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书的时候别人在和“世界”玩

来源 :课堂内外(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哀叹青春就葬送在日复一日的考研里时,当我发现追求只剩下“就业挣钱买房子”时,“梦想”真的成了一个虚词。我很想知道异国他乡的同龄人,他们的梦想在现实面前还有多少。因此,当我看到英国人权事业机构将召集世界大学生在印尼举办研讨会的消息,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被英语摧毁的优越感
  我从未想过自己蛰伏已久的出国梦会在印尼的一个小岛上实现,也从未想过和外国同龄人首先聊起的话题竟然是人权,更未想过在国外使用英语时频频受挫。我对英语的自信心不是一日建成的,作为一名追剧长达7年的美剧控,我练就了一副纯正的美式卷舌腔,俚语满天飞,也算略通西方文化。从初中到大学的各路英语考试,一律不在话下。
  然而,我遇到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将报名费交到主办方手中。英国人权事业机构的亚洲总部设在泰国,我需要先将人民币兑换成泰铢,再用Paypal(类似支付宝)支付。英国总部先给我发来一份Invoice,看着这个在考试中出现过N次的术语,我立马沾沾自喜地想“这就是发票啊”!然而对于它的具体用途,大脑一片空白。这时抱起字典背词条也没有用了。
  我上问老师,下搜网络,终于搞清楚它的用法,颤颤巍巍点了“付款”。当主办方终于收到我的报名费并给我发来一份Receipt(回执)时,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这是我有生以来用英语做的第一件实事。
  从上Facebook寻找同道中人,到苦苦搜索热点人权问题的英文表达,再到恶补日常会话,短短几天的临行准备,让我的英语能力暴涨,胜过十多年所学。此时,它已不是一个考试砝码,而是一种真切的生存技能。
  当在飞机上听到乘务员播送“我们已经飞离国境,翱翔在南海的上空时”,我迅速开启“国际模式”,界面输入输出语言通通变为English。
  到达目的地,在会前报到登记时我感到自己运行状态良好,还轻松地和志愿者秀起自己从情景喜剧里看来的笑话。但不知哪根神经又开启了我的“中文模式”,我发现会服有些偏小,拿去前台兑换,志愿者询问:“You want size-up?”我脱口而出一个带着浓浓东北味儿的“对”!在大家的一片笑声中,我无地自容,长期以来在英语考试中培养出来的优越感瞬间崩塌。
  感受不一样的头脑风暴
  亲朋好友听说我要出国参加一个研讨会,纷纷问我是关于什么内容。我有些羞于向他们解释,可以想象当我兴致勃勃地说“这是一个关于人权、人道主义和责任的研讨会”时,他们脸上的那种轻蔑,和心里暗暗下的一个定义:扯!
  在一场关于志愿工作的小组讨论里,来自不同国家的同龄人都在踊跃地谈论自己的志愿者工作经历。从为残疾人筹款到定期去养老院打扫,从向失学儿童捐赠到充当国际大型活动的“小螺钉”,每个人都经验丰富,唯独我保持着尴尬的沉默。我惊讶地意识到,志愿活动在国外大学生的生活中竟然占有这么大的比重。公益活动对他们而言已成为一种习惯,“做什么”不是他们的困扰,怎样做得更有新意更有价值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
  仅仅在讨论“如何筹款更有效”时,小小的会议室里就刮起了一股头脑风暴,有提议举办马拉松赛跑的,有提议做机器人招徕过路人的,甚至有不少人提议举办假面舞会。每个人都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自己的方案,用大量的数据和实例来证明可行性。我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听着这些闻所未闻的点子,对这些梦想家兼行动家们又惊又叹。在他们的雄辩里,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NGO(非政府组织),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差距,第一次倔强地萌生出亲自做一场公益活动的想法。
