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差价百倍背后

来源 :人民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hao9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列卫,一种通体金黄的椭圆形药物,在很多白血病患者眼中,就是救命药。然而因其由瑞士诺华制药研发生产,诺华在全球对该药都申请了专利保护,因此格列卫在全球的价格都非常昂贵,在中国,该药物的价格达到23000元~25000元/盒。这意味着白血病患者仅该种药物一年的花费要将近40万元,并且该药物并不在大多数省市医保范围内,普通工薪阶层根本无法承受。
  而印度却没有理睬诺华的专利保护,其仿制药的价格仅为200元,且藥效不差。但由于这种药物无法通过正规渠道在国内售卖,因此需要患者通过特殊途径从印度代购。2014年,一位名叫陆勇的白血病患者因为给病友从印度代购这种药物摊上了牢狱之灾,湖南省沅江市人民法院对他的审判结果是“销售假药罪”。
  漫长等待
  据查询,格列卫在中国的专利申请日期为1993年4月2日,中国的法律规定,专利期20年期满,这意味着国内的仿制药企业在2013年4月1日后,就可以合法生产格列卫了。
  事实上,包括江苏正大天晴、豪森制药、齐鲁制药在内的四家制药公司早在2011年已经注册申请,其中正大天晴以及豪森制药的格列卫仿制药产品在2013年8月18日上市,豪森制药生产的格列卫定价为3800元左右/盒,正大天晴的定价约为4200元/盒。
  这一价格虽不算便宜,但相较于之前的2万多元,已经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申报了三四年的时间,专利还没到期就已经开始申报了,因为格列卫属于急需用药,国内只有急需用药、儿童用药才能走快速通道,否则还要更久。”江苏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下属南京正大天晴制药总经理田舟山介绍。
  据了解,在专利药到期后,药品的价格一般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仿制药的大门更是从此打开。然而田舟山透露,情况并不如想象的乐观。“一般三四年前申报的药(三类新药)审批速度还可以,五六年审批能下来,但要是这两年才申报的,估计都要十年以后才能拿到生产批准了。”
  相比较业内的平均数据统计,不少药企表示这样的数据并不准确,因为近两年,由于国外专利药陆续到期等因素,申报审批等待批复的时间越来越长。
  哪怕是进口药品的审批也难逃等待。据了解,目前进口药品等待临床的审评时间为6~10个月,申请生产的审评时间快则20个月,慢则需要62个月,总时长历时5年。而相比较欧美国家的评审时间,美国平均为303天,欧洲约1年。
  为何审批慢
  审批的缓慢直接导致了药企的研发成本回收以及盈利遥遥无期,而对于患者而言,这样的等待有些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
  与药企和病人的急切需求形成冲突的是,审批部门对加快审批带来安全问题的担忧,毕竟药品审批的第一要义还是安全,在现有的制度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审批速度慢是为了安全所付出的代价。
  据了解,目前我国编制内的审批人员约为140人,而美国这一人数达到了4000多,欧盟为3000人。有专业人士分析,人员短缺是造成现如今审批速度跟不上的根本原因。2014年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尹力曾公开表示,将会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以及“提高新药审评收费标准”的方式来解决目前突出的人员短缺问题。
  但也有人指出,低水平的重复申请才是审批速度减慢的主因。
  一份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的新注册申请达到了8800多个,较两年前上升了近23%。其中化学3.1类新药在2014年申请量达1619个,较2013年1025个增幅高达58%。
其他文献
从进入内科实习到现在,已整整过了半个世纪。至今我仍热爱内科专业,我喜欢内科医师侦察兵样的探索过程,从病人的主诉、病程、体检、常规化验等的基本调查研究手段中去发现疾病的蛛丝马迹,逐步深入,挖掘出主要的疾病以及其相关的问题。然后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问题,逐个予以解决,最后取得整体的胜利,使病人得以康复,甚至重返工作岗位。这就是对我辛勤劳动的最高奖赏和激励。
深圳市从1998年开始建设第一批重点医学专科,2002年在总结第一批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始启动了第二批重点医学专科建设.这次我们主要从组织管理、学术水平、医疗技术、人才建设、条件设施等5个大的方面构建了重点医学专科的建设标准,依据该标准评审出第2批重点医学专科,这个建设标准对于指导重点学科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知该标准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没有完整的体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