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化课课堂教学促进德育教育的方法探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w1980ww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注重德育教育的今天,我国的小学基础课程渗透德育教育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从分析在小学文化课课堂中促进德育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进而从工作思路、教育内容和方法、树立榜样等几个方面阐述和探讨了小学文化课课堂中促进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少先队大队部;学生全面发展观;少队建设
  
   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德育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德育教育并不仅仅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还应该渗透到其他基础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功能,通过教学材料中的德育素材和相关德育例子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相关理想教育等德育,帮助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民族观和价值观,保证我国新一代建设者培养的正确政治方向,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在小学文化课课堂中促进德育教育必要性和紧迫性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初期,是其各方面素质开始塑造的年龄阶段,好奇心重而辨别能力却较差,他们很容易在各方各面的信息中迷失自己,形成不良的审美观、非正常的心理等。加之现代家庭对子女娇生惯养等诟病,他们的心理呈现出特有的形态。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是一个为学生将来的继续学习打下基础、建立健全人品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个阶段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均以塑造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
   小学文化课的教学应该结合课程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按照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对高素质建设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充分发掘小学文化课堂的德育因素,并灵活有机地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对学生进行德育主要是从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方面着手,其目标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新一代的四有青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级各类学校都开始重视德育教育,加大了德育工作的力度,具有明显的成效。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形势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对初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会有一定的影响;还有一些社会中存在的消极腐朽思想(如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给青少年学生带来了消极影响。小学生由于缺乏辨别能力,在价值观的取向、思想品德和心理上受上述影响,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就尤其显得负重致远。面对这一形势,初中类院校德育课程教学工作者应重新认识德育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德育工作对初中学校各项活动的展开起决定性的作用。德育工作搞得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某方面素质而功崩一溃。由此可见,小学的学生如果德育不好,会对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产生很重要的负面影响。
  
  小学文化课课堂中促进德育教育的具体方法
   要促进小学文化课课堂的德育功能,我们的教师就一定要树立“大德育”的教学观念,在文化课的教学中,着眼于学生思想政治、心理健康、道德文化、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重新构建教学途径,使教育因素相互配合,形成协调一致、相互影响的文化课教学机制,建立一个知行统一、切合实际、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视野开拓的有利于实现高效德育教育的教学新格局。
  确立文化课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目标,理顺工作思路
   在小学文化课堂加强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开展实践德育教学的首要环节。小学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通过德育教育,让小学生切身地体验并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法制观等,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思想道德方向,培养能适应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人才。
   在小学文化课堂加强德育教育工作应该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统筹兼顾,使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小学的德育教育应该始终严格贯彻党的全面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和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设施和发展平台,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文化课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
   在文化课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堂中德育因素的充分挖掘,并灵活有机地将相关德育的具体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加强小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感恩主义教育,鼓励他们继承与弘扬爱国主义的传统,振奋小学生的民族精神,激发小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民族向心力;加强理想教育,使小学生自觉地将自己的学习与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相联系,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献身事业的崇高精神。
   第三,树立道德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小学生初涉世事,有强烈的模仿心理,通过树立榜样,引导他们学习榜样的心理倾向,促进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教师在文化课课堂首先要善于以身作则,运用自身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健康的榜样,来影响小学生的言行和学习习惯,以激励学生、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学识渊博,不断学习充电,讲课也要模范地贯彻有关的教育教学原则,还要尊重小学生的人格,建立一个平等、互助、和谐的师生关系,既做到教书又能育人。其次,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充分地挖掘出教材和实践课堂中相关的德育素材,通过树立榜样人物和事件,将德育寓于文化课教学之中,全面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基础知识、日常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潜移默化地得到思想情感和道德品质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王炳笠.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研究[J].中国当代政治教育,2009,3(2):71—88.
  [2] 陈学诚.浅议和谐校园视角下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开展[J].扬州大学学报,2009,12: 36—45.
  [3] 傅京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国思想道德教育[M]. 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45—166.
  [4] 马祥旺,林保龙,程凤娟.浅谈构建小学思想道德教育高效课堂[J].党史博采,2008,11:26—36.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的失眠状况,分析可能引发失眠的因素和神经功能缺损与失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绝经后女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
人类步入21世纪,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已被广泛承认并有了新的诠释,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中越来越现实出其重要地位。女教师在教育教学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我校女教职工占85%左右,女教职工已成和谐校园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女教职工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教育事业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女职工优势发挥的重
讲台上,教师分秒必争地写,讲台下,学生勤勤恳恳地记,师生皆满脸疲惫,可第二天温故时教师却发现,对于前一天刚教的知识,学生已经记不全了,更有甚者还答得牛头不对马嘴。是教师教是太马虎,还是学生无心向学呢?应该都不是!绝大多数老师是敬岗爱业的,他们不缺起码的职业道德;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进取的,他们清楚“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无须遮掩的事实是,教师教语文用功最多,教得辛苦,然而事倍功半;学生学语文耗时最多,
记忆力的产生是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感官的作用,传入大脑,引起大脑皮层兴奋活动所形成的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因此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就必须刺激学生大脑,使其高度兴奋,从而保存下知识信息。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历史知识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学习历史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记清楚,这是历史学科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要记
目的 探讨3~6岁儿童听力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儿童听力损失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共830例健康体检的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在适宜的环境下采用自动
随着中职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企业对就业者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高,为了帮助中职毕业生就业者能够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岗位,满足企业对一般技术岗位的实际
少自由度机构作为并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等优点。然而,加大对少自由机型的研究已成为机构学中热点问题。李秦川教授利用螺旋理论综合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机型。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对称的3-RPRR少自由机构并利用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此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可丰富少自由度机型,为三移动并联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奠定基础。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建