  低头想想自己,从小被灌输“管好你自己吧”的处事哲学,唯一的志愿经历是在校图书馆帮忙做过短短几天的整理工作。去年暑假犹豫要不要去短期支教,权衡一番利弊后,也以“耽误学习”为由放弃了。
  我奇怪地发现自己愈长大,愈对一些朴素的原则产生了抗拒之心。所谓助人为乐,所谓乐善好施,所谓予人玫瑰,这些看似宏大实则微小的爱心,在我的有色眼镜里已通通变了味。
  为什么不在舞台中心跳个舞
  研讨会最后一天,我们小组的“结业作业”是一个可以让所有人都参与的舞台剧,故事脚本敲定为“一种服务公共的意识”。
  为了让展示更有现代感,我们在结尾安排了一段朗朗上口的RAP。组长Daniel从角落里拉起一个印尼男生,提议让他来完成这个重任。男生黝黑的脸庞由于紧张而憋成酱紫色,用带着口音的英语重复着“My English is poor”,这个熟悉的形象让我想起了那枚残忍的标签——隐形人。
  由于Daniel的坚持,这个男生只得硬着头皮上。排练时他频频出错,委屈的神情让人觉得他下一秒就会放弃,将所有人的劳动成果毁掉。
  表演当天,作为最后一个出场的小组,我们在后台忐忑地等待着。所有人屏气凝神,只有印尼男生还在面对着墙吃力地练习着。看着他努力的背影,大家心有灵犀地交换着谅解的目光。
  当他站到舞台中央时,我们不由自主地为他打起拍子来。这一举动感染了全场,台下的观众都将胳膊举到头上,打起了轰轰烈烈的拍子。他的背影逐渐挺直,RAP越来越流畅,完美地表演完后,还向全场自信地大吼了一声“Yeah”,让我们既感动又捧腹。幕布缓缓落下的时候,他激动地转过身来向我们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在那个眼神中,我看到了最真实的梦想成真。
  当彩灯闪亮,幕布拉开,你为什么不在舞台中心跳个舞?不必忌惮嘲笑,要知道,这世界从来就属于勇敢者。当汗水浸透过衣襟,路上埋下过脚印,才发现关于梦想的那些碎碎念,从未随着时光走远。正是那些让人不可思议的梦想,才让我们成为这个平凡世界里不凡的英雄。
  2011年的夏天,我拖着行李从出租车中狼狈地爬出。威海的太阳像会照穿人体一样刺痛我的眼睛,山大在一片白光中渐渐打开,向远方一望无际地铺去。从未见过的景色十分陌生,却随处散发着亲切的气息,新鲜的海风和直白的阳光摆出明媚而热烈的姿态,给了我—个大大的拥抱。   我莫名其妙地被打动,所有复杂难言的忐忑瞬间被抚平。威海和山大,就这样毫不违和地进驻了我的生活,这热情如火的地方将是我青春的坐落之地。
  海风里的嬉笑声
  威海是一个临海的小城,交通不太便利,所以“气有浩然”的山东大学在这里浓缩成了相对封闭的小小校园。从大城市考过来的同学刚开始都会抱怨威海太过安静的夜和校门外只有三路的公交车,但要不了多久,所有人都会发现威海如蚌壳般朴素的外表下蕴藏的闪亮的珍珠。
  大一第一节课,学校的老教授就骄傲地告诉我们“威海的天是蓝天的标准”,这话在我之后无数次的抬头里得到了一再的确证。威海几乎没有重工业的污染,所以只要是晴天,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过去,天都蓝得来不真实,像一幅油画。出了学校西门五十步就是海滩,海水干净得接近透明,碧蓝的海和湛蓝的天在很远很远的地平线上融为一体。夏季的威海并不特别热,海风吹过时,那些从“三大火炉”来的同学都不敢相信此时此刻真的已经开启了“夏季模式”。
  大一学期结束前,我和舍友K被期末考试和杂七杂八的破事折磨得心力交瘁,于是沿着环海公路一路走去海滩。左边是海,右边是玛珈山,脚下是不知终点的路。我和K一人捧一大杯双皮奶,漫无边际地闲聊,直到兴尽才归。现在回想起来,耳边仍能听见海浪一阵接一阵拍打礁石的清脆声响,我和K的嬉笑在海风里四处纷飞。
  最具文艺范儿的四食堂
  威海的海风,是360度无死角立体环绕型的,“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之类的吐槽数不胜数。我们每天查天气预报时可以不看温度,不看天气状况,却不能不看风力,因为这才是威海最可靠的穿衣参考数据。
  学校为了美观,在所有教学楼上安的都是厚厚的钢化玻璃门,很沉。每到冬天,风最大的时节,商学院、海洋学院、D区、E区几个迎风“重灾区”的门总要被刮碎个三四次。每次听见上完晚自习的舍友回宿舍的第一句话是“××的大门又碎了”,我就为我明天是否能够活着穿过一片片风之漩涡而感到深深的担忧。在威海,如果你没练过“千斤坠”,不管你是胖是瘦,大风都会把你刮得不见踪影。所以,面对别人关于山大校风如何的询问,我们都会给以肯定回答:真的很大啊!
