、不同细胞浓度以及不同浓度特异性刺激多肽条件下ELISPOT结果.结果 多肽P3(GYIPIENEL)及P5(LYQMPFFLL)刺激HB
目的 分析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BV)S基因准种分布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 收集3例HBsAg与抗_HBs同时阳性者的血清和基本信息,提取HBV DNA,用PCR法扩增HBV S基因,将S基因克隆至载体,测序后通过软件分析准种序列差异、计算遗传距离分析进化选择压力.结果 1号样本感染的HBV为B2型,2号和3号为C5型;准种遗传进化分析发现1号同时存在两种优势病毒株,2
目的 了解湖南长沙地区重症肺炎患儿中呼吸道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集重症肺炎儿童的肺泡灌洗液标本122份,采用巢氏或普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PCR或RT-PCR)对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及副流感病毒1、2和4(PIV1、2、3、4)、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B(IFVA-B)、人偏肺病毒(HMPV)、冠
为了更好的掌握内蒙古地区流感流行规律,现对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1年的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流行病学监测 收集和整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0-2011年内蒙古自治区报告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 illness,ILI)监测数据[1],分析全区的ILI流行病学资料.1.2 病原学监测 采用Real-time RT-PCR对ILI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
期刊
目的 了解不同肝脏病理炎症分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化学和病毒学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428例接受肝脏穿刺病理活检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HBeAg和HBV DNA水平同时进行测定;根据肝脏炎症病理分级分为四组;利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不同肝脏炎症病理分级的患者的生化学、病理学和病毒学等指标.结果 平均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在四组患者中无差异;外周血ALT、AST、TBil、A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族人群感染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的基因型别,为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医院收集维吾尔族丙型肝炎(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基本信息,通过反转录巢式PCR法扩增HCV NS5b区并进行序列测定,与HCV标准株比较分析、绘制系统发生树、确定其基因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9份丙型肝炎患者的样本中,HCVRNA阳性者为20份,基因型
目的 探讨我国北方地区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特点及其与预后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55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病因及转归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655例急性、亚急性肝衰竭病因构成:病毒感染仍是首要原因,占比38.17%,其次为病因不明36.95%及药物引起(22.75%).病因变迁:2002年至2005年,病毒感染是急性、亚急性肝衰竭首要病因,占比5
目的 评价国产阿德福韦酯片治疗成人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试验方法,入选1930例患者服用阿德福韦酯片10 mg/d.随访观察采用标准操作规程(SOP),观察12周、24周、36周、52周的生化、病毒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1930例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52周,HBV DNA阴转率分别为16.42%、28.55%、37.25%、43.3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