  这不只是一句玩笑话,也是一句大实话。这里是个盛产学霸的地方,十二层楼的图书馆和各种自习室全天不间断开放都满足不了学霸们的需求。到了期末的时候,更是连食堂都要被临时征用。
  山大有四个大食堂,其中环境最好的就是名字最有范儿的四食堂——文泰苑。每到期末,环境比自习室还好的文泰苑真是切切实实的对得起它的名字,一跃成为最具文化气息的地方,座位早早就被上自习的学生抢占一空。上学期期末在四食堂复习累了刷人人网,看到搜狐网上一张食堂变身自习室的照片,赫然就是文泰院。我淡淡的一笑,深藏功与名。
  桃花依旧笑春风
  在绝大多数大学生都在抱怨食堂难吃的时候,我们却在锲而不舍地整理“舌尖上的山大”,价格便宜量又足的海鲜俯拾皆是,广州的原盅椰子鸡清甜可口,陕西的裤带面一碗顶饱,重庆的麻辣烫带来冬夜的温暖……
  隔壁便是哈工大的威海校区,伙食差了山大不知多少年,于是哈工大的汉子们便经常出没于山大食堂。改善伙食之外,还能看美女,寻找美丽的邂逅。
  我们学校的男女比例几近1:3,女生多,美女的比率自然大。此外,山大素以文史见长,拥有良好的人文底蕴,女生们都充满了诗意情怀。每逢周末假期,总能在学校各个角落的小凉亭里发现一两个人淡如菊的姑娘,低着头默默的看书。路过的男生惊鸿一瞥,便陷入了春天最美的痴迷。
  今年威海的春天来得格外迟,四月份时温度还在零度左右徘徊。女生们的碎花长裙迟迟派不上用场,7号楼前的杏花也尚未含苞。我正感慨时光的漫长,舍友却告诉我,刨去大四的实习,我们只能在学校呆一年了。
  我有些措手不及,却并不感伤,来过,心儿便不会离去!那炽热的阳光,那幼白的沙滩,连同那些数不清道不完的故事,早已融化在海风里,变成此生最美的风景,根植进我的生命。纵然今后岁月荏苒,时光漫长,我都不会忘记曾经如此诗意的栖居在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
其他文献
Mole Tunnel是一只聪明的花瓶,能告诉人们什么时候浇水、浇多少水。它是双层结构,内层通过磁性悬浮在里面,当内层水量足够的时候,内层会被压下,而在水量不够的时候,内层会弹起,露出闪亮的绿色来,提醒浇水。这是来自韩国设计师Ryan Jongwoo Choi的创意,获得了2015年红点设计奖的至尊大奖。  老板,上一量灯泡  漫画书中常常用一盏点亮的灯泡来表现人物头脑中灵光—现的想法,设计师将闪
2009年11月,北大公布了新的自主招生办法,由中学校长实名向北大推荐高中毕业生。办法一经公布,立刻就引发了一片争议。网上民意调查显示,有七成网民明确表示反对。争议的内容,有对这一方式本身的质疑、有对出现新的“暗箱操作”的担心、有对选择学生标准的忧虑等等。北大,再次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而对于无数心怀北大梦想的高中生来说,这样的幸运又有多少概率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2009年11月12日,星期四,
经得起宠爱。  这是我妈给几个表姊妹的评语。  在高考之前,我们几个从未独自离开过家乡。离开时,家人满心忧虑,无非是担心我们的生活问题,意料之外的是我们都活得井井有条。  高三那年冬天,我只身待在长沙参加艺术类考试。每回从考场出来总是心塞,乌泱泱的家长队伍层层包围,他们给穿着单薄面试装的孩子裹上外套嘘寒问暖,他们冲到我面前急切地询问考试情况以图为孩子获得前车之鉴。  这样的宠爱,我还真没有半点羡慕
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等到考试结束,在家好好睡一觉,然后去找你。  高三的生活有时真的难熬,看着倒计时—点点地后退,我除了焦躁、疲倦外,只想好好睡一觉。  八月长安说过,“最是微笑虐人心”,我想,回忆也一样。像是拔尽荒芜土地上的杂草,直到它最初的模样出现,回1_乙者坐在陽光下,细数那些陈列在眼前最真实的碎片般的场景。—幕过,打湿一片土地;一面过,追寻一个人。  初中新生报到那天,你就坐在我旁边。你第一名
平淡却不乏味的青少年时代    我来自马来西亚,是华裔,不过肤色黑了点儿:为此,很多人向我询问自己的种族,我回答说自己是马来西亚人,这也许答非所问,不过我内心给自己的身份是“马来西亚人”。  马来西亚有三大民族,即马来人、华族与印度族,也有许多少数名族与土著人。一个小小的国家,人数仅二千六百万,却由不同的种族组成,各族的文化交流,融合成独一无二的马来西亚文化  “90后”关键词:印度回教餐馆 夜
“你爸爸是感叹号,因为他总是Ⅱi你妈妈是省略号,因为她很爱唠叨;你是什么号?”“我是病号。”他小声地说,这一刻人家都没笑出来。  读书时不爱读书,所以时常生病。大二的暑假,终于得偿所愿,忽然浑身乏力。父母送我去医院,医生说,低钾血症。  不是什么大病,但因为还需进一步治疗,我躺进了医院。听见小孩子的笑声,扭头看邻床,是一个小男孩,念一年级,护士叫他“小金”,椭圆形的脑袋光溜溜,老是咯咯地说着笑话,
如果你还记得高中时小团体间的互相争斗,恭喜,这证明你上过高中。这些团体的“分类”标准各不相同,有的按年龄、阶级、种族,有的按照穿衣打扮的爱好,有的团体个性鲜明,如随性派、书呆子、哥特派、女王范等。  斯坦福大学教授丹尼尔-麦克法兰在最新《关于高中生团体化的新发现》一文中称,学生团体化的程度差别,不在学生,而在学校。实际上,在规模较大的中学里,学生们抱团的意愿更为迫切。因为在偌大的校园里,他们需要寻
2016年1月30日, LoveLive! μ’s Fan Meeting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演出中心举行。  夜幕降临,演出中心特意变换了9种颜色,场外响起μ’s的歌曲,场外都是各种全副武装的LLER,演唱会一票难求。这样的“盛况”,可能会让人以为是某个大牌明星降临,实际上,这场演唱会的主角并不是哪个明星,而是日本超人气二次元组合LoveLive!  《LoveLive!》讲述一所东京某高校“音乃
马上步入大三的我,正处于一个很尴尬的年龄。走在大街上,常常被小朋友叫做阿姨,可是我内心的小宇宙却无比怨念地喊:“姐姐!姐姐!跟我念,姐姐!”  即使,强迫小朋友改叫姐姐,但年龄的事儿却是个客观事实,生硬地摆在那儿不容我怨念。  开学就大三了。此话一出,思绪便飘散得有些遥不可及苦入学前对于大学生活的满心憧憬:刚入学时面对着全新的面孔自我介绍,尚未预知菩乐的彷徨;老乡传来纸条,满纸幼稚的言语却透露着温
17岁的Lily-Rose Melody Depp(莉莉一罗丝·麦洛蒂·德普)登上了12月的英国版《VOGUE》封面,这不但是她人生中第一次登上《VOGUE》封面,还因此成为了这本历史悠久的宇宙大刊最年轻的封面女郎。  老爸是大名鼎鼎的“加勒比海盗”约翰尼·德普,老妈是法国著名影星、歌手凡妮莎-帕拉迪丝,Lily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基因,早在2014年,她便凭借《长牙》在大银幕上首秀,2016年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